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0章 李善长:我就不该活着!

作者:山泽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李善长本是深沉持重之人,也经历过大风大浪,加之他擅藏的性格。


    按理说,他一般也不会在人前失态。


    可当听到朱标竟要让刘伯温与他一起,共治凤阳。


    纵然是李善长。


    此时也一个没忍住,竟直接在朱标面前惊呼出声。


    “殿.....殿下,诚意伯恐怕不会同意.....”


    “方才李先生不也不愿出任知府一职吗?”


    见朱标笑着说道,眼神中有几分奚落,也藏着几分敲打。


    李善长很是尴尬的讪笑两声,便也不再开口。


    是啊。


    他们是大明的臣子,朱标是大明的太子。


    朱标的任命,谁何需他们同意。


    如今朱标周旋片刻,说服他出任知府,便已经是给足了他面子。


    只不过......


    纵然明白朱标话中的敲打之意。


    可李善长心中依旧好似翻江倒海一般,捉摸不透。


    若朱标仅仅是为改善凤阳民生,让凤阳百姓安居乐业。


    那在他和刘伯温之间,任选其一担任知府即可。


    还真不是他李善长自视过高。


    毕竟眼下之大明,他李善长与刘伯温绑在一起。


    说是整个大明文臣的天花板也不为过。


    这个天花板不仅仅代表官职,爵位。


    更代表谋略、治世,以及安定民心,改善民生诸多方面。


    当年老朱只是吴王,南征北战之时。


    他和刘伯温便是头号谋臣。


    而且大明建国之初。


    他李善长坐镇中书,刘伯温掌管兰台。


    他们二人乃是所有文臣,甚至以及天下士子心中敬仰的标杆。


    和他二人相比。


    朱升、宋濂、高启、詹徽、胡惟庸都只能望其项背。


    至于涂节等人,甚至都不配与他二人相提并论。


    可李善长就是想不明白了。


    朱标为何将先前朝中的两大中流砥柱,全都安排在小小的凤阳。


    这凤阳......


    当真有这么重要?


    亦或是说......


    朱标让他们二人共治凤阳,还有其他旁的目的?


    念及至此。


    李善长看向朱标,试探性的问道。


    “敢问殿下,让臣与诚意伯共治凤阳,可还有别的吩咐?”


    说话的同时,李善长仔细观察着朱标脸上表情的变化。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


    听他说完。


    朱标只是微微点头,却并没有继续说下去的打算。


    反而是将目光看向院中。


    显然,朱标这是要等刘伯温赶来后,一并吩咐。


    可正是看到朱标这平静如水的样子。


    李善长心中愈发战栗,好似如履薄冰一般战战兢兢。


    若朱标让他与刘伯温共治凤阳只是幌子。


    若朱标的真正目的,只是让他重新出仕,将来好惩处呢?


    毕竟他李善长先前可是负责中都营造的。


    而且胡惟庸还是他的学生。


    若是借此次机会要他的性命。


    那他还真没一点办法。


    毕竟李善长也很清楚。


    眼前这位仅二十岁的太子,已然具有帝王之相。


    而和大多数帝王一样。


    眼前的朱标同样让他感觉到天威难测。


    更渗人的是。


    朱标若想杀谁,总能让罪徒感恩戴德,自愿....或者不得不自愿赴死。


    望着面前不发一言的太子朱标。


    此时李善长心中紧张到了极点。


    他不是怕死。


    虽是文官,可他也跟着老朱征战过天下,他也同样经历过生死。


    虽不敢说和蓝玉这些武将一般,早将生死置之度外。


    可他李善长也不曾畏惧生死。


    只不过眼下情形。


    就好似他李善长头顶正挂着一柄悬而未决的天子剑。


    这柄天子剑随时都会落下,可又不知究竟什么时候落下。


    这种置身砧板,望着屠刀,却不知屠刀何时将至的感觉。


    比老师拿起花名册,准备提问的场景要恐怖千倍万倍。


    此时李善长的恐惧。


    也并非胆小,亦或是畏死。


    此时惶恐,全都是出于本能......


