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5章 姜还是老的辣

作者:柠檬大叔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醉蓬莱附近的人家,都被救火的声音吵醒。


    迅速的朝着火光的方向赶去,只有毛大树一个人逆流而行。


    慌乱之下,冷不丁的撞到了一人。


    “欸,你不是毛大树吗?你跑什么?”


    “滚开!”


    毛大树甩开了那人,在夜色下仓皇的逃窜。


    很快,回到河水头的院子。


    “杜蘅,出来杜蘅!”毛大树焦急的喊着。


    “喊什么喊?没得吵着街坊睡觉。”一棵柳树下面,杜蘅缓缓转了出来。


    毛大树急忙冲了上去:“我内人和儿子呢?”


    “不就在屋里头吗?”


    毛大树回头一望,迅速的打开院子的柴门。


    身后悠悠传来杜蘅的声音:“此地不宜久留,带着老婆孩子先走,等到明天城门一开,赶紧出城。”


    “毛毛!”毛大树借着油灯,看到床上躺着的孩子。


    老婆就睡在孩子的身边,好像睡的很熟。


    毛大树急忙将她叫醒:“娘子,你快醒醒。”


    “怎么了大树?”女人睁开惺忪的双眼。


    “你们刚才去哪儿了?”


    “没去哪儿啊?夜黑之后,我和孩子就睡下了。”


    毛大树料想之前老婆孩子都被杜蘅给打晕了或者迷昏了,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还以为一直睡在家里。


    “赶紧收拾东西,走。”


    “出什么事了?”


    “现在没时间跟你解释了,必须马上离开。”


    女人知道毛大树是做什么的,不由心惊肉跳:“你不会是杀人了吧?”


    “比杀人更严重,快点起来,将值钱的金银细软收拾一下。”毛大树已经开始翻箱倒柜。


    院子外面,赵管家看着他们慌乱的身影,问道:“少爷,真就这么放他们走?”


    “他要走了,罪名就成立了。”杜蘅淡淡的道,“可他要是不走,花家一定不会放过他。”


    “少爷高明。”


    “对付恶人,必须比他们更恶。”


    月光之下,赵管家看着杜蘅那张棱角分明的脸庞,突然感觉,少爷一下子就长大了。


    再也不是从前那个只会挥动拳头的鲁莽少年了。


    ……


    二人从侧门回到了杜宅。


    蹑手蹑脚,生怕惊动了杜老太爷。


    可是刚一进门,就见杜仲在天井里等着他们。


    “回来了。”


    “爷爷。”杜蘅躬身。


    杜仲坐在石桌的旁边,看了赵管家一眼:“怎么你也陪着他胡闹?”


    赵管家低头不敢吭声。


    这件事他确实参与了,他迷晕了毛大树的老婆孩子之后,将他们掳走了,杜蘅才能逼迫毛大树就范,火烧醉蓬莱。


    “不关赵叔的事,是我让赵叔这么做的。”


    “既然做了,就该把事情做绝,怎么还把人给放了呢?”


    杜蘅倒吸一口凉气。


    作为一个现代人,杜蘅虽然有些手段,但却不敢真的害人性命,毕竟他生活在一个相对文明的社会,杀人对他来说,是一件很大的事。


    可老爷子是征伐沙场的悍将,杀人如草芥。


    “爷爷,这些事你怎么知道的?”


    “在我眼皮子底下作案,我要是不知道,那可真就老糊涂了。”杜仲自嘲的笑了笑。


    “难道是桃笙泄露了消息?”


    杜仲不可置否,对赵管家道:“看着毛大树,直到他安全离开为止。”


    “是。”赵管家转身离去。


    姜还是老的辣啊!


    杜蘅暗暗感叹。


    虽说毛大树烧了花家的酒楼,花家饶不了他,衙门也会抓捕他,他一定会逃。


    但如果没逃掉呢?


    本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说不定狗急跳墙,就把杜蘅给供出来了。


    就算要放他走,也该把他的孩子老婆抓在手里,投鼠忌器,他才有可能把所有罪责都扛下来。


    第一次做这种事,到底没有经验,考虑不够周全啊。


    ……


    次日一早,赵管家回来。


    跟杜蘅汇报了情况。


    毛大树一家三口已经安全出城,司法衙门的人正在调查放火烧楼的凶手,暂时没有怀疑到毛大树身上,因此毛大树还有时间逃远一点。


    由于没有闹出人命,这种案子衙门一般不会出城捉拿凶手,人力成本太大了。


    到了城外,荒山野岭都能藏身,就没那么容易抓到人了。


    等到出了广陵府的地界,毛大树就算安全了。


    大梁自然也有过所、路引之类的东西,但非必要时期,执行并不严格,因为大梁商业发达。


    商业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流通,商品流通,人也得流通,失去土地的农民,还能进城打工,或者去往别的城市讨生活,这种人叫浮客或者客户。


    否则土地兼并那么严重,又将他们圈在一个地方,他们没有别的出路,活不下去,只能拿起锄头造反了。


    堵不如疏,疏不如引。


    这是大梁的治国方针。


    那些失去土地的农民,分散在各个地方,虽然会影响到地方的治安,但他们很难形成大规模的起义。


    在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想要造反,谈何容易?


    只要有一口饭吃,他们就不会反。


    温顺如羊的大梁百姓啊!


    知道毛大树安全之后,杜蘅微微松了口气,让桃笙去买新鲜的瓜果。


    拿回家后开始榨汁,再以硝石制作冰底。


    接着一起推着板车,将冰底送到近水楼。


    拿出几块冰底备用,其余的冰底先存放在冰窖。


    等到天气稍热的时候,就有人进楼吃刨冰了,桃笙给客人送刨冰的时候,特意听了他们谈论的事。


    回到后厨,便偷偷告诉了杜蘅。


    “少爷,都在说醉蓬莱昨夜起火的事呢。”


    “刨冰你来做。”


    杜蘅将刨刀交给桃笙。


    端起一份刨冰,走到楼上交给一位客人,故意逗留了一会儿,听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