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章 我命由人不由我

作者:傲骨铁心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不愿降清的俞国华就这么死了,直到咽气那一刻,他都没能看清凶手是谁。


    或许,他知道凶手是谁,只是不愿相信。


    堂内再次鸦雀无声,安静的有些可怕。


    也许是外面的风太大,也许是两扇木门年久失修,只听“咣当”一声,本拴好的大门竟被风重重吹开。


    一股冷气吹入的同时,也带来漫天飘卷的雪花。


    弥漫在空气中的血腥味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寒意,以及那狂风呼啸声。


    可能是被俞国华的死震住,堂内数十明军将领竟无一个想到去关门。


    直到王五默默过去将门掩上。


    转身时看了眼地上双眼圆瞪、死不瞑目的俞副将,王五的步伐略微有那么一刻停顿,之后却面无表情回到原先的位置继续保持静默。


    没有情绪的波动,脸上也看不出任何心理变化的表现,好像这里发生的一切与他无关似的。


    不是王五对俞副将的死无动于衷,也不是他真的铁了心要同锁彦龙、田守一同流合污降清当叛徒,而是因为关门的瞬间,他看到了墙角及院中潜伏的甲士。


    是锁彦龙的亲兵。


    一场现实版的鸿门宴,或者说,这本就是一场极度危险的会议。


    显然,锁彦龙不允许有人违抗他的决定。


    所谓自愿,不过是引出反对者的说辞。


    也是,换王五来主持的话,他也不会允许反对者的存在。


    既然决定降清,自然就要带更多的人马前去,驻守在吴家垣子的明军有四千人,将这些人马全带到清方,得到的待遇肯定比带一半人过去强。


    甭管哪朝哪代,投降后的福利待遇都取决于投降者自身的实力。


    事实也的确如此。


    冯伯爷在给锁彦龙的信中明确了“全军而来”这一条件,只要达到这个条件,那么锁彦龙肯定能得到清廷授予的绿营记名总兵衔,再差也是个实任参将。


    这一点得到了清军西线总指挥、四川总督李国英的背书。


    李国英眼下正在同陕西总督白如梅、湖广总督张长庚争夺对夔东明军围剿战事的主导权。


    且西线四川清军推进迅速,战果也是最大,因此若李国英这边在军事和政治上取得双丰收,必定压过白如梅和张长庚,成为清廷眼中的“功臣之首”。


    为此,李国英这边给夔东明军将领开出的价码还是非常丰厚诱人的。


    那么为了前程考虑,锁彦龙自是不能允许俞国华带人离开。


    哪怕俞国华是他的人。


    动手时,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直接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了,一点也不拖泥带水。


    王五对其的评价是心狠手辣四字。


    这种人,天生就是干事的。


    田守一其实真以为锁彦龙会放俞国华走,所以他也被锁彦龙突起杀人的举动给骇住了,反应过来后本着大伙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立时给亲兵队长王五打了个眼神,示意他将俞的尸体抬出去。


    王五依令而为,默不作声上前将满是血污的俞副将拖到大堂外,之后走到院外叫来自己的亲兵朱三和万四,让他们找来针线。


    “针线?”


    瞎子万四很是不解,不晓得队长要针线做什么。


    王五没有解释,只让万四去拿。


    不一会万四就将针线取了来,王五四下看了眼,让哑巴朱三和瞎子万四给他放风,自个独在在棚中将俞副将流在体外的肠子塞入腹中,继而一针一线的把俞副将破开几道长口的腹部重新缝上。


    过程很煎熬,画面也很恐怖。


    王五自始至终没有任何厌恶和不耐,只在油灯下静静的穿针引线,因为他想让这位抗清义士死后得到最后的体面。


    至于眼前可怖的血肉,他却是早已习惯。


    小半个时辰后,王五从地上直起腰,呼了一口气,心情复杂的对着俞副将的尸体深深鞠了一躬,之后唤朱三和万四进来,让二人天亮后寻个地方将俞副将埋了,并要二人一定要做个记号,以便将来回来迁葬,另择地方用棺材下葬。


    这是王五唯一能做的了。


    眼下的情况,由不得他逞英雄。


    就在王五忙着缝补俞国华尸体时,大堂内的军议结果出炉了,与会的明军中高级军官一致同意追随锁彦龙降清。


    毕竟,谁也不想成为第二个俞国华。


    看上去,锁彦龙杀一儆百的策略取得了成功。


    底下人的思想工作自由军官们去做,锁彦龙、田守一、胡君贵这三个“巨头”只需掌总即可。


    王五接到的命令是给亲兵营做工作,确保军官同士兵都同意降清,不发生哗变。


    亲兵营共有320人,都是五年以上的老兵,虽说不能像过去明军将领养家丁般厚养,吃喝方面还是给予最大保障的,一天能吃上两餐。


    油水不多,胜在不太饿。


    王五担任亲兵营领队差不多一年,这一年时间内他与亲兵营的士卒相处还算不错,因为他年龄不大,待人亲和,不像有些军官动辄对底下人喝骂,吃拿卡要,极尽刁难的。


    加之王五也不是什么空降的二代,在田守一军中任职以来以敢打敢冲闻名,也敢于搏命,因而在亲兵营官兵当中威望很高。


    只是,王五也不知道如何同这些随他出生入死的弟兄们说投降的事。


    朱三和万四知道了事情原委,二人情绪立时都有些低落,看得出二人对于降清一事很是抵触。


    他们与清军是有仇的。


    朱三的嘴叫清兵戳穿导致不能说话成了哑巴,万四左眼同样叫清军箭枝射中成了独眼瞎。


    现在叫二人向清军投降,内心深处肯定不愿意。


    “刘帅那里出了事,咱们这边已经成了孤军,寨子里的粮食最多够我们吃半个月,半个月以后不用清军来打,咱们自个就要饿死了...”


    王五耐心劝说二人跟自己降清,上到永历朝廷已经覆没的宏观事实,下到寨中粮草短缺的微观事实,明确指出降清是最好的出路。


    “阿巴阿巴...”


    朱三张嘴努力想说什么,可说出来的声音实在叫人听不懂,只好打手势向队长表明自己的心意。


    就是队长救过他的命,所以队长怎么做,他就怎么做。


    万四没吭声,表情却很不自在。


    “活下去才有机会,眼下形势...我命由人不由我啊。”


    王五微叹一声,将万四解下的眼罩重新戴在他的左眼上。


    万四依旧没有吭声,保持沉默。


    但沉默也代表一种态度——默认。


    大势之下,个人的想法和努力,真的无足轻重,甚至个人的性命都可以直接忽视。


    风雪交加的巫山,此时哪有半点云雨之情,有的只是绝境之下人性的绝望。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