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7章 希望

作者:浮沉的命运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清晨,金陵城西,渡口之上,阳光照在江面上,波光粼粼,岸边的古柳依旧依依,无数的战船商船停泊在渡口里,沐浴在晨光中,千帆正张,不久就要启程。


    渡口上,金陵讲武堂的毕业学员们挥泪拥抱,握手寒暄,空气中弥漫着离别的忧伤。


    300名金陵讲武堂学员,今天就要启程向西,随同的还有侍卫马军司三千骑兵,以及大批的工匠官员。


    一匹匹战马被牵上战船,马头攒动,不知多少。无数的骑兵依次登船,无数的亲朋好友岸边相送,挥手致意,难舍难分。


    侍卫马军司三千骑兵齐奔西北边塞,印证了皇帝整饬武备的决心。而岸边数百集结的金陵讲武堂学员,似乎预示着一场大的军队变革。


    “余玠,到了蜀口好好干,千万别给咱们讲武堂丢脸!”


    孟珙郑重叮嘱,和余玠热烈拥抱。


    作为金陵讲武堂年龄最大、军中资历最老的学员,他对这些毕业的学员们,依依不舍,期待满满。


    让他唯一不满的是,他没有被指派去蜀口。按照校长皇帝的说法,未来十年的战事都在西北。他在襄阳前线,岂不是无事可干?


    但他也知道,他熟悉襄阳、枣阳一线,皇帝让他去镇守京湖,无可厚非,甚至可以说是最好的安排。


    放眼大宋境内,要是派其他将领去镇守襄阳汉水一线,他还真不放心。


    “老孟,放心吧。京湖路,可就全靠你了!”


    余玠拍了拍孟珙的肩膀,依依不舍。


    半年相处下来,都是年轻人,摸爬滚打,早已经成了无话不说的兄弟。


    “曹友闻,你处变不惊,有大才,在军中多闻多问。有空常来书信!”


    孟珙和曹友闻道别,以老大哥的身份,满满的期望。


    “孟大哥的话,兄弟我都记在心上!”


    曹友闻和孟珙来了个熊抱,都是依依不舍。


    “王坚,你是军中骁将,好好辅佐曹友闻和余玠,兄弟们一起,建功立业,封狼居胥。记住了吗?”


    孟珙转过头来,又一本正经向自己的老下级王坚交待。


    “孟将军,放心吧。末将一定竭尽全力,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王坚面色凝重,点头应诺。


    他虽然还是个统领,但经过金陵讲武堂的锤炼,他已经不在乎官职高一级低一级。


    新皇雄心勃勃,锐意进取,将来多的是建功立业的机会。


    “老杜,到了淮东好好干!将来咱们兄弟见面,我一定请你吃饭!”


    余玠伸出手来,和杜庶紧握。


    金陵讲武堂的这种交流方式,都已经被讲武堂的学员们接受和习惯。


    “老余,西北边塞就交给你了!到时候我去玉门关和西域轮台,你可得给我做向导,管吃管住!”


    杜庶对着老友不怎么结实的肩膀,狠狠一拳。


    “放心吧!只要校长让我挥兵占了河西西域,我一定不会给你丢脸!”


    余玠哈哈大笑,豪气干云。


    “向士壁,你不去西北,真是可惜了!”


    余玠和向士壁紧紧握手。


    “老余,要是去了西北,恐怕你和老曹就没有立功的机会了!”


    傲气倔强的向士璧傲然一声,和余玠紧紧握手。


    他在讲武堂也是佼佼者,只不过校长皇帝好似更偏爱余玠和曹友闻。而他,只能去淮东担任统制官一职了。


    “好,有种!咱们沙场上见高低!”


    余玠哈哈一笑,和向士璧拥抱一下。


    这小子,还是这么狂,不过他喜欢!


    众人分开,余玠看了一眼周围,没有看到曹友万,目光转向江万载。


    “江万载,人数已经清点了吗?”


    虽然现在还在金陵,但他们已经是西北边军中一员。而他和江万载,现在已经是上下级关系了。


    “将军,已经清点完毕,少了一人。”


    “少了谁?怎么这么大胆?”


    余玠脸色,一下子沉了下去。


    开拔也敢迟到,这还得了。万一让皇帝校长看到了,岂不是很没有面子。


    “回将军,少了李向东。他早上被李教官叫走,就没有见他回来。”


    江万载过来,在余玠耳边轻声说了几句。


    “这……这不是自毁前程吗!这个混蛋!”


    余玠惊诧之余,气的连连跺脚。


    讲武堂的操练都过了,却还是没有丢掉身上的纨绔气。这一下子前途尽毁,再也没有然后了。


    “曹友万呢,他干什么去了?”


    “将军,曹友万将军正在求校长,说不定校长爱才,会网开……”


    “谁让他去的?这不是瞎胡闹吗?赶紧把他叫回来!”


    余玠打断了江万载的话,断然说道。


    金陵讲武堂军令如山,怎么可能因为说情就轻易改变处罚?


    皇帝校长乾坤独断,决定的事情,十头牛也拉不回来。这个曹友万,他去凑什么热闹?


    还有那两个女学员,可惜了皇帝校长的一片苦心。


    江万载答应着,向西城门的方向而去。


    “快快快!搬上去!等一会陛下就来了!”


