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54章 时间已至

作者:醉生梦死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对这些考生,楚逸没有任何的区别对待,所有考生的卷子他都会亲自审阅。


    只不过,这里面大多都是一些鱼目混珠,空谈阔论,毫无实际意义的说辞。


    见到这种卷子,楚逸基本都是粗略一扫,便将他放到一边不再理会。


    而除了刘沛的试卷,另外还有两份试卷引起了楚逸的关注。


    这两份书卷,立意都很明确,字迹也同样工整,但最重要的还是思路清晰、开放,没有被这个时代的条条框框所束缚。


    而这,正是楚逸希望通过此次殿试,所招募到的人才。


    将这三分试卷单独放在了一起,当楚逸查阅下一份试卷的时候,看到了一个熟悉的署名。


    百里玄策!


    这个名字,在当下这个时代看起来没什么,却给楚逸带来了一些别样的回忆,再加上他的叔父乃是百里奕,所以印象深刻。


    楚逸也不看试卷内容,而是抬首看向了下方目不斜视的百里奕,轻笑道:“百里,你侄子的试卷交上来了,过来一起看看?”


    百里奕连忙躬身叩首:“臣不敢。”


    这个时候,他避嫌都怕不够,哪里还有胆子往上凑。


    “有什么不敢的?本皇让你过来你就过来。”


    在楚逸强制的命令下,百里奕唯唯诺诺的凑到了跟前,小心的看向了卷子。


    与此同时。


    拱桥的另一端,百里玄策正紧张不已的看向前方。


    卷子上,楚逸与百里奕的目光皆落到了第一行。


    只是这第一行的话,就让百里奕的脸色一片酱紫,又逐渐转为青黑。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凡间事物,终有消结,国祚亦如此,终有崩塌一日……”


    倘若可以的话,百里奕恨不能现在就抽出一把刀子,越过拱桥,将他的侄子给砍了,然后再楚逸的面前自刎谢罪。


    这么做,虽然将他们叔侄俩的命都给搭了进去,但好歹能保住百里家族的血脉。


    傻子都能看明白,百里玄策这第一句是个什么意思。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不是说大夏将要分列?


    而后面的话,更是直接阐明,大夏王朝的国祚即将崩塌!


    这种话,无论放在任何一个朝代,给任何一个君主去看,那都是大逆不道!


    杀头,都是轻的!


    诛灭九族,这都是最基本的事情。


    遇到脾气火爆一些的君王,九族诛灭,一切与你九族有关的人,那也同样要受到株连!


    这,已不是用大逆不道就可以形容的了。


    双腿发软的百里奕好悬没当场摊到在地,他小心翼翼的看向楚逸,却惊讶的发现,楚逸根本就没升起,甚至……嘴角还微微上扬。


    确实。


    单从第一句话来看,这篇策论实属大逆不道。


    当然,这也不排除其哗众取宠,或者有不同见解的可能。


    如果是前者,百里玄策的好日子确实就到头了。


    但如果是后者……


    耐下心来,顺着文章继续看去,楚逸发现这百里玄策还真就有点东西。


    通篇策论,从内忧、外患两个角度解答了楚逸的试题。


    而其中,对内容讲述的则更为透彻。


    按照百里玄策的说法,如今的大夏局势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百姓民不聊生,官场风气污浊不堪,地方士绅、豪族联合官府压榨、鱼肉百姓,比比皆是。


    而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许多。


    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朝廷中央的管控力度不断下降,地方官员与茫茫多的皇亲国戚、贵胄士绅瓜分了本该属于百姓的土地,使得百姓无地可耕。


    这些人,就好似吸附在大夏王朝身体上的水蛭,不断吸取着这个国家的骨血。


    而同样,王朝官场内部的问题,也更需立刻解决。


    针对这些问题,百里玄策的意见就是乱世用重典。


    以最为严厉的酷刑,来肃清大夏官场的污浊之风,取其顽疾,整肃官场风气,再用高薪养廉之举,来稳固官场纪律。


    通便看完,楚逸可以笃定,在这段时间内,百里奕没少与百里玄策讲述朝廷重的事情。


    这上面很多的问题、角度,如果不了解朝廷内部情况,根本写不出来。


    不过,楚逸对此却不在乎。


    百里奕的帮助,也仅仅只是让百里玄策对目前的朝廷局势有所了解,最终如何论策,还是由百里玄策一人做。


    至于说,如此对其他考生是否存在着不公平,楚逸就完全不在乎。


    在这个世界上,本就没有绝对的公平。


    楚逸可不是要给众人当什么评判公正的法官,他所需要的,是人才,是那种对他有所帮助的人才。


    当然,必要的敲打,还是要做的。


    楚逸微微侧头,对着一旁的百里奕不咸不淡的受到:“你对这个侄子,到是非常的上心啊。”


    仅此一句话,就让百里奕汗流浃背,不敢说上只言片语。


    吩咐章句将百里玄策的卷宗,也同刘沛等三人的放在一起,楚逸看了眼时辰。


    一个时辰的策论殿试,时间已至。


    “考试结束,所有考生停笔。”


    当这句话说出以后,所有还没交卷的考生,皆面色苍白。


    他们知道,哪怕自己写的再是精妙绝伦,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作答,也代表着他们已经被淘汰出局了!


    楚逸淡淡的扫了一眼,发现竟然有将近一般的人,都没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答。


    可见。


    此次策论的题目,对这些准备不足的考生而言,究竟有多难。


    不过就算是这样,楚逸也不打算为他们破例,增加殿试时间。


    规矩,就是规矩。


    大家都是在同样的时间,完成同样的题目。


    而在别人都完成的情况下你却做不到,就已经可以证明,这些人的能力不足!


    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好期待的?


    若当真心有不甘,那就等下一个四年。


    没准到时候,楚逸所处的题目,会简单一些。


    而那剩下一半未能及时交卷的考生当中,苏玉赫然在列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