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31章 南下剿贼

作者:怪诞的表哥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终于等到了突围的时刻,贺兰进明披上威风凛凛的盔甲,对着镜子里儒雅俊美的形象看了良久。


    “阿兄不必紧张。”贺兰至嘉道:“若真是被史思明擒了,大不了便降了他,总不至于丢了性命。”


    “住口。你我祖上历代皆大唐忠臣,岂可忘国危而谋身?!”


    贺兰进明义正词严地喝叱了兄弟,伴着盔甲铿锵的声音大步往外走去。贺兰至嘉则心想道,不论兄长是何心意,若真遇到危险,他哪怕拼着被责怪也一定要保全兄长性命。


    至于背叛社稷、为青史唾骂,罪名他担。


    兄弟俩各怀心思,赶到了城中校场,他们麾下的三千余北海郡兵已经列队待发。


    为首的将领名为马相如,是青州人士,名字比司马相如只少了一个“司”字,形象却完全不同,是个五大三粗的汉子。


    “老马。”贺兰进明招手让马相如到近前,道:“依前日所说,李择交会带着平原郡兵与我们一道走。”


    “喏。”


    马相如为人颇为耿直,因此贺兰进明不与他说太多阴私之事,又低声嘱咐道:“薛白、颜杲卿若要率部断后,你不必理会他们。”


    “喏。”


    “出发吧。”


    “兄弟们!”马相如拉长了声音,以他那山东大汉特有的热情重重扬手一挥,“杀贼立功讨婆娘嘞!可中?!”


    “中!中!中!”


    马相如十分相信薛白所言,整个河北、乃至范阳都已经举义反正了,这是他亲眼看到的事,不会有假。那平叛显然指日可待了,眼下可不得是立功的好机会。


    若依他说,都不必突围,追着史思明杀过去才叫英雄。


    “咚!”


    战鼓突响,平原县西城门大开。


    率先杀出的依旧是王难得,名将的能耐并不仅是他武力有多强,还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他到了任何军队士卒们都对他服气,能让他如臂使指。


    云中城处于边镇,乃河东劲旅,远不是常山、平原、北海三郡兵马可以相提并论的,也只有王难得能镇住。而镇住之后,这支兵马就能够很好地带动它的同袍们。


    就好像一柄枪,云中军就是它的枪尖,足够坚硬、锋利。


    王难得狠狠地刺出了他手中的枪,马蹄踏在叛军的盾牌上,向前,踏碎了一个叛军士卒的胸骨。叛军像往常一样正在掘地,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打了個措手不及。


    “杀!”


    云中军的喊杀声传到了城中,所有唐军士气振奋。


    马相如听了也是跃跃欲试,他以前横行青州,总觉得自己豪横得不得了,谁都不放在眼里。但这次还真是被史思明军中一些将兵打怕了。


    王难得则是能将叛军将领打怕的人物,由不得他不服气。


    然而,正当他想请令杀出去时,贺兰进明已命令他等候着。于是,仅仅片刻功夫,薛白已带着常山郡兵杀了出去。


    毕竟是三郡联盟,没有统一的指挥调度,几支兵马列在城门内的校场各自为政,倘若再多些私心与计较,还真是很有可能出现无人支援云中军的情况。


    马相如本以为下一支出城立功的兵马就是自己了,又听贺兰进明道:“随我登城楼。”


    “喏。”


    爬着摇摇晃晃的木梯,登上城楼最高处,放眼可望到天与地的交界,也可远远看到城外四个方向叛军的调动。


    由此史思明的主力已经撤了,留下的兵力要应对唐军的突围就比较吃力。肉眼可见地,随着旗帜摆动,绝大部分的叛军都在向西面包围过去。


    贺兰进明看了好一会儿,等颜杲卿带着平原郡兵的副将刁万岁出城了,他便道:“我们从北走。”


    马相如还在想着立功的事,闻言愣了一下,但本着对太守的服从,还是应喏,观察好了敌势,下城楼向各个校将们传令。


    等颜杲卿一出城,留在城中的李择交并没有依着颜杲卿的吩咐继续守城,而是忽然调集了他的一队心腹兵马,人数不算多,仅有两百余人,但全都是精锐骑兵。


    这些兵马早有准备,立即奔向北城。


    “开城门!”


