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17章 诸葛亮归来

作者:飞砂风中转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三国之仲氏太子》全本免费阅读


    “琅琊诸葛亮,拜见袁刺史!”


    车驾还没彻底停稳,少年便已跳下了车,朝着袁耀拱手作揖。


    “还来这一套!”袁耀左手抱着一婴儿,右手招了招,“快过来,看看我女儿长得像不像我?”


    在这一路上,诸葛亮曾想过无数种与袁耀见面的场景。


    但从没想过袁耀会如此随和,就好像迎接一个多年好友一般熟络和亲切。


    走到跟前,诸葛亮仔细端详片刻,最后由衷道:“没看出来!”


    “好像哪里都像,又好像哪里都不像!”


    此话一出,周遭气氛随即一冷。


    袁耀身后的吕蒙、徐盛和朱桓等人全都恶狠狠地看向诸葛亮,神色颇为不善。


    诸葛亮却是对众人的目光视若不见,竟是上手去摸袁耀女儿又皱又粉的小脸蛋。


    “小家伙,你可总算是出世啦!”


    袁耀也是一怔,过了好几秒,就在众人以为袁耀要翻脸的时候,却见袁耀回头指着众人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哈,你们都听见没有,这才是大实话!”


    “这么一个才出生的婴儿,脸都没长开,你们一个个就说眉毛像我、鼻子像我的,我问你们哪儿能看出来像啦?”


    “生娃那天还有个人给我说,说我这宝贝女儿眼睛最像我,是跟我一样开了天眼的,那家伙说的有板有眼的,要不是我女儿当时还没睁过眼,我差点就信了!”


    “我就不点名是谁了,总之你们都听清楚,以后少给我说那些虚头巴脑的话,少拍那些不着边际的马屁,咱们爷们之间相处,讲究的就是一个真实!”


    “蒋干!你捂着脸干什么,这么大太阳,你见不得光啊你!”


    朝众人训完话,袁耀又扭头面向诸葛亮:“怎么样,要不要抱抱?”


    诸葛亮头也没抬地点了点头,顺手就从袁耀怀里把婴儿接了过去。


    这一幕直接把众人的下巴给惊掉了。


    要知道自打大小姐出生,除了产婆和冯夫人外,袁耀从不肯让任何人碰自己宝贝女儿哪怕一下!


    而眼前这少年,一来就上手摸了大小姐的脸蛋,还不分身份地要抱大小姐!


    啊不,应该是袁耀主动让他抱的!


    这个叫诸葛亮的,到底何方神圣?


    他和少主之间究竟什么关系?


    不等众人思考,紧接着又一幕奇迹发生了。原本在袁耀怀里还有些不安的婴儿,到了诸葛亮手上,竟然奇迹般彻底安静下来。


    不仅不哭不闹,反而尽是依赖的样子!


    这这这……


    袁耀也是被这一幕给惊到了,有那么一瞬间袁耀甚至产生了一丝怀疑,但仔细一想……尤其对了一下时间后,根本不可能啊!


    “从她在小冯肚子里开始,你就一直在小冯身边照顾,可惜就差那么一点,就能见到她出世的样子了!”


    “说起来,也是辛苦你了!”


    袁耀口中的辛苦,自然指的不是诸葛亮这几个月来照顾冯方女的事情,而是指他这段时间替自己治理江西三郡的事情。


    说起来,诸葛亮今年虚岁也才十六,实岁不过十五,却承担了他这个年龄不该承担的担子。


    袁耀当时离开豫章前往寿春的时候,因为觉得自己很快就会回来,所以没有和任何人说自己离开的事,只是让诸葛亮以自己的名义在柴桑处理各项军政事务,制造自己仍在豫章的假象,以免刚平定下来的江西三郡人心浮动,产生不必要的动荡。


    当然,袁耀不可能指望年仅十五六岁的小诸葛亮,一出场就是满级号。


    因此在走之前,袁耀就已经定好了大的战略发展方向。


    对外与刘表讲和,争取发展时间。


    对内励精图治,革新江西三郡吏治,安民屯田,招兵买马,积蓄实力。


    小诸葛亮要做的,就是照章处理日常的军政事务,一边实操一边学习。


    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袁耀虽然很快便第二次渡江南下,但却并没有返回江西,而是以“都督扬州诸军事”之名在江东竖旗立帜,并调兵遣将与太史慈、祖郎等割据势力开战。


    这下黄忠、黄猗等人才知道袁耀早就不在豫章了,接着才发现袁耀甚至没有“遥控诸事”,这段时间处理军政事务的,是一个被袁耀任命为“军师祭酒”的家伙!


    一开始,众人还猜测这位被袁耀委以重任的“军师祭酒”,是哪一位老成持重的大才,甚至都有人怀疑袁耀是把前扬州刺史刘繇给请了回来,让他以虚职控实权。


    但等见到真正的“军师祭酒”,众人的下巴也全都掉在了地上,目瞪口呆的同时又感觉嗓子眼进了个苍蝇一样。


    给自己批复表文的,居然是个**都没长齐的娃娃!


    当然,最不能接受的还得是诸葛亮的亲叔父诸葛玄!


    搞半天,一再让自己削减郡府开支,注重与民休养生息,把自己差点裤腰带都当出去的人,是自己亲侄子?


    靠北了真的是!


    不过尽管众人知道了是诸葛亮在以袁耀的名义发号施令,但大多数人却并不相信诸葛亮真有处理三个郡国大小军政事务的能力!


    大部分人宁愿相信是袁耀在千里之外“遥控诸事”,也不愿相信自己一直在受一孺子的摆布。


    只有极少数人,比如和诸葛亮同处一城,很早就发觉不对劲的柴桑县令鲁肃,以及诸葛亮的兄长——鄱阳县令诸葛瑾,都对诸葛亮之才甚是奇之!


    也因为大多数人不肯相信诸葛亮小小年纪身怀异才,再加上这件事也实在特殊,因此有关军师祭酒诸葛亮的事情,目前也只为黄忠诸葛玄等一千石以上的高级文官武将所知晓,并没有广为人知。


    “世子客气了!”诸葛亮正了正色:“说起来,是我该好好谢谢世子你!”


    “要不是世子,我也不会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道理,也不会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到底是什么意思!”


    “要不是世子点拨,我又怎知‘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的真理!”


    袁耀愣了一下,这些“书到用时方恨少”、“纸上得来终觉浅”、“理论要与实践结合”的俗话,记得是当时自己忽悠诸葛亮给自己打工的话术。


    “你悟了?”


    “是的,我悟了!”


    诸葛亮重重一点头:“帮世子处理了那么多军政事务,我才发现,原来我以前读的许多圣贤书,都是空谈无用的!”


    “今后的我,求学之心不变,变的只是求学的方向!”


    “你明白了就好,也终究不算枉费我一片苦心!”袁耀故作意味深长道。


    虽然一时搞不明白诸葛亮这段时间到底经历了什么,但是这个拿捏诸葛亮的机会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