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34章 边境三县完成蜕变,要走了

作者:酒白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古代:我和赘婿兄长互换身份》全本免费阅读 []


    听到是连青州府府主都不知道的秘密。


    杜有道当即躬下身,没说不听,也没有表现的迫不及待,拿捏的很是到位。


    许元胜满意的看了他一眼。


    “你看出了我对城外人口的在乎。”


    “很不错。”


    “其实我有意让周边两个乃至三个县的城外人口,完全聚拢在一起,统一耕种,统一练兵,统一建设防备,其余老幼妇孺皆入城。”


    “城内则属于庇护之地,商路流通之地。”


    “毕竟城内生活上物资不缺,有更好的生活,也有完备的学堂,如此城外村民也能更加安心。”


    许元胜直言道。


    “大人此举,简直是……。”杜有道有些呆滞,和他所治下的县城,完全不一样的走向。


    哪怕他已经很爱民了。


    但对于城外也只是给予一定的支持,并没有把其放到一个很高的位置上。


    但按照许元胜的部署。


    城外才是中流砥柱,城内不过是庇护和交易之地,也可以称之为一个军队里负责后勤的存在。


    “这也是城外民众期许的生活。”


    “老有所依,幼有所学。”


    “对于城内而言,也是一种促进,大多数城外村民贫穷,很难促进城内商业的发展。”


    “现在好了,城外若是兵士增多,每个月的粮饷就会增多。”


    “这些银子多数也是会流入城内他们的家人手里。”


    “拿朝廷的银子,促进城内商业繁荣。”


    “大家皆大欢喜。”


    许元胜笑着道,其实这和军屯之举类似,是进行了一定军事化的管理,自然会牺牲不少城外村民阖家欢乐的时间。


    但对于城外民众而言。


    随便找个人问,他们肯定非常乐意的。


    老人和孩子能过得好。


    每个月有银子拿,三五日就有肉吃。


    自家的田地也不会荒废。


    这样的日子对现在的村民而言,实乃盛世。


    唯一不好的是,当兵要打战,必有牺牲。


    不过许元胜不会勉强他们当兵,但不当兵生活上肯定没有当兵的好。


    “大人如此做。”


    “确实对于城内和城外都很好,特别是我们西川行省比之其它行省,穷的多啊。”


    “穷人不畏死,但更担心家人。”


    “大人让大多数人没有了后顾之忧。”


    “只是……。”


    “实现这一目的,需要大量的银子。”


    杜有道长舒了一口气,不管如何,有这么一个目标来等着他来落实,忽然间感觉了心底充斥着蓬勃的心劲。


    他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好官。


    但福广县大多数民众,过的还是很艰苦。


    若按照刚刚的假设,那未来的场景,想一想就令人激动。


    “所以我没有说立即操作。”


    “先拿钱江县那边做一个试点。”


    “当初朝廷拿兵部司在青州府做试点。”


    “今日我欲拿钱江县也尝试一番。”


    “杜有道,你手里将会有超十多万的村民,远超一县的人数。”


    “户贴制,里甲制,完全落实之后。”


    “我会给你每个月拨银四万两,钱江县衙门每个月也会给你一万两,外加上钱江县内十处店铺交于城外村子使用,这些足以让你能够放手施展。”


    “你主政过一县发展。”


    “其实我想告诉你,你把心思放到城外村民身上,他们所展现出的潜力,定然会让你惊喜的。”


    许元胜直言道。


    “大人放心,我一定不负所托。”杜有道沉声道。


    “此举我称之为军屯制。”


    “未来城外依兵士为主,练兵之余,依军队的形式插手农耕等各类建设。”


    “妇孺老幼皆入城。”


    “你的目标就一个,让城外所产生的物资远远超过之前,就足以支持这般军屯制存在下来。”


    “前期我给你时间和银子,后期还要看你自己。”


    许元胜道出目标。


    “是,大人。”


    “我会好好思量,过两日再来听大人的教诲。”


