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五章 借天法开物

作者:化三生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且也在方道士惊讶于这法阵是出自于梦中之时。


    在数千里外的梁城阴司内。


    宁郃正站在阴司一处,身旁还有梁城城隍。


    一人一神,都在打量着前方灰蒙蒙,触摸上去又像是屏障的墙壁。


    这屏障寻常术法是打不破的。


    因为这里是阴司天地的边界。


    也在此刻。


    一股股阴云涌来,覆盖在了这些屏障边缘之上,像是侵蚀一样,让这些灰墙一点点的消失,让阴界的地域一点点扩展。


    同样的,宁郃今日也是跟着这些奇怪的阴云来的。


    如今望去,这些阴云里面有无数发丝粗细的灰色电蛇游走。


    小灰蛇随阴云来到边缘之后,就开始啃食屏障。


    宁郃看到这些,也回忆河神曾经说起的一件事。


    这阴云在修行界内称为‘阴司噬神煞雾云’,是天地间形成的一种奇妙术法。


    每年的六月初都会出现,大约持续半月之久。


    持续时间内,它落于阴司后会开辟阴司边界,让阴司的地界越来越广远。


    这就是阴司为何会越来越广远的由来。


    而修行界对于阴云的描述就这么多。


    只是宁郃望着望着,却看到这如长河般的术法经过城隍时也不会避开,而是宛如细小水流碰到站在溪中的人,顺着城隍身边游了过去。


    看似这道术法不会伤害到任何生灵,只能开辟阴司地域。


    可有时阴云内的小蛇会对城隍的法衣感兴趣,悄悄啃下一口。


    但对于它发丝粗细的体积来说,一口咬上去,法衣只是少了一个线头。


    可无数的小蛇啃上去,还是能破开一个大口子。


    不由得,城隍是远远避开了雾云。


    虽然他看不到这小蛇,也无法看清阴云,但他知道这片雾云经过自己时,会啃食法令所凝聚的法衣。


    所以这雾云的名字内就多了一个‘噬神煞’。


    可是他也在好奇,宁道长是要做什么?


    为什么要站在这雾里?


    虽然这阴司雾云不会啃噬修士的法衣,但也变相的证明这雾云对修士无用。


    他满是疑惑。


    他现在只知道今日夜时,宁道长忽然来到阴司,然后他以为道长有事吩咐,于是就跟着道长前往了边界。


    ‘难道这天地阴云出现了问题?’城隍猜测。


    而他却不知道。


    宁郃见到阴司边境的开辟时,却是突发一种奇想。


    既然这小蛇能开辟阴司,开辟一个小世界。


    那若是借这天地妙法,用来开辟一件法器,又是何般景象?小说


    能否得到可以随身携带的‘储物?’


    宁郃思索着,又看了看城隍,也没有去问他。


    因为储物在五洲中是不存在的。


    毕竟开辟小天地一说,在所有修士想来,都是天地之法才能做到的事情。


    至于借天地之法,那是天方夜谭。


    宁郃念想间,先是和城隍请辞,在城隍更加疑惑的目光中回到了阳间城外。


    等站在阴司的上方。


    宁郃先是拿出了一颗极品灵石,又望着前方源源不断汇入阴司的雾云,试着牵引雾云中的一条小蛇,让它靠近灵石。


    只是宁郃换了多种行属,都无法吸引到它。


    再尝试用五行聚合。


    刹那间,宁郃所施展的牵引术法中,带有一股神异的韵律。


    其中无数小蛇中的六条倒是游了过来,但不会啃噬,只是亲近着宁郃。


    就像是天地间的花朵亲近着自然,可却不会伤害。


    宁郃看到这一幕,是回想到城隍法衣会被啃,于是放跑了围着自己转圈的小蛇,又再次去往了阴司。


    同时,刚离开边界,仍旧在猜想道长要做什么的城隍,便又见到了道长来至。


    “道长!”城隍抱拳。


    宁郃则是看向了他的法令,“问道友借一件法衣。”


