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十二章 娘们,要活的!

作者:傲骨铁心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记名副将牛万程是湖广提督董学礼亲兵出身。


    跟着当年为明花马池副将的董学礼先投李自成,后降大清开国英亲王阿济格,二十年下来从一个亲兵混成记名副将,怎么看也是混得不错的。


    自清廷发起对夔东明军围剿以来,东线湖广清军虽在李来亨手下吃了大败仗,但在清军整体占优的情况下,湖广清军并没有因为战败而“畏贼如虎”,反而对于继续围剿明军十分积极。


    倒应了“屡败屡战”这四个字。


    其中就包括牛万程。


    除了为朝廷荡平反贼这一大义外,提督大人许诺的向朝廷为其请授总兵也很刺激牛万程。


    这次他便主动请缨配合降将马腾云进入巫山剿贼。


    配合之余也有监督马部之意,这一点马腾云实际也是心知肚明。


    只是有件事马腾云不知道,那就是湖广提督董学礼私下还给牛万程面授了一条机宜。


    即尽可能消耗掉马腾云指挥的降军。


    原因是马腾云并非明朝正规军出身,而是出身于李自成领导的大顺军。


    尽管已经降了大清,曾为明朝臣子的董学礼骨子里仍是对灭亡明朝的顺军抱有敌意,或者说是歧视。


    哪怕总督大人已经为马腾云向朝廷请授左都督,董学礼也依旧想除掉马腾云。


    将降将分为明军、贼军两个出身从而进行不同对待,也是清廷上下心照不宣之事。


    当年大西军出身的孙可望降清之后被封义王,还不是被一帮满洲子弟当成活靶子给射死了。


    更何况马腾云这种大顺军出身的“老贼”。


    但这种事肯定不能做的太明,否则容易让那些未降的明军将领死战到底,不利于对他们的围剿。


    也会坏了总督大人剿抚并用的大方针。


    因此,董学礼想到的办法是消耗。


    用他的话讲就是狗咬狗。


    马腾云能劝降西线明军最好,不能的话就让他同明军打,牛万程部作为督战队在后面押阵。


    打起来,马腾云的实力肯定受损。


    不打,就定他一个降而复叛,立场不坚的罪名由牛万程予以就地解决。


    总之,董学礼不希望马腾云活着。


    至少,不希望他手下那帮贼兵活着。


    有提督大人这条机宜在,手下来报说是收到马部示警信号后,牛万程便没有第一时间带兵向马部靠拢,反而继续在镇子里吃喝打发时间。


    其部下都司齐一奎不知内情,出于好意提醒副将敌情不明,若马腾云不敌明军弄不好会拖累到他们。


    “马腾云从前在李瞎子手下是什么果毅将军,号称什么十八好汉之一,能打的很,怕什么?让他先同明贼打一阵,咱们再过去。”


    牛万程不予理会。


    他要的就是马腾云同明军打个两败俱伤,这样他带兵过去后就能顺手将功劳拿到手。


    结果没过半个时辰,马腾云派来求援的人就到了,说是来袭明军极为强悍且人数众多,他们已经快撑不住,请求牛副将赶紧带兵增援。


    “他妈的,马腾云这般不顶用的!明贼都穷途末路了,哪还有什么能打的兵!老子看他就是出工不出力!”


    话是这么说,但考虑马腾云万一真的战败对自己也有影响,牛万程就不敢再耽搁,命手下召集部队向马部所在方向赶去。


    距离倒是不远,只有五里,可这五里地不是平原,而是山路,难走的很。


    要想赶到马部所在至少得一个时辰。


    牛万程出发后才走了一半路程,前方就呼拉拉的奔来一群衣甲不整,甚至连武器都丢了的溃兵。


    看到打着绿旗的清军出现,那帮溃兵跟见了爹娘老子似的哭喊着就涌了上来,险些把绿营兵的前队给冲散。


    牛万程见状大怒,喝令部下弹压住那帮溃兵,这才稳住阵脚,同时也是心惊,未想马腾云真就败给了明军!


    要知道马腾云手下可是有1600多人,且都是马腾云精挑细选的劲卒,结果不到一个时辰就被明军击败,那明军得有多少人?!


    搞得牛副将心里直打突,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越来越多的溃兵退了下来,其中就有马腾云的部将葛进宝。


    其第一时间被带到了牛万程面前。


    “什么,马腾云死了?!”


    听了葛进宝结结巴巴的述说,牛万程呆若木鸡,原以为马腾云战败,没想到这老贼连命都给丢了。


    “明军有多少人,带兵的是谁?”


    都司齐一奎心惊之余连忙询问葛进宝详情。


    葛进宝吱吱唔唔的也说不出个什么,只说那帮明军不要命的很,一个个跟疯了般不惜人命、不计伤亡的冲击,他们苦战多时实在是撑不住这才崩了下来。


    “困兽犹斗!”


    牛万程寻思那帮不怕死的明军多半是忠贞营的人,也就是常说的贼之老营兵。


    若真是这帮人,他不由心生退意。


    毕竟他是来捡果子的,可不是来啃骨头的。


    真要跟那帮贼老营兵硬拼,纵是胜了怕自己也要伤筋动骨。


    心中再三思量还是撤的好,正要下令撤回大昌时,又有败兵跑了回来,这回带来的消息却是说明军往西边的据点撤了。


    “怎么撤了?”