    杜有道沉声道。


    “好,去吧。”许元胜点了点头。


    “卑职告退。”杜有道转身离去。


    离开了衙门后院的杜有道。


    回到了离衙门不远处的一个住宅,此地算是他的临时处理公务的地方,入城的福广县民众,许元胜并没有剥离他的权利。


    依然交给他来管理。


    回到此地后。


    “大人志向绝不仅限于青州府。”


    “奈何青州府对于大人而言,太小了。”


    “正常情况下,一府之地能够支持十万兵就不少了,不是人不够,而是军备物资不够。”


    “若按照大人的军屯制。”


    “一旦兵源足够,城外若能创造出足够弥补军备所需的物资。”


    “一府之地,绝对能练兵二十万乃至是三十万兵。”


    “相较于依大胜全境募兵的九大边军重镇,每个重镇五十万兵力。”


    “未来青州府仅靠一府之地,也足以拿下半个边军重镇的军力。”


    “这般场景,想一想就足以让人怦然心动。”


    杜有道喃喃道,从淮阳府入青州府是因为家族不得不为之,要说心里没有遗憾那是骗人的。


    但此刻,他忽然觉得没有半点遗憾。


    有的只是他带领曾经治下的福广县民众,找到了一个更好的出路。


    有的只是他的政治意图,被许大人进一步的放大,乃至让他甘愿在城外当一个县令。


    稍后杜有道摊开一个空白的册子,找到了一份青州府的地图。


    “若是荒田全部开垦化为粮田。”


    “兴修水利,解决了土地和用水问题,只要不是倒霉遇到天灾。”


    “这钱江县的城外土地,按照地图所标注……,嘶,足依扩大三倍。”


    “有大人给予的银两,足以支持统一耕种,统一发放粮种,辅依大批耕牛。”


    “按照这份土地,粮食产量绝对超过历年来的十多倍。”


    “不应该啊,若是如此简单的话。”


    “为何年年城外民众都不够粮吃,家家户户连夏银秋粮都无法支持,粮食去哪里了?”


    杜有道并非纸上谈兵,他也曾深入福广县乡下。


    “水源不足,导致青黄不接。”


    “日复一日的耕种,土地肥力降低,寻常村民一年年连饭都吃不饱,更无法完美的解决这些事并扩大耕种面积。”


    “除粮食之外的其它物资,在城内售卖过高,低价卖粮换购其它生活物资导致了生活贫瘠,更无力投入到粮田上。”


    ……


    “只要免除一年的夏银秋粮,辅依足够的吃食。”


    “加上统一对土地进行施肥,依草木灰和组织专人把城内的粪便用依粮田里……。”


    “统一采购城外民众所需物资。”


    “把城内蔬菜,肉食以及各类粮食等一线物资,从商户手里拿回来,谷贱伤民,自己出售就能创造更大的利。”


    “更甚至。”


    “城外若能拿回所有的一线物资,城内商户只需负责更进一步的物资利用,那双方完全能做到互利共赢。”


    杜有道不断的思考着。


    在衙门后院的许元胜若是知道,杜有道想到这层。


    定然竖起大拇指,古人不弱。


    “深加工交给有足够财力和时间的商户。”


    “一线基础物资,如粮食蔬菜,布匹和各类商路运输等等,全部回到村民手里,就是一大笔财富。”


    “城外富裕了,回到城内购买如酒楼的美味佳肴,布庄裁缝好的衣服以及打制好的铁器,搭配好的药材等经过二次加工的物资。”


    “唯一有直接损害的只是从城外收购粮食,蔬菜等转手高利,以及注重短期利润故意抬高价格的人。”


    许元胜看向院外,他要在一府之地拥有更多的兵马,前提是让民众有更好的生活,能够全心当兵,守护这一切。


    接下来几日,杜有道来找了许元胜,后者肯定了他大多数要求,并补充了一些细则。


    与此同时。


    官道开始大规模的修葺。


    慕容瑶也完全投入了练兵之中,五千新兵的招募,加上福广县和开阳县大多数人投入了官道修葺之中。


    也让民众手里多了不少银钱。


    府衙拿银子构筑各类建设,富裕民众,活跃商路。


    与此同时,开阳县的荒田也在大规模的开垦中,冬季种粮食是不大可能了,不过一些药材却能在冬季存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