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59章 筹粮剿匪

作者:飞砂风中转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至于第二件事,就是借粮一事!”


    “诸位不必忧虑,我黄盖有借必有还!”


    “短则七八日,长则十天半个月,所借粮草必如数奉还!”


    黄盖此话一出,众人纷纷心说该来的还是来了。


    但好在黄盖开场的时候就说过,今天他召集众人只有两件事。既然借粮已经是第二件事,那么应该不会再强征壮丁什么的了。


    至于黄盖说的什么有借必有还,众人全都没当一回事。


    现在是什么世道?兵荒马乱的世道!


    乱世里什么最紧要?


    粮食!


    对于各方诸侯来说,能招募多少兵马,完全取决于能筹集到多少粮食!


    同理,这也是为什么一到乱世,地方豪强常常拥众数千人的原因!


    无他,只是因为这些地方豪强在乱世之前,个个都是不缺粮食的大地主!


    而一到乱世,他们便能轻易用囤积过剩的粮食,来逼迫破产农民出卖田地、甚至签下卖身契!


    如此一来,事情便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地主豪强们占有的土地越多,势力越大,就越不肯向官府缴纳租税,朝廷及地方诸侯没有足够的钱粮,就会继续加重税赋,然后农民更加穷困潦倒,地主豪强们则更加豪横!


    因此对于地主豪强和强族大姓们来说,存粮的多寡关乎着他们未来的生存命运,是绝不会轻易出借的!


    除非能换取更丰厚的利益和回报!


    而黄盖今天,刚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


    老廷掾,哦不现在应该叫老县丞,似乎对黄盖今天借粮的行为早有预料一般,并没有多少意外。


    “不知黄县府需要多少粮食?此番借粮又所为何事?”


    黄盖左手伸出,直接摊开手掌:“五千斛!”


    “剿匪!”


    老县丞点了点头,笑眯眯开了口:“黄县府既然是为了我石城百姓安生乐业,那卑吏岂有不借之理!”


    “我族中可出两千斛粮草,以助黄县府剿匪之用!”


    “这两千斛粮草也无须再还,就当是本县丞为石城百姓做的一点善事吧!”


    老县丞话说得极为郑重,好像他真的爱护百姓一般。


    但实际上,却是无数石城百姓恨之入骨的存在。


    一遇灾年,这面似和善的老县丞及其家族,便会打着接济乡里的名义借粮给普通百姓。


    但实际上却是小斗借,大斗还,而且借粮前还必须以田契房宅作为抵押!


    其贪婪狡诈和精于算计,乃是在石城县几个强族大姓中首屈一指的存在!


    无数石城百姓,因此而倾家荡产,甚至家破人亡。以至于到最后,百姓们宁愿卖儿卖女,也不愿借老县丞一族一斗粮!


    此时众人听到一向只进不出的老县丞,居然一口便答应借黄盖两千斛粮食,还不要黄盖还,纷纷吃了一惊。


    但一转眼,大部分人就想明白了,用两千斛粮食换一个县丞当,这笔买卖绝对不亏!


    官吏官吏,虽然常常混为一谈,但实际上“官”和“吏”完全是两个阶层!


    官,乃主政参政之人!


    吏,乃为官府做事的人!


    在封建官僚体系中,吏,是完全附属于官的,是为“官”而服务的。


    有官则必有属官、属吏!


    以石城县为例,县令是地方主官,县丞和县尉是县令的属官,这三者都可称之为县官!


    而像主记、书佐、廷掾、法曹掾这些则分属于县丞和县尉,是县丞和县尉的属吏,统称为县吏!


    县官和县吏虽只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


    县吏本质上是县官的属吏,是可以被县官随意任免的。


    在察举制下,哪怕是官员中最低等的县丞、县尉,也是需要官员去表举任命的,而经过表举任命后,县丞和县尉也自动获得了表举任命他人的权力。


    只不过像县令、县丞这种低级官员,只能任命自己的属吏。


    只有两千石及以上的官员,才能表举他人为官!


    像黄盖,他要提拔石城县的廷掾和法曹掾当县丞和县尉,就必须找孙策所表举的秩两千石的丹阳北部都尉全柔帮他追认。


    不管如何,对于老廷掾和小法曹掾来说,从“吏”到“官”,总归是阶层的跨越!


    哪怕是县丞、县尉这样芝麻豆点的小官,也可以让整个家族沾光,从“寒门庶族”半只脚踏进“豪门大族”的门槛!


    要是运气再好一点,通过了定期的考核或被人看中,再调到其他小县当个县长什么的,那可就有了“声名”!


    有了官声,子孙后代都会被人多看一眼,相比于那些寒门庶族子弟,有更大的可能被表举为官,如此可就真正完成了到官宦之家的转变!


    说不定五六代人后,自己家族或许还能跻身所谓的“世家士族”之列哩!


    就算不看未来长远的利益,就说眼下,当上了县丞和县尉,对于家族当下的发展也有极大好处!


    县丞和县尉是可以自行任免属吏的!


    在这之前,碍于出身低微,我们只能担任小小的县吏。需要依靠宗族势力,费尽心思的排挤架空历任县官,以此来把持地方。


    但从今天起,整个石城县,不管明里暗里,还不都是我们两家强宗大姓说了算?


    两千斛粮食,换半个石城县,这买卖值了!


    而且就算我说还,你黄盖真会归还粮草?


    做梦吧!


    刘繇、吴景这些州牧郡守从石城县借出去的上万斛粮食,到现在一粒都没还过!


    不如大大方方直接送了,还能博取黄盖的好感,获得些许名声!


    虽然在场的大多数人都想明白了,但还有一小部分人不理解老县丞的做法。


    法曹掾,哦不,应该说新任县尉,就是个糊涂蛋。


    “这……我家或许也能出一两千斛粮食,只不过是借还是赠,还得听我父亲的……”


    众人一听,纷纷摇头暗骂这人真是个十足的蠢蛋。


    黄盖也不介意到底是借还是赠,只是扫向其他人,尤其重重看了一眼兵曹掾和贼曹掾两人。


    这意思再明显不过,这两家最大,已经出了大头了,剩下的小头看你们的了。


    兵曹掾和贼曹掾一个激灵,下意识去看向老县丞,却见后者眯着眼,同样紧紧盯着他们两人。


    两人立刻拱手道:“我家能出八百斛粮食!”


    “我家只有五百斛粮食……但还能出五百斛草料!”


    老县丞背手掐指一算,这样一来还是不够五千斛之数,便是将目光看向另外几人。


    被老县丞看到的几个掾吏,都是小门小户出身。在这之前就不敢和老县丞作对,现在人家又当上了县官,更不敢有所忤逆。


    “我家也能出一百斛粮食!”


    “我家能出八十斛!”


    “我家……”


    黄盖也在心里默算着,直到最后一人报完数,总共是筹得了五千八百斛粮食,一千一百斛草料,大大超乎了黄盖的预料。


    “诸位有心了!”


    “不过我黄盖向来说一不二,既然说了是借各位的粮食,就一定会还!”


    “主记,劳烦都记清楚,我黄盖借了多少粮草,十五日之内,必如数奉还!”


    主记一边记一边点头:“诺!”


    黄盖顿了一下,又道:“后天我便会领兵出征,烦劳诸位明日正午前就凑足粮草!”


    “好了,诸位现在便可以各回各家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