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十七章.胡惟庸:我就不该来!

作者:山泽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父皇,蓝玉的先锋营有一万将士,这些人都是军中好手。”


    “再加上蓝玉奸污了扩廓的王妃,就算扩廓能冷静下来,他的部族手下也恨不得将蓝玉生吞活剥。”


    “所以儿臣可以确定,围困蓝玉的元兵必然在五万以上。”


    老朱沉吟数秒,也认同了朱标的看法。


    “不错,可那又如何?”


    “父皇,如今的元廷可并非铁板一块,若不是扩廓手握重兵,恐怕元主早因他功高盖主,将他罢免。”


    “因此扩廓统帅的大军,估摸着也就只有他部从的十余万人。”


    “所以!扩廓用五万人围困蓝玉,那徐叔这边的元兵防线自然空虚。”


    “徐叔虽然用兵谨慎,可也绝不会放过这次机会。”


    “他定然会趁此时机,大举进攻元兵。”


    “甚至派出斥候,与蓝玉约定时间,同时进攻围困先锋营的元兵。”


    朱标说话的同时,老朱一点一点在地图对照分析。


    等朱标说完,老朱猛的抬头,满是诧异的看向朱标。


    他只知朱标有理政治国的才能,可他竟然忘了,朱标从小便跟常遇春习武,更是十三岁就跟着他上战场。


    朱标如此卓越的军事才能,他竟然此时才知道。


    只不过心中感慨的同时,老朱还是认为朱标所说的一切都显得太过轻松了些,给人一种纸上谈兵的感觉。


    “标儿,你分析的不错,只不过战场形势瞬息万变。”


    “恐怕进展的不会像你说的那般顺利。”


    见老朱神情有些不屑的出言评定。


    朱标也不反驳。


    因为方才他说的一切,并非是他分析得来的。


    乃是在历史上真正发生的。


    站在上帝视角,朱标此时自然不会与老朱大谈军法,争辩太多。


    等北平的军报送来,一切就都有定论了。


    “陛下,北平军报。”


    见胡惟庸站在武英殿外,老朱当即便让他进来。


    毕竟老朱也想看看,北平战事是否一切都如朱标说得那样。


    “臣参见陛下,参见太子殿下。”


    “起来吧。”


    “北平捷报!”


    此话一出,老朱眼神古怪看了眼旁边的朱标。


    太监接过军报的同时,胡惟庸继续说道:


    “魏国公击溃图拉河一带元兵,当即率兵北上。”


    “于当天深夜子时,会兵捕鱼儿海,与被元军围困的先锋营前后夹击,共破元兵!”


    “此战斩敌三千,俘虏元兵士卒五千人。”


    胡惟庸说完,一脸兴奋看向面前的老朱。


    他今日早朝刚被任命为中书左相,下午便接到北线战事的捷报。


    在这个极其重视因果预兆的社会。


    老朱没准会认为,将他胡惟庸提拔为左相乃是祥瑞之兆。


    没准老朱还会一时高兴,对他也有所赏赐。


    可就在胡惟庸满心欢喜,一脸期待的望向老朱之时。


    竟发现此时的朱元璋分但没有半分高兴。


    反而表情诧异,甚至有些惊恐的看向一旁的太子朱标。


    “陛....陛下.....”


    听到胡惟庸再次发声,老朱这才从方才惊骇中回过神来。


    老朱也是万万没想到。


    千里之外的北线战况,朱标竟料想的分毫不差。


    如果朱标不是提前得到消息。


    那朱标无疑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不世出的罕见帅才。


    将来朱标没准能像李世民一样,成为定国安邦、创立盛世的文武双全的不世帝王。


    努力平复心中激动,老朱重新看向胡惟庸道:


    “北伐大军有功,传咱旨意,嘉奖三军。”


    “是!”胡惟庸应了一声,却没有下去传旨。


    反而表情担忧的站在原地,似有话要说。


    “还有何事?”


    闻言,胡惟庸故作犹豫,艰难开口:


    “臣斗胆进言,若大军凯旋而归,陛下该如何赏赐有功将帅。”


    此话一出,饶是朱元璋也不由担忧了起来。


    的确,北伐大军凯旋而归,他该如何赏赐有功将帅。


    说的再直接些,朝廷该如何赏赐徐达、冯胜、李文忠他们三人。


    冯胜、李文忠倒是还好,官升一级,赏赐些田产也还能说的过去。


    可如何赏赐徐达却让老朱感觉很是麻烦。


    要知道,如今的徐达已经是国公之位,世袭罔替。


    不仅如此,先前为了让徐达安心北伐,朝廷免了他中书右相的职务,让他独掌明朝大军。


    如今的徐达不仅有国公爵位,而且在军中也是一把手。


    真要赏赐的话,也就只剩下封王了。


    可在老朱的预想中,大明是不能有活着的异姓王。


    一时间,老朱也不免陷入了沉思。


    “老大?你以为呢?”


    “儿臣不知。”


    见朱标一口推掉,似乎压根不去思考这个问题。


    老朱看向胡惟庸冷声道:


    “惟庸,你以为呢?”


    “陛下,臣也不知该如何是好,是否能以提拔魏国公长子徐允恭,以示陛下对魏国公的赏赐?”


    “不成!子是子,父是父,没有老子立功赏赐儿子的道理。”老朱当即摇头否认。


    半晌沉默后,老朱依旧想不出个主意。


    苦思无果之下,心头也愈发烦躁了起来。


    “胡惟庸,妄议朝廷赏赐,这可是欺君之罪。”


    “陛下....”


    见胡惟庸当即跪在地上准备请罪,老朱直接打断道:


    “咱不追究你,可你要给咱想出个办法!”


    “陛下.....”


    “下去吧!”


    听到老朱将麻烦丢给他,胡惟庸恨不得当即给自己一个大嘴巴子。


    刚才他就不该自作聪明,说什么朝廷该如何赏赐有功之臣。


    本来他还想着,替老朱提前预见出这个麻烦事儿,能让老朱觉得他这个左丞相不是吃干饭的。


    可他没想到的是。


    似老朱这般独断的人,竟然会将如何赏赐将帅的问题抛给他。


    也对,若是这事儿不麻烦,老朱也不会丢给他。


    想到自己自作聪明的行为引火烧身,胡惟庸便后悔亲自来皇宫这么一趟。


    只不过不等胡惟庸退出大殿,只听朱标突然开口道:


    “胡惟庸,为北平再送五万石粮饷。”


    “啊?”


    疑惑之下,胡惟庸忙停下脚步冲朱标说道: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