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1章 你瞧人家陈中侯

作者:大秦:开局自曝穿越者,嬴政麻了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陈庆和扶苏刚坐下,想要商讨考察西域以及营建工坊的事情,外面就有人通传,相里奚带着墨家门徒到了。


    “快请快请。”


    “算了,我自己去吧。”


    陈庆兴奋地站了起来,“太子殿下,我去迎接一下。他们可是大秦工业的种子,怠慢不得。”


    扶苏笑道:“那本宫也随你去。”


    陈庆婉拒道:“我怕你去的话,吓坏了他们,过犹不及。”


    他摆摆手,大步朝着殿外走去。


    宫门外。


    相里奚等人紧张又好奇地打量着周遭巍峨的宫墙,造型精美的飞檐斗拱,还有威严肃穆的浮雕与纹饰。


    说起来,咸阳城的营造秦墨是最主要的实施者。


    相里家的先辈,包括相里奚以及在场年纪大的弟子,都曾为此出工出力,添砖加瓦。


    明明是最熟悉不过的事物,然而里面住的人换成了太子,顿时就显得高不可攀、贵气逼人。


    “相里先生,有失远迎。”


    陈庆隔着老远就露出亲切的笑容,拱手作揖。


    “陈中侯。”


    相里奚同样腼腆的笑着,作揖行礼。


    “各位墨家的大匠,别来无恙。”


    “太子殿下久候多时,快请进。”


    陈庆熟络的像是在自己家一样,做了个请的手势。


    秦墨的匠工们顿时精神一振。


    太子殿下在等候他们?


    这是多大的面子!


    倍感荣幸的同时,又心生惶恐,害怕让太子等得久了。


    相里菱又羞又喜。


    怪不得人家早早就当上了大官,我爹混了二十年,也只不过是个大匠。


    陈中侯说话办事沉稳大气,仗义敢言。出现在哪里,必是人群的焦点。


    我爹就是太老实木讷了。


    以后一定不能找个他这样的。


    在陈庆的带领下,上百人的队伍浩浩荡荡穿越亭台园林。


    “太子殿下,将作少府右中侯及墨家一众大匠带到。”


    陈庆一声清喝,相里奚才发现自己已经走到了庄严的大殿之前。


    “微臣参见太子殿下。”


    “小人参见太子殿下。”


    秦墨工匠稀稀拉拉的跪下。


    相里奚蹉跎多年,也只不过是个大匠。


    在场的起码三分之一,连个正式的吏籍都没有,见了太子自然要行跪拜礼。


    “诸位请起。”


    “来人,赐座。”


    扶苏态度温和,让工匠们心头顿时轻松了不少。


    早就听闻太子的贤名,如今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相里先生,来这边。”


    陈庆见对方垂着头,好似蒙着红盖头的新娘一般不知所措,主动拉住他粗壮的臂膀。


    相里奚稀里糊涂的跟着他走,直到近前,才发现已经到了太子的案几旁边。


    他慌忙的挣脱了手臂,下意识就想往后退。


    “过来坐嘛。”


    “相里先生乃是国之大才,本官和太子殿下还有很多问题想和你讨教。”


    陈庆笑呵呵地拽住他。


    相里奚惶恐地说:“小人不敢,太子殿下有何吩咐,小人一定尽职尽力。”


    ……


    相里菱尴尬地面皮发麻。


    爹啊!


    你就不能学学人家陈中侯。


    人家是左中侯,你是右中侯,差距怎么就那么大呢?


    “诶,相里先生不必推辞了。”


    陈庆硬拉着对方,坐在自己身边。


    二人在扶苏左下首,右边对面的是闷着头不说话的蒙甘。


    工匠们各自被赐予座位,束手手脚的跪坐着大气都不敢出。


    “相里先生,本官先说说自己的构想,然后你觉得有什么不足或者需要修改的地方,咱们再做计较。最后由太子殿下定夺,奏明陛下。”


    陈庆面色从容,开口道:“咸阳的第二座、第三座、第四座水力磨坊修建迫在眉睫。”


    “光靠现在城外的磨坊,磨面都不够用,更何谈发展工业。”


    “本官是这么想的。”


    “以第二座磨坊为基础,发展造纸产业。”


    “第三座磨坊,专司锻打铸造。”


    “第四座磨坊,则用来生产火药所需的炭粉、硫磺粉末。”


    “而其中锻打必然需要用到多处明火,而纸张和木炭又是极易燃的。我们必须想办法让两者分隔的越远越好,同时又要兼顾路途运输的方便。”


    陈庆口齿清晰,侃侃而谈。


    相里菱专注地望着他的慷慨陈词的模样,一颗芳心怦怦乱跳,脸色微微发红。


    大丈夫当如是也!


