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35章 喜提可供八万人居住的新家

作者:酒白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古代:我和赘婿兄长互换身份》全本免费阅读 []


    稍后和粱老村长聊了一会后。


    许元胜就离开了梁家村,在旁边几处土窑看了一眼后,然后又看了看淮阳府等外来民众居住的地方,都已经妥了。


    即便是冬季,地里也能种植一些草药。


    看到原本的荒地里,有不少村民弯着腰在摆弄草药秧子。


    “这样勤奋的人,只要世道好了,想不富裕都难。”许元胜深深的看了一眼四周,在这里住了将近两个月。


    侯坤等人护持在四周,从跟随许元胜开始后,他们此刻更是死心塌地。


    无它,一个如此体贴城外民众的好官,不多了!


    第二日。


    城门口已经密密麻麻停靠着很多驴车,三县的驴车近乎都调集过来,足有上万辆之多。


    福广县的民众也陆续出了城,在差役的指挥下开始纷纷的搬运物资以及把老人和小孩放在驴车上。


    杜有道,朱雷和郑光以及高震在一旁等着。


    随着一起走的还有开阳县的三个主官,杜仲,陈康和赵骏,他们另有调任,明日后新的开阳县官员也会履职。


    其中一名县尉就是远在天河县的张天。


    两个月了,张天在天河县表现不错,直接调任到了此地。


    天河县原有的守备军千总,已经被拿下,新的守备军千总是在广平县训练新兵的石镇。


    毕竟这边三县的守备军,也要人训练。


    有张天和石镇在,加上外面村民的支持。


    安全无虞。


    “走吧!”许元胜挥了挥手骑着马出来了。


    很快一辆辆驴车开始朝着沿着官道,往南行驶。


    在官道两侧的站满了村民,皆是开阳县的村民,大家把一些刚刚出锅的馒头,纷纷的递给了一辆辆驴车里的孩子和老人手里。


    简单,朴实的感情,沉淀在这递过来的馒头里。


    许元胜下了马,对着粱老村长等村长们寒暄了几句后,就是继续往前走了。


    一路上路过高平县和平南县,百姓亦是如此。


    三县从许元胜来了之后,得到的好处不少,兵源从城外出,官道修葺,河道开掘,荒田开垦,户贴制和里甲制的普及推广等等。


    每一件都足以让城外的民众,生活上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穿过开阳,高平和平安三县之后,路程也就走了四分之一。


    一直到了天色渐黑之后。


    众人在一处驿站旁短暂休息,那里已经准备好了热水。


    毕竟八万多人,想靠驿站生火做饭不大可能。


    但这点苦,倒也不算什么。


    附近升起了篝火,自带的吃食都能随即加热。


    杜有道等官员,也纷纷在人群里走动。


    “大人,民众都有吃的。”


    “我已经反复叮嘱了各个村的村长,以及负责城内民众的差役们,大家精神都挺好,毕竟体弱一些的妇孺老幼都是坐着驴车的,男人们这点路不算什么。”


    “大家都对钱江县更感兴趣。”


    “青州府第二大县城,像这样的县城,可不是我们原来福广县民众能够随意去的。”


    “大家的意思,略微休息吃过饭,就能继续走。”


    杜有道说道。


    “看来大家都想早点前往新家。”


    许元胜说道。


    他可是看到了,不少男人那都是一路跑着的,那份殷切之情,连他都有所震惊了。


    “大家都新家园的期盼,比想象中的大。”


    “我都询问了,大家都想夜里赶路。”


    杜有道笑着道。


    “行,那就连夜走。”


    “外面天冷,走起路也暖和一些。”


    许元胜点了点头。


    稍后吃过饭后,略微休息。


    就继续赶路。


    沿途所经过的县城,纷纷提供了驴车,越往后城池发展越好,驴车也越多,原本开阳,高平和平南三县的驴车已经折返回去了。


    许元胜没有提前走。


    一路上也算是实地看了看各个县的情况。


    “以后你们有条件的话。”