    “传令下去,跟上李将军的旗帜!”


    一切都依照贺兰进明的计划在进行着,他遂不停督促着北海郡兵立即带走城中所有的战马,随李择交出城。


    城洞长三丈五尺,幽暗而狭窄,驱马穿过城洞,踏过护城河吊桥,迎面吹来的风带着泥土的气息与夏日的炎热。


    这是贺兰进明被围困以来第一次出城,他长长地深吸了一口气,感到无比的自由。


    正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去常山郡!”


    前方,李择交所率领的都是精锐,很快杀穿了叛军已然变得稀疏的阵列,迅速向北面进军。


    平原郡兵显然更熟悉地形,贺兰进明遂再次下令强调让北海郡兵随着李择交的旗帜。


    渐渐地,太阳偏西。


    “突围成功了。”


    贺兰进明长吁一口气,回过头望去,平原县城已经在天边成了手掌大小的轮廓,西边的尘烟却还在高高飞扬,可见战事之激烈。


    很可能薛白与颜杲卿等人是脱离不了了,但要怪只能怪他们名声太响,非要抢着号召河北诸郡、贪图盟主的威望。


    忽然。


    “报!”


    李择交派出的探马正在迅速回奔,队伍停了下来。


    贺兰进明看不到发生了什么,兄弟俩便驱马上前赶向李择交,一边高声问道:“发生了什么?!”


    没等到回答,他们已经看到前方的树林传来一阵躁动,有烟尘从树林上空腾起。


    “伏兵?!”


    很快,一杆“史”字大旗出现在了视野当中。鼓噪四起,叛军从树林里冲出,往这边涌了来。


    “史思明?!”贺兰进明不敢相信,惊道:“他为何还不去范阳?!”


    贺兰至嘉横眉倒竖,道:“薛白中计了,范阳留守贾循叛乱只怕是假的,是史思明诱我等出城的计。”


    “快撤。”


    下一刻,有二十余骑兵包围了过来,包围住了他们。


    贺兰进明大为错愕,看向李择交,问道:“你做什么?”


    “请太守下令,所有北海郡兵听我指挥吧。”


    “什么?!你……”


    “呜——”


    号角声愈近,李择交懒得多说,当即吹响了撤退的哨声。


    两百余骑的机动极为灵活,兜了个圈调整方向,绕过北海郡兵的阵列,向南逃去,此时三千北海郡兵还臃肿地杵在那儿。


    “跟上!跟上!”


    李择交与一个个北海郡兵擦肩而过,不停大喊。


    “快快快!”


    情况危急,不断的催促迫使着北海郡兵没时间多想,不过脑子地,继续追着李择交的旗帜。


    ~~


    那柄“史”字大旗下,史思明神色冷峻地跨坐于战马之上,盯着远处的旗帜,微微有些诧异。


    他也得到了从范阳传回的消息,知道贾循、刘客奴、王玄志等人背叛了,如今安禄山已任命他为范阳留守,他必然是要返回范阳去处理的。好在,向润客已斩杀了贾循,让他还有时间先击败还在河北活跃的唐军主力、以及安禄山的心腹大患——薛白。


    前几日的夜里,有常山来的信使借着夜色的掩护跑到平原城下,被守军接应进城了。他便预料到只要假装撤走大部分的兵马,守军认为他退兵了,必会突围,他遂藏兵于城外树林,散出大量探马,等着守军上钩。


    今日守军所有的动向其实都在史思明的掌握之中,他确认了守军佯攻西面,实则向北突围,方才收紧包围圈。


    可真等到兵戎相见了,史思明察觉到不对,唐军往北走的并非“薛”字大旗,而是“贺兰”二字。


    因此,他并不想集兵围剿这支兵马,以免薛白从别的方向逃脱了,毕竟,薛白远比贺兰进明值得重视。


    “将军!”


    忽然,史思明麾下的候骑赶了过来,禀道:“我们擒下了一队唐军的信马,截获重要情报!”


    “给我!”


