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章 太子妃回家省亲记(下)

作者:摆烂候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舅舅,这是什么?”


    “这是舅公给舅舅买的木船。”


    “这个呢?”


    “这是你二舅给三舅小时候做的木马。”


    “雄英能玩吗?”


    “当然可以。”


    常森的房内,朱雄英就如同一个好奇宝宝般,指着木架子上的东西问这问那。


    作为从小当做下代储君来培养的朱雄英,从出生到启蒙全都被老朱和太子一手安排着。


    突然出宫了,不管看到什么都倍觉新鲜。


    常森显然也低估了六岁孩子的旺盛精力,一边小心护着,一边连续解答了半个时辰之后,终于累瘫在了座椅上。


    见常森瘫了,朱雄英也自顾自的爬上书桌,翻看起常森的功课。


    “舅舅,你读的是什么书啊?”


    “为什么雄英从来没见过。”


    “哦,那太孙读了什么书啊?”常森好奇的反问。


    大概是小时候被逼着读经史子集的痛苦回忆又重新冒出来,他份外期盼听到朱雄英对读书的抱怨。


    “论语,孟子都学完了。”


    “现在正在学大学。”


    朱雄英掰着手指,奶声奶气的列举着,浑不知这简单的回答,给一旁的常森造成了多么大的心理阴影。


    要知道他当初连半本论语都没坚持下来,就转去学天文地理术算了。


    “舅舅都学完了吗?”


    常森咳咳两声,连忙转移话题。


    “四书五经不过都是些浅显的东西,舅舅早就不读了。”


    “舅舅现在读的啊,都是古代的各种历法,县志,还有术算。”


    “用来钻研天文地理,气候。”


    “哇,舅舅好厉害。”


    “它们有什么用呢?”


    看着朱雄英面露崇拜之色,常森心里别提多爽了。可随之而来的提问,再次给常森的心灵带来了一次暴击。


    毫无疑问。


    常森急了。


    他这个做舅舅的,怎么能在自家太孙外甥面前丢脸呢,自家二哥和舅舅昨日的叮嘱,全被他抛在了脑后面。


    四书五经他不行。


    天文地理被自家二哥按着学了六年,就算还不精通,生搬硬套曾经学过的课程还是不成问题的。


    “天文地理关乎气候历法,四时生产,与百姓收成密切相关,如何无用?”


    “若是再加上术算,甚至可以推出王朝兴衰。”


    “来,让舅舅画张气候图。”


    “舅舅,你这写的是什么?”


    “这叫阿拉伯数字,也是你二哥教的,计算起来比传统的术算要快了许多……”


    朱雄英听的很认真。


    那副专注的模样,狠狠的满足了一把常森好为人师的念想,甚至于过往,许不甚明了的多知识,在这一通讲解之后也领悟了不少。


    两人也不知学了多久。


    直到家仆统治上午膳了,这对甥舅才堪堪停止了这段后世称之为开眼看世界的交流。


    火锅果然是冬日的大杀器。


    就是已经尝过冬日果蔬鲜美的太子和太子妃,都吃得满脸红润。


    要不是朱标顾忌着仪态问题,他们一家只怕要吃撑。


    席间,蓝玉和朱标说了酒楼的事。


    朱标没有拒绝。


    酒足饭饱后,朱标提出要去暖棚看看,常升和蓝玉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


    而太子妃就留在府中找蓝母说些悄悄话。


    朱雄英和常森则再次凑到了一起。


    “真是巧夺天工。”


    “只可惜造价太贵,不然百姓们冬天也能好过不少。”


    暖棚里,朱标抓了一把泥土,又看了看暖棚里内置的火炉,不由赞叹。


    常升不动声色的夸赞到:“殿下挂念百姓,是百姓之福。”


    “只可惜,臣试过各种布匹。”


    “要么材质不保温,要么容易被飞鸟走兽祸害。”


    “无奈,臣只能在在丝绸上抹上米糊,鱼胶以绝飞鸟,再建造高墙,派人夜训以防走兽。”


    “如此,暖棚始成。”


    “常家一片心意,孤愧领了。”


    朱标一语双关的话题跳跃,要不是常升见多识广,都没反应过来,朱标是在说酒楼的事。


    “太子殿下不必介怀,只是为人臣子的些许心意。”


    “汝可愿出仕?”


    “如今朝廷官吏奇缺,工部,户部,司农寺,七品官职可以任选。”


    也许是念及太子妃的亲情,又或许是常家为人处事让朱标很满意,朱标顺势就想把常升笼络麾下,开出的价码相当丰厚。


    这样一个政治手腕强硬和目光卓越的太子,到底是怎么被后世传成天性懦弱的。


    看着一旁的蓝玉使劲使眼色,常升只恭恭敬敬的对朱标行了一礼。


    “太子殿下的恩泽,草民铭记在心。”


    “然而草民不过庸人之资,造这暖棚只是机缘巧合,个人也不通晓四书五经,确实难当此重任。”


    “也罢,孤不强求。”


    回想常升这些年出现在耳边的次数屈指可数。


    除了安分守己之外,除了机缘巧合地找了一名好太医,以及误打误撞地造出暖棚。真没听过有其他贤名。


    招揽不成,也就不招揽了。


    一行人随即回返,蓝玉本想说点什么,但看着常升那坚定的眼神,到底还是没有开口。


    兴许这小子有自己的想法吧。


    咱就不添乱了。


    近夜,常府的家仆又在暖棚中采摘了一些新鲜蔬菜,家里的厨子凭着常升给的独门调料,差点又没让太子失了礼数。


    蓝氏看着丈夫和儿子吃的不亦乐乎,又和蓝母说了些悄悄话。


    于是,常府又给太子贡献了一名御厨。


    酒足饭饱,太子仪仗终于要起驾回宫。


    临行前,不少随行护卫和仪仗的脸上都流露着惋惜之色。


    朱雄英更是没上车就对着亲爹请求到:“父王,过几日再来郑国公府玩好不好。”


    蓝氏被儿子逗的合不拢嘴,戏言道:“这回省亲,别的不谈,常府的伙食当真是应天府一绝了。”


    朱标揉了揉自家儿子的脑袋,也不答应,也不拒绝。


    “你若是有法子让爷爷答应,自然可以再来。”


    朱雄英沉吟片刻,一张娇嫩的小脸写满了认真,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理由,兴奋的说到:“有办法了!”


    “什么办法啊?”


    蓝氏温柔的摸了摸朱雄英的脑袋,被扭头挣脱。


    “儿臣保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