    一时间,整个正堂安静的可怕。


    李善长甚至能听到自己心脏砰砰跳动的声音。


    老成如李善长,此时也愈发战战兢兢了起来。


    纵然他与刘伯温暗暗较劲儿了一辈子。


    可李善长从未像现在一样,无比期盼自己那位老对手能尽快出现。


    “臣刘伯温,求见太子殿下!”


    听到门外传来刘伯温的声音,李善长一时失态,竟直接站起身子。


    不过碍于脸面,他还真不好亲自出去迎接刘伯温。


    不多时,刘伯温便缓步走了进来。


    只不过不等刘伯温下拜,朱标便直接说道:


    “刘夫子不需多礼。”


    “夫子气色看起来不错,可是身体见好?”


    “承蒙太子殿下挂念。”


    刘伯温恭敬一拜后,缓缓说道:


    “常言道,心平能愈三千疾。”


    “臣这些日子无所事事,每每睡到日上三竿才方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虽置身京都,却又像是个山中隐士!”


    “如此快活之景,困扰多年的咳疾反倒是不药自愈了!”


    看着刘伯温怡然自得的样子。


    李善长不着痕迹的抹去额上冷汗,竟有些羡慕说道: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最好时。”


    “伯温啊,你虽在京都,可也快活的好似山中的老神仙一般。”


    “善长兄不也是如此?”


    “身在故土,颐养天年,定然是心静得意吧!”


    “这......”


    听到刘伯温这话,李善长心有余悸的看了眼朱标。


    虽然他也知道刘伯温乃是说笑。


    可李善长总感觉,刘伯温这话,好似是在往他心窝子里捅。


    尴尬的笑了笑,李善长忙点头道: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刘夫子。”


    两人说笑的时候,朱标看向刘伯温开口说道:


    “孤已任命李先生为凤阳一地的知府。”


    “召夫子前来凤阳,也是希望你能担任知州,协助李先生,共治凤阳。”


    “殿下,臣恐怕......”


    刘伯温刚要拒绝。


    可下一秒似乎想到了什么一般。


    话锋陡转,当即跪地领旨谢恩道:


    “臣刘伯温,定不辱使命。”


    “嗯。”


    见李善长再次紧张了起来。


    朱标也不再继续折磨他,旋即看向两人郑重说道:


    “让两位先生重新出山,共治凤阳。”


    “一是改善民生,让凤阳百姓尽快过上太平日子。”


    “其二,便是孤要与两位谋划一件大事......”


    此话一出。


    李善长瞬间大惊。


    朱标那一脸煞有介事的样子,怎么看怎么像是打算谋反。


    对一个太子来说。


    最大的事,不就是登基称帝吗!


    可李善长又怎会不知老朱与朱标这对父子君臣有多特殊。


    朱标造反,那不就跟过家家一样吗。


    老朱心情好了,直接传位给朱标。


    心情不好,那便将朱标拖到后宫,让马皇后揍朱标一顿。


    尽管朱标谋反跟过家家一样。


    可若是真遇到老朱心情不好的时候。


    同谋之人,也还是会被定为谋反大罪,诛连九族!


    他李善长都半截身子入土了,真没必要陪这对千年罕见的父子君臣,玩一场过家家啊。


    念及至此。


    李善长连忙跪地,慌忙说道:


    “殿....殿下,臣....臣只当什么都没听到....”


    “臣担任知府,只会改善民生,让凤阳百姓安居乐业。”


    “其.....其他的,臣.....臣一概不会去做....”


    见李善长满心惶恐,一脸局促的样子。


    朱标自然知道他心里想的什么。


    “李先生,孤说的大事是要在凤阳开设神机坊、天工局、兴农司三司。”


    “李先生以为是什么?”


    不等李善长开口。


    朱标摆出一副大为震惊的模样,惊叹道:


    “啊?”


    “李先生,你不会以为孤说得大事是内个吧!”


    喜欢大明朱标:朱元璋头号黑粉请大家收藏:()大明朱标:朱元璋头号黑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