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6章 只有掌握了大海,才能拥有这颗星球上的话语权

作者:明末:崇祯你先别登基容我诈个尸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臣认罪认罚,请陛下息怒!”


    见朱由校突然停了下来,朱一冯连忙开口说道。


    朱由校将那一瞬的想法压在心底,盯着他问道:“革去你福建巡抚之职,你可有意见?”


    朱一冯如蒙大赦,摇头说道:“臣不敢!”


    朱由校点了点头。


    “不敢就好,从即日起,你去台湾做知府,和郑芝龙搭班子。”


    “福建巡抚之位,暂由熊文灿顶替!”


    “你先去赴任,正式的任命文书,待朕回京之后,自会让人给你送来。”


    正式的任命文书,并不是他一句话就能顶替的,还需要加盖各种印玺,以及内阁参议,吏部备案。


    这些,都得回京之后才能补办,朱一冯也是清楚的。


    在他磕头谢恩之后,朱由校便将他打发了出去。


    和施邦曜站在一起的熊文灿,直到这会儿还如同做梦似的,完全没想到,自己一句话没说,竟然就落了个福建巡抚的差事。


    他却不知,历史上,也正是因为他出任了福建巡抚,郑芝龙才得以归顺朝廷。


    如今朱由校的做法,也只是颠倒了一下事情的顺序。


    见朱一冯离开,朱由校回头看向自己,熊文灿这才反应过来,连忙躬身一礼。


    “臣谢陛下提拔!”


    朱由校指着地上散落的那些供状道。


    “将这些收好,锦衣卫虽然已经查出了不少信息,却还有旁枝末节没有关注到。”


    “朕再过几天便要动身回京了,剩下的事情,就交给你来收尾。”


    “记住了,所有牵连到赈灾粮案里的官员,一律不得姑息!”


    “一经查实,就地革职,押送入京,交由三法司会审!”


    熊文灿再次躬身行礼:“臣遵旨!”


    赈灾粮的事情到了这里,朱由校已经没必要再过问下去,留在这里,剩下的就只有一件事。


    那就是等郑芝龙那边的消息。


    其他人或许还认识不到宝船的重要性,但来自后世的朱由校却十分清楚。


    在未来,只有掌握了大海,才能拥有这颗星球上的话语权。


    出了知府衙门,带着锦衣卫向住处走去。


    一路上,不停的在思索着该如何才能做一个合格的皇帝。


    朱一冯的事情,让他认识到了错误。


    这次甩开政事,擅自离京的事情,是第一次,或许,也该当成最后一次了。


    “陛下!织工那边有消息了!”


    就在这时,一名锦衣卫风风火火的找了过来,手里拿着一卷丝线,如同献宝似的躬身说。


    朱由校眼前一亮。


    太快了!


    还不到十二个时辰,就有了结果?


    他接过那丝线仔细的看了看,这线约有三四毫米粗细,像手机充电线似的,长度只有二尺左右,从外观看,似乎是用几种材编织而成。


    双手用力的扯了几下,除了能发出嘣嘣的声响外,并无一点变化。


    丝张太短,不太能直观的测试出性能,他大袖一挥:“去黄家宅院!”


    一刻钟后,黄家宅院中,用木搭起了一个架子,架子上挂着滑轮,中间穿着新的丝线。


    丝线的一端,被一名锦衣卫拽着。


    另一端,则是绑在一个麻袋上,那袋子里,装的是三十斤石头!


    “拉!”


    朱由校一声令下,那锦衣卫将丝线缓缓收回,滑轮发出吱吱的声音,麻袋被一点点的吊起。


    三十斤,不费吹灰之力!


    加到五十斤,麻袋依旧被顺利吊起。


    同样3毫米直径的棉线,能承受的拉力为256牛顿。


    按照牛顿第二定律转换:f=ma通常在地球表面附近,g值约为9.8n/kg,表示质量是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由此可以算出,3毫米的纯绵线,其拉力约在26公斤左右。


    从这点上看,新的丝线,拉力已经和棉线持平了。


    “再加!”


    朱由校满怀期待的继续下令。


    麻袋解开,被再次装进去二十斤石块。


    那锦衣卫将丝线在手掌上缠了几圈,缓缓发力,麻袋再一次被拉了起来。


    七十斤!


    这已经已经是棉线拉力的1.3倍了!


    “继续加!直接加到一百斤!”


    朱由校坐在旁边,手里端着茶水,语气中透着满满的喜悦。


    材料的改进,对于大明来说,太重要了!


    这一次,那些织工们也都屏住了呼吸,看着那个负责拉线的锦衣卫。


    她们也没试过用这丝线去拉百斤重物,更不确定能不能顶的住。


    那名锦衣卫松开丝线,看着自己那已经被勒红的手掌,从怀里掏出一副鹿皮手套戴了上去。


    随着他咬牙用力,麻袋晃了两下,然后便在众人的期待下,离开了地面!


    “成了!”


    几名织工兴奋的涨红了脸庞,看到这一幕后,互相击掌叫好,而之前的那个花娘,就在她们中间站着。


    很明显,这丝线是出于她们的手笔。


    朱由校的嘴角也微微勾起。


    直提百斤!


    虽然此时一些硬弓的弓弦也能达到这个数值,但那弓弦的制作却格外的繁琐,根本无法大规模生产。


    可现在那锦衣卫手中的丝线却不同!


    那是整整十几米的长度,只用了不到二十个时辰就做出来了。


    虽然依旧无法和后世的尼龙线相比,但在这个时代,已经是很难得的事情了!


    朱由校想知道这丝线的极限,便让锦衣卫继续往麻袋里装石头。


    一百一十斤!


    一百二十斤!


    一百三十斤!


    看着不断增加重量的麻袋,他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灿烂。


    而那些织工们,脸色也变的越发潮红。


    兴奋!


    她们已经看到,封赏在向自己招手了。


    直到一百五十斤的时候,那丝线上终于传出了轻微的噼啪声。


    “砰!”


    噼啪声后,丝线当场断裂,那名锦衣卫也一屁股摔倒在地。


    朱由校走过去,将断裂的丝线拿在手上,看向那几名神情激动的织工。


    “这是谁的主意?站出来,让朕看看!”


    只见那花娘在众织工羡慕的眼神中走了出来。


    “民妇花娘,参见陛下!”


    朱由校有些意外的看着她:“竟然是你?朕记得你,说说,你这是怎么做出来的!”


    “回陛下,民妇在这丝线中,用了七种材料,以鹿筋和鱼皮做骨互相缠绕,为了防止腐烂,涂以鱼鳔胶防水。”


    “外面再以棉线、麻线、蚕丝编织包裹,最后再涂上一层鱼鳔胶,晾干后就是现在的样子了。”


    随着花娘将这丝线的制作过程说出来,朱由校脸上的笑容渐渐僵住。


    好麻烦的过程!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