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58章 李善长:你们老朱家能不能当个人!

作者:摆烂候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标》全本免费阅读


    “老爷!老爷!”


    就在李褀离去不久,韩国公府一位门房却快步跑进了后院。


    老李还想回去睡个安稳觉。


    好生琢磨老朱所说的给常升找教训的程度。


    同时事后又能解释的通,不至于得罪太子和常升,给自家儿子招祸。


    听见家仆的突然通传。


    只得步履缓慢的转过身,颇有些不耐的问到:“何事啊?”


    家仆跑到跟前。


    口水都来不及咽,忙指着府门说道。


    “太子殿下来访。”


    “御辇都已经到府门外了。”


    老李听闻,立刻面色骤变,将拐杖戳的地砖咚咚作响,急道:“还不快开中门跪迎!”


    当太子仪仗出现在国公府正门。


    朱标刚下御辇。


    就看见韩国公府上下一同跪地。


    “太子殿下驾到,老臣有失远迎还,望殿下恕罪。”


    “太师快快请起。”


    看着李善长颤颤巍巍就要跪地的模样,朱标三步并作两步上前,将他搀起,连声抚慰道:“韩国公当初辛勤教导,多年辅佐父皇理政,劳苦功高,如今年岁已高,今日前来,本就冒昧,孤怎能再受国公如此大礼。”


    “孤为国公带了步辇。”


    “正好用上。”


    听到朱标关切的话语。


    李善长那叫一个老泪纵横啊。


    幸好。


    幸好太子还是那个纯善重情的好孩子。


    否则将来夹在上位和太子中间,两相为难,实在是太折腾他这把老骨头了。


    “殿下,殿下。”


    “不必了,当真不必了。”


    李善长阻下了朱标的动作,劝慰到:“老臣半月前才看过大夫,大夫说老臣这身子骨除了每日将养,还需多走动,活络经骨。”


    “老臣遵循了半月,如今腿脚已然利索不少。”


    “殿下的关怀,老臣铭感五内。”


    “但如今老臣只在府中走走,步辇之流,当真是用不上了。”


    朱标欲言又止。


    还是先顺了李善长的意,移驾书房。


    太子爷驾到。


    府内上下自然伺候妥当,然后被随行的侍卫驱离,留给朱标和李善长一个静谧的空间。


    点着熏香的桌案上。


    李善长和朱标寒暄了好一阵,喝过茶,这才盘着手中的拐杖,好奇的问到:“殿下今日来访,究竟所为何事。”


    同样是教授了太子学问的老师。


    虽然没有宋濂那么专一,给朱标确立三观,但私底下,他与太子的相处也是融洽的。


    面对老李的直言。


    朱标为难的蹙了蹙眉,这才反问道:“国公可曾听闻我父皇在朝堂宣布明日将离京避暑之事?”


    李善长心中一跳。


    什么情况?


    你老子昨天才给我商量的,让我给你出难题,你今个刚散朝就找上门来谈及你老子?


    你们父子俩玩什么花活呢。


    别不是真把他夹在里面了吧。


    尽管心中思绪万千,老李还是很快就反应过来,不动声色道:“老臣还未曾听闻。”


    “上位要离京避暑,听起来倒是间好事。”


    朱标眨了眨眼,一脸疑惑到:“好从何来?“


    老李呵呵一笑。


    “上位勤政为民,这是朝廷百官公认的实事。”


    “若是社稷不稳,黎民有难,上位是绝不会抛下百姓贪图享乐的。”


    “大明立国这么多年。”


    “陛下离京避暑过几回?”


    “这定是朝廷办事利落,大明风调雨顺了。”


    “如何不能算做好事?”


    这话听的朱标一时哑然。


    这水平,难怪宋师被称作天下第一文人,却让老李得了文官之首呢。


    小朱摇了摇头,露出些许难色道:“可是父皇离京,却让孤全权监国。”


    “这般重任。”


    “孤独木难支啊。”


    听到小朱的牢骚,李善长心中长舒一口气。


    只要不是老朱派来敲打他的就好,什么都好商量。


    老朱昨天给他秀的肌肉当真是让他浑身不自在。


    走哪都觉得有一双眼睛盯着他。


    睡在床上都感觉床底下有人拿笔在记录他说的梦话。


    要么他干嘛在朱标面前表现的那么虚弱。


    还不是被老朱吓的。


    他这会一个不小心都有可能嗝屁了,老朱家还忍心针对他一个糟老头子吗?


    面对小朱的困境,老李客气的寒暄道:“若是殿下不嫌弃,不妨与老臣说说,兴许老臣能为殿下解惑。”


    哪知朱标一听这话,顿时激动的起身,越过桌案径直握住了李善长的手道:“不嫌弃,不嫌弃。”


    “韩国公一心为国,花甲之年仍不忘为大明朝添砖加瓦。”


    “堪称大明柱国,百官楷模。”


    “孤这就回去起草诏书,起复国公。”


    “只可惜因为胡党谋逆,致使父皇裁撤了中书省,削去了宰相之职,如今只能让国公暂代礼部尚书之职了。”


    “实在委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