    史思明虽是突厥人,但十分好学,不仅识得字,还会写诗,他大手夺过那情报,展开一看,发现竟是一份从长安来的诏令。


    “任贺兰进明为河北招讨使?”


    史思明喃喃自语着,目露思索之色,偏是百思不得其解,只好下令道:“把信使带来,我要亲自问话。”


    六个信使便被带到他面前,他根据他们的口音、靴子的磨损程度等细节,很快便确定其中两人是从关中来的。


    “为何任命贺兰进明为招讨使?”


    “这……他德高望重,乃皇室姻亲之后,忠于圣人。”


    “让你老实交代!”


    “是,是,圣人递了密旨给贺兰进明,要他擒薛白进京。过了几天,当时贺兰进明不能服众,遂派我等前来当众宣读任命,面授机宜。我等也是到了常山郡,才知贺兰进明与薛白同往了平原,连忙赶马追来,没想到……有幸遇到了将军。”


    “面授何机宜?”


    “薛白似有交构东宫、故意纵容贼兵,不,纵容贵军袭卷河北、进犯洛阳之嫌……”


    “放屁!”


    叛军将领纷纷大骂。


    “我等凭本事打下来的洛阳,如何是薛白纵容?!”


    “狗皇帝昏庸到这地步,该从皇位上滚下来了……”


    史思明审视地看了这信使两眼,确定他们说的都是真的,目光于是重新移到了那杆大书“贺兰”的大旗之上。


    此时贺兰进明在他眼里的分量就大不相同了,乃真正的河北招讨使。


    “传令合围!务必截杀贺兰进明!”


    “包围平原城,绝不可让他们回城!”


    兵马调动,叛军骑兵四面八方往贺兰进明的大旗杀了过去。


    午后的天气愈发闷热,天空中乌云渐渐凝聚、低沉。


    忽然,雷声响起。


    叛军中有士卒吓了一跳,以为是唐军竟还有炸药的,抬头一看,才意识到是真的要打雷了。


    “报!”


    “将军,唐军从南面突围了!”


    “继续探!”


    史思明没有立即作出应对,因为唐军不该去南面,这很可能是为了救援贺兰进明而使的诈。


    但又过许久,他得到了一个出乎意料的消息。


    “报!将军,唐军抢夺了我们在徒骇河上的浮桥……”


    “追!”


    ~~


    伴着惊雷,大雨滂沱落下。


    在平原县以南六十里,一条大河,波涛汹涌。


    只听河名“徒骇”,便知河水难驯,乃是大禹疏通的九河之一。


    傍晚时分,有尸体砸入河中,很快被卷走,无影无踪。


    “唐军杀来了!”


    “噗通。”


    随着叛军被杀败,唐军迅速占领了河上的浮桥。


    “快!渡河!”


    作为先锋赶到的是平原将领刁万岁,翻身下马之后,用力搓了一把满是泥巴的脸,喊道:“让颜太守先过河!”


    “将士们先过。”


    颜杲卿焦急地回望着,等后续兵马相继赶来,直到看到了薛白的旗帜,当即迎了过去。


    “可还顺利?死伤多少?剩下的粮草带来了?”


    “比预料中顺利。”薛白往雨中回望了一眼,道:“史思明押了更多的兵马去北边,李择交竟还未回来。”


    “为何?”


    “许是我们没自己想象中的重要。”薛白道:“许是朝廷已公布了河北招讨师的任命。”


    颜杲卿忧愁不已,连忙招过刁万岁,道:“速领兵救李择交,尽可能带回北海郡的将士。”


    依他们的计划,贺兰进明欲弃他们而逃,可以将其抛下,但北海郡兵却是要让李择交带回来的。


    “刁将军再去来不及了。”薛白道:“我已命姜亥断后,尽可能救援李择交。”


    “他们还能突围?”


    “会在能自保的情况下尽全力。”薛白道:“三郡兵马互不统属太过不便,突围之后,重新整编如何?”


    “依你便是。”


    ~~


    此时逃窜的北海郡兵处境并不好,因叛军的包围封堵,他们无法进入城池。李择交借着王难得击穿了西面叛军的机会,带着他们从西边绕过了城池,向南逃。


    但因为与主力隔得太远,他们奔了三十余里之后,在傍晚时分还是被包围住了。


    “太守?!”


