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23章 府试完成

作者:爱吃酸甜腌黄瓜的许长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等下人来到身前。


    独孤言看对方急匆匆的样子。


    不等对方开口,他便先问道:“有何事?如此匆匆。”


    闻言,下人急忙说道:“老爷,出来了,全部都出来了。”


    “嗯?”


    “什么出来了?”独孤言一脸懵逼。


    没明白对方在说什么。


    “各地的府试学子啊,老爷!”


    下人将事情说了出来。


    闻言,独孤言立马从安逸的椅子上,站了起来。


    双眼看着下人,急忙追问道:“快说,各地有多少人,通过府试。”


    这些日子来,他最关心的就是这个了。


    不过由于交通的闭塞,所以,很多消息的传播速度没有那么快。


    加上,大汉帝国的人口,最多的地方,就是蜀地。


    而蜀地要过来长安这边,就得通过剑阁斜谷。


    虽然说,经过这几件没有战争的影响,独孤言将水泥给弄了出来。


    还专门在那一片,开山修路。


    但是依旧没有那么好走。


    这些年来,蜀中通往长安的修路开山工程,可谓是日夜没有停过。


    当然,这还得得益于这些年来通过战争,俘获的俘虏。


    那些个俘虏,只给他们红薯吃即可。


    他们也不会反抗,能吃饱。


    干点活怎么了?


    他们还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脸色呢。


    唯一有一点不好的,那就是红薯吃多了,他们经常放屁。


    可是苦了监工了,天天都有屁吃。


    听到独孤言的问话。


    下人没有马上回答。


    而是先思索了一番,开始算了起来。


    良久之后,在独孤言期待的眼神中,下人回答道:“总共,五百来名学子,通过了府试。”


    “其中,成都占比最多,有将近三百来人。”


    “长安至雍凉一带,一百来人。”


    “至于蜀中的其他地方有七八十人。”


    “南中之地,最少,只有二十多名。”


    闻言,独孤言先是一喜,然后皱了皱眉。


    喜的是,居然有五百多人,通过府试,看来川蜀人杰地灵,说得是不错的。


    很多隐世不出的家族子弟,估计看到能科举,都按捺不住了。


    要知道,现在可不比之前的乱世,出山有凶险。


    他们那些世家大族,当然知道,再不进官场分一杯羹的话。


    那等独孤言出兵一统天下的话,那就没机会了。


    作为第一批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才,将来,肯定也是位列高位的。


    蜀中占最多,这倒是正常。


    因为蜀中人口毕竟最多。


    长安一带。


    独孤言估计,基本都是长安周遭的几个城池贡献的,以及朝臣他们的那些子弟。


    至于雍凉,武力之地。


    文科复试,基本上,就别指望了。


    最让独孤言皱眉的,还是南中之地。


    南中那么宽广,而且,教化这么多年了。


    居然只出了二十多名。


    这简直离谱。


    看来,教化工作,还是得继续努力啊。


    根据庞统年初传回来的奏折看,现在南中之地的人口,已经来到了七八十万之多。


    七八十万,那就是可以养十万大军的一个地方了。


    是那种正规军。


    不是之前蛮王孟获养的那种放下武器就是野人,拿起武器就是士兵的。


    那种的话,基本没有什么战斗力。


    不过随即,独孤言想想,也觉得正常了。


    毕竟那个地方,之前太落后了。


    有二十多个人,应该算是很好的了。


    而且,今年是科举的第一年。


    有五百人来人,总体来说,非常不错了。


    当然,这还要得益于独孤言和诸葛亮的出题思路。


    他们不是考那些四书五经,还有古文。


    而是直接针对性的出问题。


    让学子们解答。


    只要是读过书,认得字的,能理解意思的,再加上头脑灵活。


    就可以尝试着答题。


    不用你的文章,有多么的秀丽。


    今年第一年,独孤言估计明年应该会更多了。


    而南中之地也是。


    只要,那二十名的蛮族人,有中了进士的。


    那将来做了官,消息传回到南中之地。


    当地的百姓一听,他们这些人,还可以在朝堂上当大官。


    那不得争先恐后的读书?


    如此一来,归属感,也有了。


    他们那些人,在将来,终会慢慢的汉化,彻底成为汉人。


    这是独孤言的阳谋,基本等于无解。


    谁不想当官?


    让生活过得好一些。


    而且还倍有面子。


    到时南中百姓的街坊邻居们,值得骄傲的事,那就他们家的谁谁谁,在长安或者蜀中之地当了大官。


    亦或者,在南中之地,当了地方官。


    想到这里,独孤言便笑了。


    接着再次朝下人问道:“那,这些学子们,还有多久,才能抵达长安?”


    “应该就这几天的事情了。”下人回答道。


    “根据小的打探到的消息,以及诸葛丞相派人来通知的。”


    “在各地往长安这边送消息的同时,那些学子,就已经开始赶路了。”


    “只不过,有一些学子,是没有马骑的,都是走路的,所以说,比较慢。”


    闻言,独孤言点点头。


    原定的是,七天之后开始会试。


    等那些学子全部到了,那就可以开始了。


    同时,长安这边,也是在城内,有安排一处大型宅院的。


    可以住几百人,是专门给这些学子腾出来的地方。


    也就是说,这些学子来了之后,便可以不用住客栈。


    只需要直接去朝堂安排好的地方就可以了。


    当然,要是有钱,也可以自己出去外面住,这都没什么。


    虽然给他们腾出这么一个地方,耗费很大。


    但是无所谓。


    为了支持一些寒门学子。


    而且,还是那句话,府库充足。


    经过这些年来的稳定发展。


    钱都已经快装不下了。


    可以想象一下,朝堂究竟在独孤言和诸葛亮的操作下,变得多有钱。m.33qxs.m


    了解清楚后。


    独孤言接着便挥挥手,让下人退下。


    随即扭过头,看向还在扎马步的几人,呵呵一笑道:“好了,今天的马步课程,结束了。”


    “你们过来休息吃橘子吧。”


    独孤言这话一出。


    几人如释重负一般。


    陆延和刘禅,更是直接瘫坐在地上。


    良久之后,这才一瘸一拐的走到独孤言面前。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