    相里奚听得入神,渐渐也不如先前一般拘束。


    加上扶苏时不时参与探讨,大殿中的气氛终于轻松起来。


    一晃就是大半个时辰过去。


    三人不约而同停下话头,达成了共识。


    “相里先生,具体实施就要多拜托你们了。”


    “在场多是你的弟子,他们擅长什么,您再清楚不过。”


    “如何调遣,您一个人说了算。”


    陈庆郑重地叮嘱道。


    相里奚恭敬地作揖:“微臣必不负所托。”


    陈庆自嘲地说道:“我嘛,就负责查漏补缺,偶尔给个建议什么的。”


    扶苏笑着说:“那本宫别的不干,就负责帮你们请功吧。”


    “哈哈。”


    “多谢太子殿下抬举。”


    相里奚见状,主动提出告辞:“微臣先行告退,这就去准备。”


    “小人告退。”


    秦墨的工匠络绎从大殿中退了出去。


    还没出宜春宫,已经忍不住喜形于色。


    等出了宫门,顿时忍不住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早就听说太子殿下贤明宽仁,想不到和传言一点不差,还犹有过之。”


    “太子殿下如此厚待,我等必舍生效死,方能报答其恩遇。”


    “师父,今天您可是坐在太子殿下身边呀!”


    “是呀,您还和太子说了好多话呢。”


    “我当时头都没敢抬,根本没看见,真是后悔啊。”


    相里奚的脑袋也迷迷瞪瞪的。


    当时也不知道哪来的胆气,和太子离得那么近,还能镇定地叙说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如今回想起来,却是连到底说了什么都记不起来了。


    “爹,别发呆了。”


    “人家陈中侯渴了的时候,还去拿太子案上的茶壶倒水呢。”


    “您不过是沾了他的光,和太子说了几句话而已。”


    相里菱晃着他的胳膊,调笑道。


    “臭丫头,我能和陈中侯比嘛!”


    “爹再不争气,也是你亲爹。”


    “一口一个陈中侯如何如何……”


    相里奚突然心中一紧,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的女儿。


    “怎么了?”


    “爹你看什么呢。”


    相里菱本能地感到心虚。


    “阿菱……”


    相里奚欲言又止。


    陈中侯何等人物,咱们家怕是高攀不起呀!


    不过,要是趁着对方还未发迹的时候,说不定……


    ——


    大殿内。


    送走了墨家工匠,陈庆又马不停蹄地与扶苏商谈起西域之事。


    历史上五年后始皇帝就会驾崩,大秦几乎在顷刻间土崩瓦解。


    这个强大的帝国早有各种隐忧埋下,由不得他不操心。


    “微臣认为,帮那两个刹车国的公主复国,是最划算的一笔买卖。”


    “她们一来有群众基础,二来是西域本土人,总比咱们大秦提刀跨马的杀过去,靠武力来征服要强得多。”


    “以微臣之见,就莎车国的折耳朵那点兵马,派个一千人过去都绰绰有余。”


    “殿下您想,一千人就能征服一个国度,让几十万人为大秦效力,提供粮草补给,在西域扎下一根钉子。”


    “岂不妙哉!”


    陈庆越说越得意,神情极为振奋。


    扶苏缓缓点头。


    想不到他无心插柳,居然还有这等意想不到的收获。


    蒙甘先前没在意,等着所有人都走了,再继续求太子将他发还北地,和匈奴继续作战。


    可陈庆的话却让他打起了精神。


    一千人就能灭国?


    还有这等好事?!


    不管这国到底啥样,但毕竟是灭国之功呀!


    “太子殿下,末将愿往。”


    “不用一千人,五百精兵足矣。”


    “末将愿立下军令状,若拿不下刹车国,提头来见!”


    蒙甘见识过朝中武将抢功的手段,单膝跪地,急迫地作揖说道。


    扶苏还没说话,陈庆就摇了摇头。


    “你?”


    “不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