    大雨中,马相如用力擦了一把脸,瞪大了眼睛,努力寻找着贺兰进明兄弟。


    “你们可看到太守嘞?!”


    前方,李择交掉转马头回来,挤过人群一把拉过他的缰绳,叱道:“还在犯什么糊涂?!还不指挥士卒随我突围?!”


    “我的太守……”


    “贺兰太守让你们跟着我!是官重要还是胜败重要?把伱的兄弟带上,随我走!”


    马相如愣了愣,再次回头看了一眼,雨幕中根本找不到贺兰进明。


    “随我走!”李择交再次喊道,这是他最后的试探,若是马相如还不下决心,他便要杀了马相如夺权。


    “中!”


    马相如很快有了主意。


    “兄弟们莫乱,听好了,薛太守已经突围了,在前方夺了浮桥,我们去与他汇合!”


    “喊起来!跟上我腚锤子!”


    “随将军杀嘞!”


    他之前没得到贺兰进明的命令,一直魂不守舍的,此时才终于打起精神来,挥动大旗,敲响战鼓,并且让士卒们大声喊杀,好在大雨中确认他的方位。之后,挺起长槊就向前杀去。


    “杀嘞!”


    如此,北海郡兵便知道了他们将领所在的位置,吆喝着随着他的方向冲杀。


    这种天气中,能见度太低,而围剿要调动更多的兵力、有更多的指挥,十分不利。很快,叛军的包围圈就出现了松动。


    而此时,南面也响起了喊杀声。


    “王师在此!北海郡的袍泽这边走!”


    马相如瞪眼看去,于雨幕中看到了姜亥的大旗,不由大为兴奋。


    “姜将军够攒劲!”


    他暂时忘了贺兰进明,一踢马腹,奔向了姜亥。


    至于阻拦在他们之间的一点叛军,很快便被他的武器与盔甲撞开了。


    “突围!突围!”


    混乱的局面中,贺兰进明一直被挟持着,可他们在包围圈中破出的口还很小,前方很快就出现了叛军。


    “嗖。”


    因贺兰进明的金色盔甲引起了叛军的注意,一支利箭顿时射中了他的马匹,伴随着“咴”的马嘶,他摔倒在地,当即受伤不小。


    “阿兄!”


    贺兰至嘉迅速勒住缰绳,下马扑向贺兰进明。


    此举惹怒了挟持他的骑兵,一矛便搠在他腿弯处。


    “还敢逃?!”


    贺兰至嘉不理,打了个滚,在马腹下爬向贺兰进明,喊道:“阿兄,他们要害你,降了吧!”


    因此,他又挨了一矛。


    “太守!”


    “保护太守!”


    终于有北海军的将领留意到他,连忙赶上前相救。他们挤上前,勒住战马,不让马踩住这对兄弟。


    如此一来,平原郡的精兵没机会再挟持他们,干脆策马逃离。


    局面很混乱,这动静吸引了更多忠心耿耿的北海郡兵,以及叛军,双方纷纷涌来,近身肉博。大雨中旁人不知发生了什么,涌出包围圈,向南逃窜而去。


    “二郎!”


    贺兰进明从满是血泊的泥土里爬了起来,抱起贺兰至嘉,道:“走。”


    “阿兄,你不能死,降了吧。”


    “不,我们世代忠臣,断可不降贼……我们的家业在京兆府。”


    “阿兄的性命……比什么都重要。”


    贺兰至嘉已是气若游丝,但想到今日被李择交陷害,呕着血也要骂道:“阴险小人……真该杀啊。”


    “二郎,我带你走。”贺兰进明拖不动贺兰至嘉的身躯,只好不停拍着他的脸,以期让他清醒一点,“走啊。”


    贺兰至嘉闭上眼,竟是用最后的力气喃喃着什么。


    贺兰进明附耳去听,听到了几句诗,是他写的诗。


    “君不见岩下井,百尺不及泉。君不见山上蒿,数寸凌云烟。”


    贺兰至嘉声音愈低,嘴角却微微含笑。


    在这风雅的大唐盛世,他阿兄是最风雅的人之一,本不该上战场。


    “人生相命亦如此,何苦太息自忧煎?但愿亲友长含笑……”


    ~~


    “追!”


