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3章 伤兵

作者:浮沉的命运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沔州城,西街,军营,临时的野战医院。


    虽然伤兵满营,但窗明几亮,干干净净,并有身着白衣、戴着口罩的医官和护士穿梭其中,为伤兵们治疗。


    宋朝历代君王对军中医护重视,但又不敢对军中将领放权,所以军医的配给权一般都是由中枢掌控,到了赵竑手里,军医依旧由太医院提供,不过能做普通手术的医护官,已经是由讲武堂培训,源源不断输送到军中。


    戴口罩,穿医护服,用蒸煮过的绷带,做手术时,不但手要消毒,做手术的刀要消毒,伤员的伤口也要消毒,以防止伤员的伤口感染。


    这些都是军中伤兵营的规矩,任何人也不能破坏。


    “医官,我不会死吧?”


    一个缺了右手的军士拉住史慧玉的衣袖,稍显稚嫩的脸上鼻涕眼泪一大把。


    虽说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但回归战后,战争的创伤残酷,让人难以忍受。


    “你小子瞎嚎什么?哥哥我还不是少了一只胳膊,还不是活得好好的?把脸擦干净了,别丢我们利州戎司的脸面!”


    史慧玉一阵难受,还没来得及开口,一旁缺了小臂的年轻军官接上了话。


    听他满口江南口音,似乎是临安人氏。看他气定神闲,好像真不把伤势放在眼里。


    “好好养伤,不会有事的。记住了,伤口千万不要沾水!”


    史慧玉温声劝着没手的军士,给他换好绷带。


    她是个感性的人,刚开始看到伤员们的伤口,尤其断胳膊断腿,她也不能接受,甚至为此经常偷偷哭泣。经过了这么多天,她也习惯了这一切,变的更加沉着。


    这或许就是成长需要的过程。


    “吴……将军,你要注意。虽然你的伤势没有大碍,但是……”


    史慧玉叮嘱着缺了左小臂的军官,一阵哽咽,再也说不下去。


    二十岁就失去了一条手臂,这以后的日子……


    “史……医官,没什么。既然选择了从军,就已经料到这一天。”


    吴将军声音沉了下来,却是豪情不改。他挥舞着自己的右臂,哈哈笑道:


    “没了左臂,还有右手。即便是上不了战场,也能去军中训练士卒。搞不好,校长还会让我回讲武堂当教官。唯一遗憾的,就是不能上阵杀敌,和兄弟们一起征战沙场了。”


    “吴……大哥,你多多保重!”


    史慧玉和吴姓军官都是临安权贵子弟,彼此很是熟悉。史慧玉看他豁达,也是心宽了不少,去察看其余的伤兵。


    史慧玉走开,吴将军坐了下来,看着窗户,眼神茫然。


    曹友闻进了伤兵营,看到里面秩序井然,心里放心一些一些。


    救死扶伤,军中的医护人员居功至伟!


    自从金陵讲武堂和四川讲武堂接连创立以来,西北边军的医护力量大幅增加,光是到利州西路的医护科毕业生,就达到了数百人之多。


    医官数量的增加,也意味着军中因伤死亡的人数大大增加。就像此次的沔州城攻防战,至少有数百名伤兵因及时得到救治而死里逃生。


    “将军!”


    看到曹友闻进来,伤兵营里的将士们都是惊讶,有些人想起来行礼,都被曹友闻和将领们阻止。


    “吴兄弟,这……”


    看到缺了胳膊的“吴将军”,曹友闻不由得一阵心酸。


    吴将军不是什么将军,是金陵讲武堂二期的毕业生,军中的一个统领,中高级军官而已。


    “曹将军,没事,一只手我也可以上战场!”


    吴将军豪迈地说道,人前从不落面子。


    “兄弟,我对不起你啊!”


    曹友闻的眼眶,不由自主湿润了起来。


    “将军,战场死伤,在所难免。现在外面的战事怎样?”


    见到曹友闻,吴将军立刻眼睛放光,话题转到了军事上。


    皇帝亲率大军来援,可惜他正在养伤,没能亲眼目睹,真是遗憾。


    “吴兄弟,皇帝御驾亲征,足有七万大军。鞑靼溃不成军,皇帝正在率大军向北追杀逃敌,就要占了临洮府一线。”


    曹友闻的话,让吴将军震惊之余,兴奋的满面通红。


    “好!这一下,鞑靼可是有苦头吃了!”


    “吴兄弟,你好好养伤。等城中安顿好了,我带你去见陛下。陛下一定很想看到你们。”


    曹友闻亲切地拍了拍吴将军残余的右臂。


    局部战争有可能演变为一场全面战争,接下来的大战,恐怕不可避免。


    “多谢将军!多谢将军!”


    吴将军喜笑颜开,连连点头,整个人都精神了起来。


    说起来,他和赵竑以前熟的不能再熟。可惜造化弄人,双方交恶。


    不过,现在他证明了自己,也终于可以抬起头、挺起胸膛面对赵竑了。


    “兄弟们!”


    曹友闻面向营中所有的伤员,朗声说了起来。


    “你们守城有功,我都看在眼里。你们放心,无论你们是个什么样子,军中都不会抛下你们!”


    曹友闻的话,让伤员们都是提起了精神,目光一起转到了他身上。


    “兄弟们,陛下爱兵如子,兄弟们不管是轻伤重伤,陛下一个也亏待不了你们!”