    牛万程一脑门子问号,旋即命亲兵将地图拿来。


    地图是夔东地区明军的大概布防图,是马腾云降清之后向湖广总督张长庚呈献的。


    图上显示,大昌西边的明军据点一共就两处,一处是锁口洞;另一处是锁口洞西北的吴家垣子。


    “大人,若明军回撤锁口洞,我军当立即进军将其堵死在锁口,这样两地明军就会陷入我东西夹击之中。”


    都司齐一奎认为这是彻底解决西线明军的大好时机,毕竟对付吴家垣子明军的是四川提督郑蛟麟指挥的川军主力。


    他们也无须强攻锁口,只要安营立栅让他们无法从东边突围即可。


    齐一奎的分析很有道理,牛万程大为意动,进军围死明军是功,退守大昌不仅无功还有可能有过。


    因为马腾云死的太快,而他离马部又太近,回头有心人若是参他个坐视降军覆没不救的罪名,便是提督大人有意除去马腾云,这口黑锅恐怕也得由他先背着。


    但心中仍有疑虑,那就是明军为何在获胜之后不向大昌进军,反而退回锁口的。


    有没有可能明军是想诱他深入,打他的伏击呢?


    为了确保明军不是在引诱自己,牛万程多了个心眼,命人将逃回来的马部士卒单独问讯。


    结果却是统一的,明军的确是回撤,回撤的原因是他们兵力不多,且在与马部交战时伤亡惨重,以致没有了再战之力。


    牛万程没有轻信,又将葛进宝叫来,让他将战况详细说来。


    “...末将奉马将军之命扼守右侧高坡,本守的好好的,谁想那明军组织了敢死队抢占了左侧高地...”


    葛进宝没敢隐瞒,将马部如何被明军击溃的事实一五一十说了。


    却隐去自己主动下令撤退一事,只说是率部援救马腾云不果,被迫后撤。


    葛进宝下去后,牛万程问一众部将的意思。


    有说明军是知道他们绿营存在后吓得后撤,有说是明军无再战之力被迫撤回,都不认为以那支明军现在的实力敢同他们一战。


    齐一奎道:“大人千万不可犹豫,贼军既然后撤,我军现在当乘势追击,若能在途中消灭对方则可不费一兵一卒便能攻占锁口,彻底断掉那吴家垣子明军的后路,届时大人再予以劝降,卑职以为明军多半就会降了。”


    “好!”


    诸将意见统一,牛万程当然不再犹豫,立即下令全军向锁口洞进军。


    只是那帮马部溃兵有些棘手。


    杀是不能杀的,但不杀吧让他们跟在后面也闹心。


    齐一奎建议让逃回来的马部副将葛进宝将败兵组织起来在前面打先锋,这样明军真有埋伏的话这帮炮灰也能帮他们吸引一下火力。


    “言之有理!”


    牛万程深以为然当即采纳,让齐一奎去办这事。


    很快,清军再次出发,这次走在队伍前面的是葛进宝率领的几百名残兵。


    可能是绿营兵就在后面,这帮从明军处逃回来的残兵竟是多了几分勇气。


    走了约摸有半个多时辰,清军终是抵达马腾云战死处。


    此间战场显然被明军清理过,有用的军械都被带走,留下的都是尸体和无关紧要的东西。


    只尸体不仅有马腾云部的降军,还有明军的。


    “明军撤退匆忙,根本来不及带走他们的人!”


    齐一奎知贼老营兵最重同袍情义,不到万不得已不会丢弃战死者尸体,所以判断明军从俘虏处获知绿营马上赶到,担心不敌这才匆匆撤走。


    牛万程微微点头,视线落在前方一匹死马处。


    那里有一具尸体被一杆长矛顶在雪地中。


    赫然就是提督大人想除去的马腾云!


    马腾云部下那帮残兵也看到了他们老侯爷的尸体,一时间都是有些悲戚。


    牛万程微哼一声,传令不必理会此处尸体,队伍继续出发,务必追上明军。


    又一个多时辰后,此时约下午未时三刻左右(三四点钟),牛万程得前方来报,说是发现明军的辎重队伍。


    葛进宝带人正在追击。


    “噢?”


    牛万程四下看了下翻身下马,在一众军官、亲兵簇拥下爬到高处,拿起千里镜朝前方看去。


    镜头中,果有数百人正在远处往西边逃奔,后面葛进宝带着一众残兵正在追撵。


    逃奔的明军队伍中好像还有女人孩子。


    依稀能看到逃跑的明军不断将辎重丢弃,有的女人甚至连负在肩上的包袱都解下丢了。


    镜头再往前方,一片空寂,并无任何明军踪迹,显是主力已经走远。


    “贼人就是贼人,关键时候老婆孩子都成累赘了,”


    千里镜所见让牛万程彻底放下戒心,大手一挥:“告诉弟兄们,女人要抓活的!追,给我狠狠追!”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