    叛军从夜色中一直追杀着唐军,直到次日天明,终于听到了前方愈来愈响的水流声。


    “他们在浮桥上!”


    “追过去!”


    此时,刚刚登上对岸的是马相如部,而姜亥还在浮桥上过河。


    叛军立即下马冲了上去,也纷纷奔上浮桥,张弓搭箭,向唐军士卒们放箭。


    “嗖嗖嗖嗖。”


    箭雨中,姜亥一手执盾,大步跑过摇摇晃晃的浮桥,摔在马相如怀里。


    他回头一看,咧了咧嘴,喊道:“斩!”


    “虎——”


    执刀在浮桥边的士卒们同时挥斩,齐唰唰地斩断了浮桥。


    “嘭!”


    大河迅速吞噬了浮桥,以及桥上的叛军。


    经历了一日一夜厮杀的唐军们驻足望着那滔滔的河水,回过头,南下。


    ~~


    一场雷雨来的急,去的也快。


    次日,阳光洒在禹城驿的院落当中。


    薛白铺开地图,环顾了一眼周围的诸将,没有再做太多的动员,只用坚定的眼神给他们信心。


    “说一个不好的消息,洛阳失守了,这也是史思明去而复返的原因。”


    一句话,马相如当即呆愣了,嚷道:“可是,洛阳好像是东都……”


    “你对朝廷平叛没有信心吗?”薛白问道:“昭昭大唐,平定不了一个杂胡的叛乱不成?”


    “那肯定不会!”马相如毫不犹豫道。


    “不错,故而河北十七郡,加上范阳、渔阳、安东皆举义。你看叛军现在有任何长期经营的疆域吗?没有!他们只有路线,一条迅速进攻长安的路线。”


    薛白提起炭笔,在地图上画了一条线。


    “从范阳到魏郡,到开封,到洛阳,到潼关。如今叛军绝大部分兵力、物资全都在这一条线上,像雨前的蚂蚁一样忙碌。为何?他们急了,他们经不起消耗,一心只想着速克长安。大唐的国力太强盛,他们只有很短的时间能趁着关中空虚直逼天子。”


    马相如挠了挠头。


    刁万岁一把揽过他,道:“没懂吗?眼下看似危急,是捞官位的好时机。”


    “懂,就是不知咋做。”


    “我与颜太守之所以带你们南下,为的就是立功。”


    薛白画着情势图,继续道:“眼下,淮南、山南、关中、河东、陇右各道的兵马都在围攻叛军,攻何处?洛阳,安禄山如今正在洛阳。故而,我们去淮南道,粮草充沛、物资充足,还能立下合剿贼首的大功,岂不好过在平原死守?”


    “啊!”马相如道:“原来是这样!”


    “史思明原本要返回范阳,担心我们南下是为了攻打安禄山,妄图阻截我们。”


    薛白并没有太过渲染,微微冷笑,眼里流露出立功封侯的野心与憧憬,让所有将领们都感到他南下是要捞功劳的。


    于是,困厄之中,众人反而更振作起来。


    “说具体的路线。”


    “好!”


    一个个带着头盔的头便挤到了地图上方。


    “方才说过,叛军兵力都集中在这条路线上,故而,平原郡的东南方向他们一直是无暇理会的,我们传檄河北,便有不少郡县响应,能够提供我们近日的粮草,我们沿途都可休整。”


    说到这里,诸将皆喜,认为可以走济南。


    薛白却话锋一转,道:“可史思明必然也知道这些,他很可能会在我们渡过黄河之前赶上来。我们若从东南方向走,难保不会被他追击。”


    “那?”


    “此处。”薛白在地图上一点,道:“以攻代守,袭击叛军在河北中转的重镇,魏郡。缴其粮草,打出更大的声势,一旦拿下魏郡,则西可过太行山,南可渡黄河,使叛军猜不到我们的心思。”


    (本章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