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0章 未雨绸缪

作者:瑞词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会场沉默了一会儿,赵寒咬咬牙,坚持建围墙的决定。


    “这墙一定要建起来,但不必急于求成,先把学堂围好,在东南西北两角再建两个烽火台。”


    听到烽火台,在场的人不由得惊出一身冷汗。


    这完全是军队的防御建筑,若被人拿去做文章,便是不可饶恕之罪。


    “不必紧张,这烽火台可以建成楼台的样子,我们身正不怕影子斜,对外不这么说就行了。”


    见众人反应很大,赵寒只得迂回解释,但在他心中,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什么东西都不是问题。


    哪怕是造铠甲呢?


    秀州离这里太近,万一吴士雄失守,最先被波及的,不就是河源村这一带吗。


    “除了学堂,我们在村子各处选好点,先建出烽火台,之后再慢慢连接,修建围墙。”


    等众人情绪缓和,赵寒又慢慢说起自己的想法。


    “这个主意不错,只要楼台建好,也能在上面看到外面的动向不是。”


    “我没有意见。”


    “先生说的就是办法,我也同意。”


    众人纷纷表示赞同赵寒的想法,但大部分人还是不敢把烽火台等敏感字眼从自己口中说出。


    看到这种局面,赵寒相信,若是要这些人跟着自己造反,还真不一定能成。


    但现实是,一个县官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再往上的其他官吏了。


    真到了那一步,就算没有一个人站在自己这边,他也要坚定自己的立场。


    造连弩、重弩是如此、造河源剑亦是如此。


    组建护卫队和建造烽火台虽是为保护生意,但也不能说就不是为了那一天的未雨绸缪。


    “先生,周县令带来的一千多人都问好了,都是没了户籍的普通百姓,应该没有细作。”


    来人正是阿牛,赵寒特地让他与护卫中的各队、各小队负责人负责盘问工作,就是为了保证盘问的有效性。


    这么说来,这还真是周县令高价卖给自己的人力资源。


    “辛苦了,赶紧休息一下,喝口水。惠芳嫂子,这些人的住宿就交给你了,刚好能分一点人去制衣厂。”


    赵寒叫阿牛休息一下,立即就安排起这些人的处置工作来。


    “先生,这一批人我看过,以男人居多,制衣厂怕分不了多少。”


    在惠芳的观念里,凡是与服饰有关的工作,男人还是不太适合。


    “先生,我还有一事。”


    阿牛喝完水,又说道。


    “什么事情?”


    现在谁只要说有事,都能牵动很多人的心,赵寒也不例外。


    “早上被打晕的老人家醒过来,非要见见您,我也是借口要事在身,才拖到了现在。”


    阿牛说着,难为情的样子活灵活现。


    “见我?”


    赵寒惊诧不已。


    若是哪个女工要见自己,指不定是迷上了自己的颜值,但一个不曾相识的老头嚷嚷着要见自己,这感觉就不太对味了。


    “是,他就在外面等着,我也没办法。”


    我去,都等在外面了?


    “先把他们安排住下,既然男人多,刚好能弥补咱们的用工荒。明天就除夕了,让食堂做好准备,年夜饭就一块儿吃,这样热闹点,对了,王武什么时候回来?杨咪她们要不要回来?”


    赵寒没有直接回答阿牛,转而接上惠芳的话。


    年三十就图个团圆,他怕杨咪和萧北在武陵郡孤单,也关心到。


    “已经安排好食堂的师傅们了,王武明天一早就带着工人赶回来,这些各村工人这么久没回家,肯定要回去过年的。杨咪和萧北也来信了,今晚商场打烊后,他们跟着护卫连夜出发,赶回来过除夕。”


    徐闻不仅掌握着村里的财政大权,也负责接收各方来信,消息很是灵通。


    “哦,看来他们也都是未雨绸缪,什么事都安排好了啊,想念咱食堂的大锅饭了。”


    “哈哈哈。”


    “还真是。”


    赵寒说完,众人跟着笑起来,一天下来,这样的笑,可谓是一扫周县令带来的阴霾。


    随后,会场又议论了一段时间,正好到吃晚饭的时间。


    这时天已经黑了下来,晚饭是食堂特地留的,所以其他人都走得很快,生怕吃到冷饭,年三十的会拉肚子。


    赵寒和阿牛留到了最后,再看他的表情,赵寒才想起外面还有个老头在等着自己。


    “先生,要见见老人家吗?”


    阿牛试问道。


    “见,总这么让人等着,的确不好,下次要提醒我,免得冷着老人家。”


    想着一个须发花白的老人在寒风中等自己,赵寒也觉得不是滋味,怕真有什么紧事难事要告诉自己呢?


    赵寒跟着阿牛走出会议室,迎面就看见早上那个老人,还不等走到面前,老人立马跪在了地上。


    “老人家,快起来,你这是干嘛?”


    赵寒赶紧小跑上去,一把扶住他。


    “先,先生······”


    老人话还没说完,眼泪先从那恳切的眼睛里滚落出来。


    “老人家,有什么事还请直说。”


    看着老人了凌乱的发髻和在会议室灯笼照耀下更显蜡黄的面庞,赵寒猜想肯定是有要紧事。


    “先生,我这条命都是您给的,本不再好意思有什么非分之请,奈何我命过半生,还惦念着自己的老本行。”


    老人顺了顺自己的胡子,说起老本行,他尽力打起自己的精神。


    “老人家,您之前是做什么的?”


    听老人说自己还有老本行,赵寒来了兴趣,河源村发展,需要更多的能工巧匠。


    像戴升发叔侄这样奴籍的铁匠,实在是可遇不可求!


    “先生可叫我梁伍,三年前,我还不是奴籍,是原东县的郎中,那时······”


    “您是郎中?”


    郎中二字,让赵寒大叫起来。


    要知道,梅兰竹菊星月虽是村里名义上的大夫,但也只能靠缝合与百创粉除痛治病,基本的医药理论,可是一点都没有。


    要是梁伍是郎中,刚好能把她们带入正轨,免得被赵寒这个半吊子都算不上的老师傅带上歪路。


    “说来惭愧,这么多年没行过医,竟然比不上这村里的几个女娃娃,先生,听女娃娃们说,那百创粉是您做出来的?”


    梁伍见赵寒这么激动,有点后悔承认自己的郎中身份。


    他行医这么多年,从未见过像百创粉这么好的药物,这次来找赵寒,也是想请他让自己去医馆打打杂。


    “梁先生,您愿意去医馆带带我那几个小徒弟吗?”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