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53章 第一个交卷之人

作者:醉生梦死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有的臣子直言敢谏,可帮君主发现自身与施政上的各种问题,例如唐之魏征。


    有的臣子政务能力极强,将相关工作交给他之后可以省去君主极大的心神,例如蜀汉之诸葛亮。


    而还有一种臣子,则是可以出门帮助君主做一些不方便做的事情,有这种特质的人,即便他其他能力都平平,甚至有着许多缺点,但却也可算是君主不可或缺的臣子。


    例如……清之和砷。


    一个王朝,一个帝国,太过于庞大,方方面面都需要有各型各色的人才来帮助君主管理,否则即便将君主类似,也支撑不了一个帝国的运转。


    这一次,为了应对目前大夏眼下严峻的局面,楚逸所需要的,正是那些极具战略眼光的人才。


    这种人才,张翰能算上一个,其他如百里奕之流,相差甚远。


    而同样,这种人才也极其难得,甚至百年都未必能出现一个。


    可一旦出现,用好了,他将成为君主手中的利刃,用不好,只看如今的吕儒晦便可知晓。


    楚逸虽然恨不能马上就砍了吕儒晦,但有一点他却必须要承认。


    仅凭能力而言,放眼发下三百载,吕儒晦都可名列前茅。


    当章句说出了此次的策论以后。


    在上级层次,是楚逸与吕儒晦之间无声的争斗。


    而在


    来之前他们有想过,此次策论可能会考教诗经典籍,也可能考教治国方略。


    左右不过就是策论,说白了那巨石纸上谈兵,怎么扯有道理就怎么来,总归没毛病。


    可真当策论的内容公布出来以后,这些满肚子之乎者也,实际上并没有多少战略眼光与全局构想的他们,额头上顿时巨渗出了汗水。


    几个心理素质差上一些的,脸色苍白,攥着毛病的右手不断颤抖,墨汁滴洒在宣纸上,却一个字都写不出来,反而因为弄脏了试卷而直接失去了资格。


    众孝廉学子当中,身在前排的苏玉眉头紧皱,神情凝重。


    他也同样没想到,这道题目竟然会如此的棘手。


    即便心中已经想了好几套思路,可一旦要落笔的时候,还是感觉有所不妥。


    当一滴汗水滴落到宣纸上以后,苏玉更是一惊。


    此前那几名因为涂抹试卷而被开除资格的考生,距离他可并不算远!


    想都不想,苏玉便打算将汗渍擦掉。


    “别动!”


    站在他后面的侍卫厉声呵斥。


    “我只是想……”


    苏玉被这突然的呵斥吓了一跳,心中越发紧张,连忙开口解释。


    不过,侍卫却不理会他说了什么,只是严肃的说道:“不得喧哗,不得随意碰触试卷。”


    如此情况下,使得苏玉越发紧张。


    他下意识的看向了百里玄策,却见对方正埋头与书案间奋笔疾书。


    如此一幕,使得苏玉心头狂跳不止。


    能不能得到前三甲是一说,但无论如何,他也不能输给百里玄策这个废物!


    “再随意张望,立刻取消你的考试资格。”


    又是一句冰冷的训斥,让苏玉连忙放下了心思。


    他将注意力重新集中在了面前的宣纸上,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作答。


    时间一点一滴的流失。


    整座金銮殿广场上,鸦雀无声。


    楚逸坐在金銮殿大门外,热了有人扇风,渴了有点端茶,显得非常惬意。


    相比起来。


    无论是官员当中,还是那些正在为自己命运而拼搏的孝廉考生,可能许多人的文采都凹好过他,但最终能够坐在这里,当决定他们命运主宰的那个人,却只能是楚逸。


    无法,身份尔。


    闲暇之余。


    楚逸也叫人送来了笔墨。


    左右还以为他打算写上一套标准答案,却不知,楚逸这完全是抽空,打算给师妃暄继续写那话本的后续故事。


    此次殿试的时间为一个时辰,如果换算成现代,那差不多就是两个小时左右。


    若是寻常策论,这一个时辰对考生而言都非常的吃紧。


    而这一次,面对这种严重朝纲的策论试题,时间才过了不到一半,就有一名考生起身交卷。


    作为第一个交卷的人,自是受到了万众瞩目。


    得到示意,他身后的侍卫连忙取过卷子,交给了少府章句,然后章句在恭敬的转呈给了楚逸。


    楚逸将自己创作了一半的话本放下,抬首看向了那名站在拱桥边缘的考生。


    这是一个身材矮小、消瘦,其貌不扬的青年。


    楚逸接过卷子,只看了一眼便赞叹道:“好漂亮的字。”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考试都有卷面分一说,一手整洁漂亮的字体,自是可博得阅卷人的好感。


    最起码,看起来赏心悦目。


    尤其,在古代更是如此。


    士子读了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书,所练者,便是这一手字。


    如果连字都不堪入目,那还有什么资格入朝为官。


    “陈郡考生,刘沛,承太上皇殿前拷问,作《国策》。”


    国策!


    楚逸看了一眼那名已经收拾行囊,准备离开考场的陈郡考生,刘沛。


    一般的人,可不用用这么大的名头。


    不在理会刘沛,楚逸将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试卷上,细细品读。


    通篇国策,字数大概在一千三百左右,字迹飘逸却不失工整,条理逻辑清晰,算得上是一分难得的好卷。


    而最让楚逸感到意外的是。


    在这份试卷中,考生刘沛有着许多的思路与自己不谋而合,虽然许多地方还稍显稚嫩,不过受身、眼界所限,能在短时间内做出如此论策,实属难得。


    看完以后,楚逸默默在心中给他打了个高分,记住了刘沛这个名字。


    不过在面上,楚逸却未露丝毫的喜怒,只是淡淡的将卷子抵还给章句:“先放着吧。”


    就在这个时候,陆陆续续,其他的考生也开始纷纷起立,示意交卷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