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62章 窝已打好,该下钩子了

作者:摆烂候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标》全本免费阅读


    这一夜,常府的正门直到宵禁时分才落上了门栓。


    但第二日。


    原本还能在应天府中滞留近两月,让回京的这三位藩王与家眷好生团聚,休养。


    可一大早。


    三位藩王的王府就差人送来了欠条。


    与此同时。


    迎着刚刚打开的城门,三位藩王就出示了一份由当朝太子亲自签发的通关文书,亲自带着亲卫,押着三支长长的车队,踏上了回封地的路途。


    虽说十月中旬还得赶回来给自家老爹祝寿,去往封地这一趟的一来一回,再加上抵达封地之后的安排,几乎就要耗掉这两月时光。


    他们仍旧“义无反顾”的踏上了路途。


    ………………


    苏州府。


    钦差府邸的书房内,道衍翻阅着从市坊中搜罗来的情报,好似若有所思。


    此时距孔家南北两宗在苏州府城会晤,共同参与四书五经重新校订释意起,已有半月。


    算起来,道衍领东宫职到此也已四个月有余。


    四个月的时间。


    除了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促进四书五经的重新校定,以及“煽风点火”,挑拨学争。


    他最多的精力,就是在这四个月之间。


    借着常升的面子,与廖权搞好了关系,并凭借着曾经和张同知,如今的张知府一同梳理庶务的情谊,靠着这苏州府城里一文一武的扶持与帮助,将整个苏州府参照着应天府的模式,将许多的地痞流氓无赖作为自己的“眼线”收拢了起来。


    甚至还通过合情合理的方式,将几个眼线送进了孔家南北两宗的府宅。


    虽说探听不到核心机密。


    但只要有些风吹草动,结合苏州府城内那些流氓泼皮无赖,就能给道衍提供许多常人所不能察觉的蛛丝马迹了。


    “大人,知府大人来访。”


    “请进来吧。”


    门房敲响了道衍的房门,暂时打断了他的思绪。


    不多时,一身常装的张“知府”就迈步踏进了书房,笑着行礼。


    相比几月之前在常升面前的颓疲,如今前途似锦的他,当真应了那句春风得意马蹄疾,整个人脸上的皱纹都消散了几条。


    整个人都精神多了。


    “姚大人,今日休沐,前来叨扰,还请莫怪。”


    道衍迎上来虚扶,笑道:“知府大人哪的话。”


    “一连数月的叨扰,加之四书五经叫定的安排,都少不得大人的倾力撮合与扶持。”


    “待到此间事了。”


    “回京的奏报上,太子殿下定然忘不了您这位苏州代知府的。”


    如此的话语虽在过去听了不下三遍。


    但张“知府”仍然颇为受用。


    几月的相处,他也亲身见证了道衍的能力,手腕,对其品性也有了解。


    这话是不是空穴来风。


    从几个月来,朝廷的扶持力度就能验证一二。


    不论是最开始的水师营寨和东宫卫率的强势帮扶,还是后来宋濂等大儒的配合,再到报社人员的进驻。


    这位钦差的前途,那可真是肉眼可见的光明。


    有了这位的引荐。


    再加上与水师营寨主将,以及曾有过几面之缘的东宫少詹事的关系。


    最后再加上,此间四书五经校订完成之后的“福泽”。


    这苏州府“代”知府的代字,应当是能摘下了。


    寒暄过后。


    坐下的两人也就着家仆送来的茶饮聊起正事。


    “姚大人,自从孔家两宗进驻苏州府后,时过半月,苏州报社的那帮笔杆如今总算是初有成效了。”


    “这半月,我与他们在各种宴请上打了几回照面。”


    “相熟后,也私下与他们会晤了两回。”


    “我会暗地将四书五经校订中,几名大儒揪出的孔家北宗校定中的错漏和短板与他们分说了一二,更点出南宗与北宗暗地较劲,争执不下的事实。”


    “同时也表明了对孔家北宗的站队。”


    “那几名笔杆子果然对老夫掏心掏肺,说了不少不中听的话,更将朝廷颁与孔家南中的那块嘉奖牌匾,污蔑成了南宗欺世盗名,钓名沽誉的铁证。”


    张“知府”一边回想着。


    面上还带着不少唏嘘,他是经历过“社会”毒打和上司欺压的。</p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