    城隍点头,当即就用法令凝聚了一件。


    等法衣凝练完,城隍神色有些疲惫,消耗了不少法力。


    但他没有说,也没有问。


    宁郃抱了抱拳,又看着城隍疲惫的模样,想了想,总归这件事实在是太过繁杂,又不是很确定,所以还是先不言吧。


    先道谢离去,离开阴司。


    等再次来到阳间的雾云前。


    宁郃先把法衣熔炼到灵石内,然后用五行之法牵引。


    果然,十余条小蛇即刻就被吸引,钻进了宁郃刻意留下的缝隙内,开始在灵石内啃食,又像是开辟着什么。


    可在下一瞬间,‘咔嚓’堪比法器的灵石碎裂,分为了十余块。


    小蛇像是做错了什么,又开始围绕宁郃转圈。


    宁郃看到这些,知道是品质不行,或者说极品灵石也不具备开辟小天地的特性。


    随后看了看自己的法绳、葫芦,觉得也不太妥。


    又再次打量一眼围绕自己的小蛇。


    宁郃把它们放回雾内后,就拿着剩下的法衣,踏云而去,勘察着地上地下,寻找着契合小蛇的物品。


    且比起半年前的灵识十二里。


    此刻的宁郃灵识覆盖了方圆二十一里,足够探查更深的地底。


    这般仔细的盘查下,行了十日。


    宁郃在西境孟城外的林中,发现了一块人头大小的奇怪石头。


    灵识探查过去,里面有几处昏昏沉沉的小坑洞,和阴云有些类似。


    应该是机缘巧合之下,被天法掠过,并浸染啃噬过,又在长年累月下,渐渐有了一些适应阴云小蛇侵蚀的特性。


    宁郃发现这块石头以后,没有丝毫耽搁,就先去了最近的孟城。


    毕竟距离半月的开辟时间,如今还剩五日。


    错过了,就要等明年的天地之法。


    等来到孟城外。


    宁郃先是把石头递进雾云,却没有丝毫反应。


    用城隍法衣,也是没有用处。


    用术法,是能牵引它们,但不会啃噬。


    看来梁城的城隍法衣,还得回梁城。


    孟城的府君不相识,还是不多打扰了。


    也在回去的一路上。


    宁郃在途中也按照其内的坑洞位置,把石头分成了荷袋大小的石块,并用把法衣熔炼进去。


    外观看起来,就是一个略显圆的小袋子。


    总共八个。


    等来到梁城外。


    把小袋子递出,阴云内的小蛇果然引出不少,又如数钻进了这八个袋子。


    并且和宁郃的想法一样,在灵识的观察下,这些小蛇果然在袋子内啃噬,但却未伤及袋子,反而是在原有的坑洞里,继续开阔这片小天地。


    这般布置下遮掩术法,静坐了三日。


    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不时出行的阴差。


    直到第四日清晨。


    宁郃连续听到身前袋子内传来‘嗡嗡’的声响,又随着一阵阵肉眼不可见的波纹消散。


    这八个小袋子先后有小蛇钻出,又随后散发出了道道灵光,其上布满一道道裂纹,好似下一刻就会碎裂。


    宁郃看到这一幕,先用灵识一探,看到每个袋子内的长宽高各有六十六丈。


    看来,这借法一事是成了,五洲上未曾出现过的储物成了。


    但才出世,有些不太稳固。


    若是轻易使用,怕是也难逃那灵石的下场。


    等下次凝练,又是一年后了。


    宁郃想了想,即刻把袋子收起,又把小蛇放回云雾后,就离开了城外,回到了林中小院。


    先在小院内布了一个阵法,把这几件法袋先存放起来。


    以天地五行灵气布下禁制,再加以温养稳固,应该要不了几日就可以使用了。


    宁郃布置好阵法,又看了看北边的方向。


    等见礼完徐县令的善封一事,时间就差不多了。


    然后取上一个,还恩送于梁府君,报他的法衣恩情。


    且在宁郃想来,得之于天上之法,惠以天下被善封的神官修士,兴许也是报以天恩。


    而随着时间过去。


    在第二日的傍晚。


    贺安县地界外。


    此刻这里已经汇聚了数十位修士。


    大多都是学堂的学生,也有一些路过的散修,还有一些早已得知消息,继而今日特意赶来的修士。


    他们如今都在贺安县的十里外等待着什么。


    “今日徐县令就要善封了..”