    渡口边,田义指挥着军士们,将一箱箱的火器搬上船去,火炮、手榴弹、弹药,包括图纸、书籍,军中训练教材、器材等等。


    虽然说到了西北边塞也可以重新铸造火器,但有备无患,还是带上少许,以备不时之需。


    等到火器等辎重搬运完毕,田义才走了过来,和送行的学员们告别。


    前来送行的人群中,一众女学员引人注目。她们和将要离开的学员们一一握手,许多女学员都是忍不住落下泪来。


    “保重!”


    “保重!”


    众人都是依依告别,田义和魏思思也是如此。只不过众目睽睽之下,二人都不敢表现露骨。


    昨夜发生的事情足够吓人,已经让众人风声鹤唳了。


    轮到张正思和李思雨握手,李思雨不想放手,被张正思强行抽离。李思雨黯然泪下,史慧玉轻声安慰,自己也不断擦泪。


    她惊讶地发现,同宿舍的杜惠和赵曼卿没有出现,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别东张西望了,她们不会出现了。回去再告诉你原因。”


    魏思思忍不住,撅着嘴嘟囔一句。


    史慧玉懵懵懂懂点点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史慧玉,是这样……”


    吴敏在史慧玉耳边耳语几句。


    “唉!”


    史慧玉震惊之余,忍不住连连摇头。


    “都是校长,也太狠了!有什么大不了的,非要这样吗?”


    魏思思说完,冷哼一声。


    “思思,你在胡说些什么?”


    几个女学员眼睛都瞪了起来,史慧玉也是皱起了眉头,毫不留情怼起了好友。


    “你难道不知道,他们这样离校,校长也很难受吗?”


    魏思思本来还要顶嘴,看到女学员们都是脸色难看,就连史慧玉也是眉头紧锁,终于忍住没有反驳。


    史慧玉似乎从来没有在众人面前怼过自己。看来自己的大嘴巴,真是石头扔进了公厕,激起了公愤。


    “13个姐妹,变成了11人,真是让人唏嘘。大家以后洁身自好,千万不能再发生这样的事了。”


    刘芳凝摇摇头,叮嘱起了几个女学员。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校长现在肯定很失望,很难受!”


    宣月华眼神迷惘,幽幽地一句,也不知是不是嘲讽魏思思的无知。


    “校长到!”


    军官的声音响起,女学员们精神一振,赶紧迅速列队,站直了身子。


    前往西北边塞的300名学员另成一阵,而其他的所有学员另成队列,都是鸦雀无声。


    赵竑和魏了翁等人出现,后面跟着江万载和垂头丧气的曹友万。到了队列跟前,江万载和曹友万匆匆进了队列,排列整齐。


    曹友闻看了一眼垂头丧气的弟弟,收回目光。


    这个愣头青,胡乱求情。当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视军纪为无物。


    经过女学员的队伍,赵竑看了看众人,轻轻点了点头,皱着眉头向前。


    史慧玉和宣月华看赵竑眉头紧锁,都是暗暗难受。


    校长对学员们宠爱有加,苦心孤诣,还是被学员们伤到了。


    “各位将士,朕的兄弟们,废话少说,西北边陲,就拜托你们了!”


    赵竑调整好心情,站在300名将士面前,一揖到底。


    “我等必精忠报国,不负陛下所托!”


    曹友闻余玠敬礼,慷慨激昂。


    “我等必精忠报国,不负陛下所托!”


    其余所有学员们一起呐喊敬礼。


    “将士们,登船吧!”


    赵竑带着教官和送行的学员们,目送着余玠、曹友闻等学员依次登船。


    “陛下保重,老臣告辞了!”


    四川制置使崔与之向赵竑肃拜告辞。


    皇帝如此看重西北防御,也让他这个四川制置使压力倍增。


    “崔老相公保重,咱们一言为定。朕给你扫除障碍,而四川推行新政,朕就托付给你了!”


    赵竑温声细语,托住了崔与之的双臂。


    “陛下,臣尽力而为!”


    崔与之心事重重,在儿子陪同下上船。


    “陛下,臣等告辞了!”


    “陛下,臣告辞了!”


    工部郎中彭大雅,军器所提辖郑途,带领一众工匠,分别向赵竑依依告别。


    这二人,一个负责冶铁和火器铸造,一个负责水泥制造,都是重建蜀口和军中火器不可或缺的人才。


    “两位卿家,好自珍重。拜托你们了!”


    赵竑拱手一礼,肃穆异常。


    “陛下珍重,臣等告辞了!”


    田义依依不舍,向赵竑单膝跪下行礼。


    火药的生产,国之重器,只有他去,赵竑才放心。


    “兄弟,一切小心!登船吧!”


    赵竑把田义扶起来,在他胸口轻轻捶了一拳,挥手致意,目送一干人等上船。


    那一张张年轻的充满希望的面孔,让他顿时心痒难耐,忍不住就想和他们一同前往西北,大展拳脚一番。


    “校歌,一摆起!”


    甲板上,余玠一声令下,所有的学员一起唱了起来。


    “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


    睁开眼吧小心看吧


    哪个愿臣虏自认


    因为畏缩与忍让


    人家骄气日盛


    …………”


    船只缓缓驶离渡口,逆流向西,一众学员官员们纷纷挤满了甲板,他们唱着歌,集结成队列,集体向岸边挥手的赵竑等人敬礼和挥手。


    军歌嘹亮,魏了翁、宣缯等人心生肃穆,不自觉轻轻鼓起掌来。


    赵竑脸色凝重,举起手来,肃然敬了一个军礼。


    船上的年轻人,寄托着他所有的希望。大宋的光荣大道就在前方,正需要他们去开辟。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