    “可以想办法养一些马匹,哪怕不达战马的标准,以后官道运输物资用马匹,也能快速不少。”


    “随着官道修葺,以后运输上肯定大有搞头。”


    许元胜提醒旁边的杜有道。


    “咱们青州府横亘着富饶的大青山,倒是不缺养马需要的草皮。”


    “我会多询问一些外商,想办法购一些马驹。”


    杜有道点了点头。


    若是有马匹,估计现在就已经到了钱江县。


    若是能养出战马,那就是一条经久不衰的财路。


    不过想想就行,战马太矜贵了,倒不是吃的不够凑,而是种马太难寻,都握在蛮族人手里。


    第二日晌午的时候,正面迎上了石镇和张天等人,前往开阳县履职,其中包括了开阳县的县令和县丞,皆是兵部司的老人。


    许元胜先是勉励了一番开阳县县令和县丞。


    稍后就把张天和石镇,单独喊到了一旁。


    “张天,到了开阳县好好干,记得多听听村外的意见。”


    “特别是梁家村的老村长,是个颇有智慧和远见的老人。”


    许元胜说道。


    “是,大人。”张天躬身道。


    “石叔,你为开阳县守备军千总,但在练兵上却是负责开阳,高平和平南三县,开阳有新兵五千人。”


    “高平和平南两县,各两千兵。”


    “后期你可根据情况,再行招募。”


    “这三县城外民众,是立了功劳的,也是忠诚于青州府的。”


    “可依为臂助。”


    “未来两府交界处,风云变幻,这三县的兵马就是中流砥柱。”


    “就全部交予你了。”


    许元胜看向石镇。


    “大人,放心,我一定练出精兵。”


    “为大人,为青州府,镇守两府交界处。”


    石镇腰板挺直,沉声道。


    “好,我为两位送行。”许元胜招手,侯坤端来了三杯酒。


    许元胜一饮而尽。


    石镇和张天也一饮而尽。


    稍后就让他们早早赶路去开阳县了。


    “走吧。”许元胜挥了挥手,追赶上依然在赶路的福广县的大部队。


    等到了半夜之后。


    大家脸上也透着疲惫,但距离新家园更近了,反而速度加快了。


    “这里是缙云县,过去之后就是钱江县了。”


    “天亮后,就差不多能到给大家住的地方了。”


    许元胜看了一眼,走在了这里,已经有瞭望塔矗立着了,上面燃烧起的火把,在夜色中摇曳。


    离钱江县越近,官道修葺也更平整,瞭望塔也愈多。


    大县的潜在影响,还是很大的。


    很快许元胜的话,传遍了队伍里。


    “快到新家了。”


    “大家加把劲了。”


    “我们村子先走一步了。”


    ……


    “追上去。”


    “看大家谁走得快。”


    ……


    “队伍不要散了,不要乱跑。”


    “跟着队伍走。”


    “沿着官道,不要朝着两边走,越往前走,瞭望塔越多,上面驻守着兵士的,小心把你们当山匪给抓了。”


    一道道声音响彻在队伍里。


    一扫疲惫之色,哪怕是坐在驴车上的孩子和老人,也想下来走动几步了。


    这一夜很快过去。


    天色渐渐亮后,大家就看到了这边的土地好平坦,大片的良田,远处的村落也是一排排的,规模很大。


    特别是远处有一座巨大的城池,正是钱江县城。


    此刻官道一端,站着官员和差役们。


    正是蔡远礼带着人来了。


    “卑职见过大人。”蔡远礼恭敬道。


    “蔡兄,不必客气。”许元胜下了马,笑着道。


    “终于盼到大人来了。”蔡远礼笑着道。


    稍后!


    “这位就是杜兄吧。”


    “那里就是钱江县为福广县的民众准备的住处,你看看可喜。”</p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