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2章 三喜临门

作者:一十七张牌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听到贤王的话,唐帝顿时顿时龙颜大悦。


    “好!好啊!不愧是朕的好皇弟!”


    “今日,可真是好事连连啊!”


    “朕刚刚才收到清州水患解决的奏书,没有想到贤弟后脚就带来了悠州平定邪教的好消息!”


    “这简直就是天大的惊喜啊!”


    唐帝说罢,更是忍不住畅快的大笑起来。


    贤王见状,脸上也适时露出了笑容,随即他的目光便自然的落在了楚越的身上。


    “……这是太子?”


    贤王看向楚越的双眼微微一眯,眼底飞快闪过一丝诧异。


    因为,此刻眼前的这个楚越和他记忆中的那个楚越,给人的感觉完全是两种人。


    “不错,近来越儿成长了不少,和以前相比是变化了不少。”


    唐帝闻言,转而也看向楚越。


    “越儿,还不见过你八皇叔?”


    楚越当即上前一步,朝贤王微微行礼,道。


    “楚越见过六皇叔!”


    “太子贤侄不必多礼!”


    贤王楚龙宣不在意的朝楚越摆摆手。


    “本王啊,这回来的一路上可都听说了你的事迹!”


    “当时本王听说后,还始终无法将人们口中的太子和那个记忆中的太子联系起来。”


    “可今日一见到你,本王才发现太子果真是脱胎换骨了!”


    “听说……你现在还是梧桐书院的名士先生了?”


    贤王看向楚越,面上。


    “太子,你这可给我大唐争光了啊!”


    楚越听了贤王的话,面色不变,反而谦逊道。


    “皇叔谬赞了。”


    “不过,要说厉害,还得是皇叔啊!”


    “据孤所知,自悠州爆发灾情,白莲邪教之风就在悠州盛行。”


    “再加上悠州偏远,百姓多愚昧受邪教蛊惑,矛头更是直指官员和朝廷。”


    “当时,不少当地的官员、就连去往的钦差都深受其害,有些死状更是十分惨烈。”


    “听闻,当时消息传回朝野都震动,众臣为之胆寒,竟无一人敢去。”


    “唯有皇叔挺身而出,历经四年平定了悠州之祸!”


    “这份舍我其谁的魄力和耐力,才令人敬佩不已啊!”


    说完,楚越又朝着贤王恭敬的行了一礼。


    贤王闻言,看向楚越的目光中不由微微一闪。


    而同一时间,唐帝听了楚越的话后,看着面前的贤王,心中也忍不住唏嘘。


    “哎,越儿说的是啊。”


    “当年悠州情况特殊,又地处触偏远,再加上四年来贤弟也少有来信……”


    “朕还真怕贤弟出了什么岔子。”


    “好在一切顺利!终是天佑我大唐啊!”


    说道这里,唐帝转而话锋一转。


    “大唐一下就解决了两件大患,再加上我们兄弟团聚,这可是三喜临门啊!”


    “你与朕许久未见,如今好事连连,朕定要设宴好好庆祝一番!”


    说道这里,唐帝立刻向一旁的苏培说道。


    “苏培,立刻将朕要设宴的消息下达文武百官,今夜朕要在乾清宫摆宴!”


    “是!奴才遵旨!”


    ……


    随着唐帝的吩咐,很快今夜陛下要在乾清宫设宴为贤王设宴的事情,就一一传到了文武百官的耳中。


    不多时,夜幕降临。


    文武百官也依都进入了乾清宫依次落座。


    贤王和楚越作为身份仅次于唐帝的两个人,一左一右坐于唐帝的下首。


    而唐帝当场宣布清州水患和悠州邪教的问题都解决了之后,在场的文武百官也都高兴不已。


    当然,他们之所以会如此高兴自然是因为问题解决了,这事儿就不会落到他们头上了。


    要知道治水患,还有击灭邪教,这哪一个都不好的干啊!


    前者吃力不讨好,要是治不好,万一那事态严重了可是要丢官帽丢命的。


    后者更恐怖,穷乡僻壤出刁民这句话可一点儿也不假。


    要知道,在贤王之前朝廷其实派过悠州的两位钦差,但是无一例外全都有来无回,命丧黄泉。


    众人想到这里,心中竟不由感叹,幸好有楚越和贤王在啊。


    要不然换他们二人去冲锋陷阵,那坟头草定然已经升的老高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在场的众人一瞬间竟然发现了楚越提出设立翰林院的于他们的好处。


    虽然,众人依旧看不上那些科举出生的平民。


    但他们也不得不承认,有些时候,在翰林院的那些科举人才们很有‘挡灾’的功效。


    像这次水患,他们世家大臣要么避而远之的,要么不情不愿。


    的亏这次唐帝将任务交给了翰林院的科举人才们,要不然他们就要被赶鸭子上架了。


    然而,就在其他大臣都在庆幸今后有了翰林院‘挡灾’而暗中得意时。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张穆林却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


    哼,挡灾?


    这帮家伙真是越活越活回去了!


    先不说贤王除邪教,平霍乱,少不得要被唐帝重重大赏。


    就说治理好水患,救数千百姓,免于水灾,这事儿一旦成,那可就是大功啊。


    按照正常的逻辑,此次那些科举人才回来,陛下是一定会趁此机会将这些人安排进朝堂。


    而且,他们的官职也绝对不会低。


    想到这里,张穆林眉头一皱。


    这么快,新人已经渗入进了朝堂……


    那离新臣完全取代旧臣的那一天还远吗?


    不由的,张穆林又想到了楚萧提醒他要未雨绸缪的事情。


    还有……那个先前脑袋里自己弹出大不敬的想法——


    换个皇帝?


    张穆林想到这里,静默了好一会儿,眉头更是皱的死死的。


    可下一秒,张穆林就把眼睛使劲一闭,强制性的将脑中刚才出现的大不敬言论给踢了出去。


    “该死!这个想法怎么又冒出了……”


    恢复了几分理智的张穆林,就有些懊恼的暗骂一声。


    但这一次,他心中却不由的觉得……这确实是当下解决危机的最好办法。


    若是换个偏向世家的皇帝,那他现在哪儿还会有这样的


    ……可换个皇帝,说的轻巧。


    先不说要换谁,该换谁。


    就连跟在唐帝身边的人,那也个个都是孔武有力,武功高强,想要靠近唐帝何容易?


    而与此同时,另一边。


    楚萧却暗中将张穆林的神色变化尽收眼底,随后只见他嘴角一勾,好似一切尽在掌握。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