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4章 安排的明明白白

作者:摆烂候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标》全本免费阅读


    当会议一结束,钟离将会议记录整理交到了常升手中,随即就以要回去裁定报纸用纸,纸张大小,排版方式,并核算成本为由,拉着许浊头也不回的跑了。


    再多待一会儿。


    他真怕许浊就会因为右手先搭上桌而被重打八十大板。


    常升简单扫了一遍,发现记录的最后被涂抹了一行,还莫名缺了一段,对钟离的印象倒是改观不少,随即将记录递给了朱标。


    只是,他为什么觉得这会议记录有点怪呢?


    朱标接过了记录,也随意的翻阅了几章,默契的没提最后的缺漏,转而对道衍说道:“既然已经决定了委派大师作为朝廷钦差,推行试科举之事。”


    “孤会替大师将封官的圣旨和通关文书等一并备齐。”


    “只是此次南直隶试科举闹腾的厉害,尤其以苏州和徽州两府为最,若非府衙介入的及时,为了争夺举报试科举的权力,两府大儒几乎要召集人马械斗,即便宋师手书也劝不住。”


    “大师可有法子使他们安定下来?”


    道衍沉吟片刻,试探性问到:“敢问太子殿下,举办试科举的名额,可否再增补些?”


    对道衍而言,他最擅长的就是蛊惑人心。


    再居中牟利。


    但如果手中没有筹码,就算是他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是。


    可面对道衍的请求,朱标只摇了摇头,并未给出解答。


    最后还是常升点了一句:“南北可以有差距,但不能失衡太过。”


    道衍瞬间明悟。


    随即又不禁头疼到:“此事需要德高望重,儒学精深的大家方能居中调停。”


    “可若是没有一个新的目标,或者更重要的事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只怕不过几日,他们又得为试科举的举办权而争斗不休。”


    常升猛然抬头。


    这会儿他终于想起来,那份会议记录哪不对劲了。


    此前十年,他看的都是没有标点和分段的文言文。


    现在都已经习惯了。


    今天乍一用白话文写会议记录,看着那一连串的文字却没有分段及标点符号,一时半会还真没注意到。


    再听见道衍的苦恼,顿时微笑着对道衍说道:“大师,你在天界寺与我交流的那些标点符号,不正适用此时么,为何不说出来?”


    “哦?哦!”


    “贫僧只是觉得,此时还犯不着而已。”


    道衍心念急转,很快便接住了常升带了来的高帽。


    “标点符号?”


    朱标好奇的看了过来。


    常升拿起一张白纸,在上面随意几点道:“这是逗号,表一句话还没完成,只是语气在此中断,这是句号……。”


    简单描绘了一番标点符号的作用。


    常升又将他添到了那份会议记录中。


    可这一时半会的,除了更方便阅读,朱标和道衍还真没明白过来这标点符号的价值所在。


    常升便又在白纸上写下了一行字。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让朱标断句。


    朱标毫不犹豫的断成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由此可见。


    无论是宋濂的教导亦或是朱标的心性,都秉承了中正宽平的原则,让人不得不对这对名师高徒竖起一根大拇指。


    可一旁的道衍看着纸上的那句话,再看了看下方标注各异作用的标点符号。


    稍加琢磨,眼里顿时闪烁一道异芒。


    很显然,他已经明悟了这套标点符号的妙用。


    “大师,你也来断一断吧。”


    道衍接过纸笔,随即挥笔写下了其他几句。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兴于诗,立于理,成于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虽是寥寥几笔,但加上标点符号之后,所呈现出来的含义却大相径庭。


    朱标看着纸上的四种断句,再看看自己的断句,忍不住惊呼到:“怎会如此?”


    “难不成,孤这些年以来所学的儒家经典都多有谬误不成?”


    常升敲了敲桌案道:“宋师品德高尚,可为师表,更秉承中正,潜心治学,有他教授,太子殿下不必担忧。”


    “但民间治学,臣就说不准了。”


    “古往今来,为了标榜自己的治学正统,恶意歪读经典,曲解经义的读书人不在少数,加之时局变化,是以儒学发展这么多年,分出来的各派学说不知凡几。”


    “明明都是师传儒学,学得也是圣人正统。”


    “这些学派之间何以斗得水深火热,你死我活呢?”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