    “好像是戌时。”


    他们话语间,都把目光望向远处的贺安县。


    虽然距离这么远,也看不到什么。


    但前方就是一脸冰凉的武判和众阴差。


    并且此刻整个贺安县都被数千阴差和十余阴神围拢。


    来观礼的修士,只能在十里外见礼。


    他们是无法靠近贺安县。


    毕竟善封一事是大事,山城阴司必须要小心。


    而在贺安县内的府衙后堂中。


    身子骨依然硬朗的徐县令,正在招待相交多年的李文判,以及一位气质粗犷的络腮胡大汉。


    这大汉身穿城隍官袍,正是山城府君。


    山城就是这般,只要出一位神官,这位满脸大胡子的城隍就会亲自过去。


    这一是亲自坐镇,以免有他人捣乱。


    二是交待一些关于善封时的事情,让善封者安心。


    否则未知之中,总是心难安。


    且也在今日夜晚。


    城隍也是仔仔细细的叮嘱徐县令,在善封时静静坐着就好了。


    天地自会为他凝聚法令仙职。


    简短说完这些。


    城隍又和他讲了一些阴司内的事情,还有吴朝内一位高人的消息。


    这位高人,名为宁郃。


    徐县令也是一边听着,一边点头,逐一把善封之后的事记在心里。


    至于高人,他没有多想。


    因为当时宁郃没有对他说名,只对他说了姓。


    所以徐县令真不知情,也不敢乱猜乱提,以免弄错,让今日才见面的城隍留下坏印象。


    嗒嗒—


    偶尔经过门口的护卫、还有府衙中的文吏,也是能看到徐县令正在请一位大胡子壮汉和一位儒雅中年喝茶。


    但具体聊的什么,他们怎么听都听不到。


    他们觉得有些奇怪。


    可等路过门口之后,他们就把这怪事忘在了一边。


    他们只记得有两位奇怪的宾客,来找平日来都是很忙的县老爷闲聊。


    想起这事,他们更觉得奇怪。


    因为县老爷在这一月内,经常把亲力亲为的事情交给他人来做,好似要交待事情一样。


    这是要下任了?


    也不对。


    他们看县老爷身子骨硬朗的很,思路比城里的一些教书先生还要清晰。


    怎么看都不像是要下任了。


    那难道是帝都城里来人,要升官入朝了?


    他们觉得是这样的。


    想想朝里的大员,他们觉得县老爷应该更威风了。


    且也在众人各有所思的时候。


    宁郃来到贺安县地界,又如寻常般走进了城内,走到了县衙前。


    县里往来戒备的阴差与阴神,却只把宁郃当成一位普通教书先生。


    同时到了县衙这里。


    宁郃也看向了府衙前的四名守卫,抱拳道:“劳烦差使通报徐大人一声,宁郃赴约而来。”


    ‘宁郃?’守卫没听过这个名字,但看宁郃一身气质不凡,继而以为是哪位大先生,以为有正事。


    于是他向着旁边的一位守卫交代几句,便匆匆的回府通报去了。


    另一位守卫是摆了一个请,又看宁郃眼熟,倒是想起了这位先生和大人曾经一起高坐公堂,是大人都要敬重的人。


    于此他像是邀功似的直接把宁郃请入了府内。


    希望这般礼待,这般会来事的察言观色,能让大人多高看他一眼。


    而在后院堂内。


    城隍交待完以后,正在品茶。


    文判则是从衣物内拿出了一块玉石,看似要送给徐县令。


    可也在这时,府外的守卫来至门前。


    他来到这里,先是看了看灰黑色的不凡玉石后,就赶忙低下头,暗道自己来的真不巧。


    怎么正好撞见了大人收礼!


    文判看到来人,也顿住了话语,示意徐县令先听。


    徐县令看向守卫,倒是风淡云轻的问道:“何事?”


    “大人!”守卫始终低着头道:“衙外有一位名为宁郃的大先生,说是赴约而来。”


    ‘赴约?宁郃?是那位宁先生?’徐县令不知想到什么后忽然顿住。


    又在下一刻,城隍大人的着急模样,更是肯定了他的猜测。


    “道长?”城隍直接停下喝茶的动作,又越过县令,对门外的守卫道:“道长在那?”


    他说着就要出门去迎接。


    文判也连忙把玉石放在桌上,又起身跟上。


    ‘果然..’徐县令知道自己猜对,知道那位先生就是城隍大人所言的高人道长后,也是立马起身跟在城隍身后。


    “道长?”护卫一愣,抬头看向屋内着急的三人,他记得明明是位先生,怎么是道长?


    随后当他看到玉石,又赶忙低下头。


    可城隍等人还未出门。


    宁郃就在那位守卫的邀请下走来。


    并且两位护卫看到大人有些激动的样子,也是很有眼色的告退。


    宁郃走上台阶,看着来至门边的三人道:“宁某如约而来,希望未曾打扰到诸位道友。”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