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64章 民心所向

作者:狗尾巴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李怀安,你好大的胆子!你的眼中到底还有没有父皇?”


    李二绷不住了,眼睛瞪出了血丝,指着李怀安怒吼。


    郭明被斩了,没有等父皇的旨意!


    这时候,李二才明白了李怀安那句“争权夺势是不讲规矩”的意义。


    天底下哪有李怀安这种疯子?他不是不讲规矩,这是不要命啊!


    李渊也是目瞪口呆,自己封的太子这是怎么了?为何行事作风越来越没有边际?


    “太子!”李渊忍不住了,额上青筋直跳,若不是在朝堂上,早就冲上去给这逆子一个巴掌。


    但李渊也有难处,皇室人丁单薄,三皇子死了,能继承皇位的只有老大和老二两个,以前老二表现倒也不错,有资格继承皇位。


    可最近发现老大变化太大,老二与之相比各方面都不如。


    从李渊竭力维护太子的形象,甚至压制自己的情绪就知道,李渊的心里已经认定了李怀安才是未来的君主。


    无论是从才学、智谋、权术,见识,李怀安都无可挑剔。


    有了太子,新唐将来无可限量。


    可李渊一点儿都高兴不起来,因为如今的太子十分陌生,像是变了一个人,他嘴上叫了父皇,可从他的眼中看不到半点儿子对父亲的亲情和尊重,以前的太子虽说纨绔,但父子情分都在言谈举止之间。


    现在父子之间越走越远,难道这孩子为了皇位已经等不及了?


    李渊喊了一声,脑海中浮现无数画面,却还是强压怒火,没有说多余的话。


    倒是下方的大臣们吵了起来。


    “这跟假传圣旨有什么区别?”


    “太子简直是目无王法,目无君主!”


    “如此作风,将来必然是昏君。”


    声讨李怀安的大臣们声势很大,之前站在太子一边的大臣们却都哑了火,不知道说什么好。


    实在是太子这做法太离谱,连洗地的角度都找不到了,想帮都不知道怎么帮。


    倒是李怀安一脸轻松,拱手对李渊说道:“父皇,儿臣之所为也是迫不得已。”


    “好一个迫不得已!到了此刻,你还想狡辩?”李二说完,跪在殿上,“父皇,李怀安此乃忤逆之举,论罪当斩!”


    李渊深吸一口气,看向李怀安:“太子,你有什么好解释的啊?”


    “父皇,郭明不死,民心将散!儿臣只为顺应民意,是为新唐江山社稷之稳固。昨日在考场时,有一监考受贿被抓,居然毫不在意,认为朝廷没有关于科举的律法,认为受贿十两银子只是一件小事,只要挨一个板子就能结束?科举事关国本,装着天下文人的希望和憧憬!既然朝廷没有针对科举的律法,那儿臣便斗胆借郭明之死才立法!”


    李怀安声音洪亮,站在太极殿中央,虽处于李渊之下,却比皇位上的李渊更加威严,大臣们此刻居然不敢再对视太子的目光。


    哪怕是丞相大人在跟李怀安短暂对视后也不动声色的收回了眼神。


    李怀安继续说道:“新唐以文立国,也要以文治国,谁敢动科举就是动摇国本,今日便是要让天下人都知道,新唐朝廷的变革现在已经开始了!至于本太子行事激进,没有告知父皇……只看民心所向,请父皇定罪就是!若能让新唐百年兴盛,就算牺牲儿臣一人也在所不辞。”


    “报!”


    一个通报声打破了太极殿上的压抑。


    一位公公着急跑了进来。


    李渊本就烦闷,再遇到如此莽撞的太监,吼道:“大胆!何事慌张?”


    “回皇上,长安考生听闻主考受贿被斩,欢欣鼓舞,大肆欢庆,无数学子写诗赋词赞颂皇上功德,都说皇上是五国第一明君呢。”


    “什么?”李渊愣了一下,有些意外。


    太监忙拿出一摞纸来:“皇上,这些都是在民间搜罗起来赞扬朝廷,赞颂皇上的诗词,您且过目。”


    太监将诗词送上,李渊一张张认真过目,时而喜悦,时而忧虑,表情十分丰富。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他们在朝堂上争论不休,没想到长安城中的故事也在进行。


    那太监继续说:“皇上,才一个时辰,东市斩首的事情已经家喻户晓,非但是考生们在议论,就连民间百姓也都知道了,无一例外,都说皇上是明君,郭大人是罪有应得。看来斩首郭大人真是民心所向啊!”


    李渊当了十几年的皇帝,还是头一次遇到民间学子和百姓歌功颂德,头一次有文人写诗赞颂,而且还是这么多诗词。


    虽然诗词有好有坏,但文人的心情李渊是体会到了。


    李渊也深切地感受到,原来科举真的被那么多人看重。


    要早知如此,便不会听信李二的话,利用科举为朝廷搞钱!


    此乃因小失大。


    但如果不是此事,李渊也不会发现太子这豺狼一样的狠心,这又是一次裹挟民意要挟皇帝。


    太子张扬的民意已经掩盖了他所有的过错。


    人家太子没有任何邀功,反倒把所有的好处都给了皇帝。


    百姓都在说皇帝的好,这时候再治太子的罪,传到民间,就打破了民间的和谐。


    “传朕旨意,今日午时将礼部尚书郭明在东市斩首示众!”


    简单的一句话,便是补全了圣旨。


    听到这样的话,所有大臣都明白了,皇上不想再纠结这些事情。


    李二汗如雨下,情急地想要再说什么,却被李渊狠狠地一瞪,最终选择了沉默。


    “好了,散朝吧!”李渊摆摆手,显得有些疲倦。


    大臣们行礼将走,李怀安却大声问道:“父皇,儿臣明日早朝还来吗?”


    太极殿上无人应答,良久,李渊回了一句:“随你吧。”


    没人有意见,大臣们临走之事纷纷朝李怀安行礼示意,这种待遇连李二都没有。


    一日早朝,李二像是输掉了所有,虽然什么都没有改变,但好像一切都已经变了。


    李怀安走到李二面前,看着他僵硬的脸色,笑着问:“服了吗?”


    “……”李二没有说话,眼神有些复杂。


    “你要服个软,咱们之间的恩怨一笔勾销,以后你就当个闲散王爷,不要在跟老子惹事。不然的话,继续玩下去,可就要堵上身家性命了。”


    李二的青筋在跳。


    这一次李怀安擅自做主把朝中大臣砍了,父皇居然没有治罪!


    李二是真的怕了,这是他一辈子都不敢想的事情。


    犹豫了很久,他终于是点了点头,转身便走。


    不过被李怀安拉了一把,说:“诶?服软要个服软的样子,点个头算什么?”


    “你……你想如何?”


    李怀安把腿一张,指了指裆下:“钻过去,才能离开太极殿。”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