    曹友闻的话,让伤兵们面面相觑,却无人开口,营中陷入一阵沉默。


    历来军中伤残后果悲催,晚景凄凉。将领们的话真真假假,又有谁敢确信。


    看到伤兵们反应并不热烈,吴将军在一旁大声呐喊了起来。


    “兄弟们,你们的俸银少过吗?你们从军,刺过身吗?你们出营、回乡探亲,有人敢看不起你们吗?陛下金口玉言,说到做到。大家都放心养伤吧!”


    皇帝挥兵北上,西夏的兄弟们可有救了。


    这才是大宋天子,金口玉言,不惧强敌,令人心服口服。


    “战死的都有抚恤,缺胳膊少腿的,可以干其它事,轻伤的继续上战场,陛下说过不会亏待兄弟们,他就一定不会放弃你们!”


    曹友闻大声喊道,鼓舞着伤兵们的士气。


    “将军,朝廷真的会照顾我们这些伤残吗?”


    终于,有伤兵大声问了起来。


    “兄弟们,现在和以前不一样,陛下对你们怎样,你们心知肚明。放心吧,陛下一定不会抛弃你们,不会亏待兄弟们!”


    曹友闻大声说道,中气十足。


    “陛下爱兵如子,万岁!”


    “陛下是好皇帝,不会亏待咱们!”


    伤兵们中间,有人大声喊了出来。


    皇帝对将士们爱护有加,伤兵们心中,都是起了希望。


    “将军,我们一定会好好养伤,再上战场!”


    有伤兵大声喊道,看起来精神不错。


    轻伤员只要好好养伤,一般都能恢复。重伤员只要好好养病,度过危险期,大多数也能活过来。


    上千的伤员,到时候能重新上战场的,最少也有四五百,这些经过战斗的老兵,可是军中的宝贝。


    出了伤兵营,和史慧玉擦肩而过,曹友闻点点头,算是打了招呼。


    幸亏军中有这百十号医护官,要不然,还不知道伤兵怎么安抚。


    “曹将军,陛下亲自率兵前来了吗?”


    史慧玉迟疑了一下,停下了脚步问道。


    “史医官,陛下亲率大军前来,将士们在城墙上看的清清楚楚。你就放心吧,鞑靼溃不成军,已经撤了!”


    曹友闻点点头,温声回道。


    这个史慧玉,临安城的纨绔千金,如今脱胎换骨,已经是一名妥妥的老医官了。


    “陛下不会有什么危险吧?”


    史慧玉脸色泛红,轻声问道。


    自巡察西北边塞后,赵竑回归东南,说起来,她已经一年多没见到皇帝校长了。


    “放心吧,七万精锐,陛下不会有事!”


    曹友闻惊讶地看了一眼史慧玉,温声一句。


    “多谢曹将军!”


    史慧玉眼神闪烁,赶紧离开。


    曹友闻看着她轻快的步伐,轻轻摇了摇头。


    这世间尽是痴男怨女,又有几人能够免俗?


    “将军,城外的鞑靼俘虏怎么办?这些人当中,可是有很多工匠。”


    军士前来禀报,曹友闻冷冷一句。


    “工匠?他们是会造火药还是会铸炮?全部发往铁厂和矿山,劳动改造去吧!”


    不用问,沔州铁厂和水泥厂已经被鞑靼大军祸害,恢复需要人手,这些俘虏的蒙军工匠正是好劳力。


    蒙古大军中的这些宝贝疙瘩,他可并不在乎。


    “将军,那城外的鞑靼俘虏怎么办?”


    宋军围攻城外的蒙军大营,蒙军步卒死伤累累,但还是有千余降兵。不像追击途中,那些溃退的蒙军骑士,基本上被宋军斩杀殆尽了。


    “好好给他们治伤,都是好劳力,屯田挖矿都需要人手,可是不能浪费。”


    曹友闻看了看伤兵营,阴沉着脸骂了一声。


    “这狗日的战争!”


    五千守军,外加民壮,死伤了一半以上,伤亡巨大,即便是战胜对方,曹友闻也没有多少喜色。


    史慧玉回了住处,碰到李思雨和刘芳凝挎着药箱,急匆匆正准备出去。


    “史慧玉,听说陛下亲自率兵到了城外,是真的吗?”Qqxsnew


    李思雨抓住史慧玉的手臂,神情迫切。


    刘芳凝也是看着史慧玉,眼神期待。


    “是真的!不过陛下率兵追击鞑靼溃军,并没有进城。”


    史慧玉嘴里说着,心头期盼不已。


    长时间不见,她急切地盼望着能早日见皇帝校长一面。


    “你们说,陛下是不是发兵北上,增援西夏去了?”


    李思雨忽然问了出来。


    “大概是吧。”


    史慧玉眼神幽幽,不置可否。


    时光流逝,尽管知道不太可能,但她对皇帝,依旧是死心不改。


    “思雨,你放心,你的情郎张中夏,他绝对不会有事的!”


    刘芳凝心情愉快,劝着李思雨。


    张中夏去了西夏,足足八个多月。李思雨的心思,刘芳凝二人当然知道。


    “天佑大宋!天佑我大宋边军!天佑我大宋天子!”


    李思雨情不自禁,感慨地一句。


    张中夏,还有援夏的大宋将士,早日凯旋归来吧。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