缂佺偓濡搁崒婊堟
24闂佸憡鐟╅弨閬嶅几閸愵亖鍋撳☉铏
闂佸憡鍑归崹顖滅礊閿燂拷

第八百零二章 房三郎上学

作者:青烟渺渺本书字数:6397K更新时间:2024-09-02
    长安城。


    房家大院。


    房老三端正的坐在小板凳上,听着先生讲学。


    他今年已经五岁,到了启蒙入学的年龄,房家是高门大院,自然要请人到家里来授课。


    先生姓秦,五十多岁。


    曾在外地做过县令,官不大,学问却是高深,为人也很正派。


    因此被房家请来,给三郎做老师。


    ……


    如今,在孔颖达的大力推广下,长安城稚童的入门启蒙,均为“三字经”。


    房玄龄学富五车。


    三郎遗传了父辈的聪慧。


    跟着读了一两遍后,加上先生的释义解读,便记了个八成。


    授课的秦先生满意至极。


    不过脸上却依然是一副严肃的表情:


    “还是生疏……下来你需常读常记,由此,方能在书中明白事理。”


    房老三低眉顺脑应道:“学生谨记。”


    “嗯。”


    秦先生点了点头,端起茶杯吃口茶。


    趁着间隙,房老三微微调整下坐姿。


    ....小板凳太硬,隔得屁屁疼,不如二哥封地的椅子舒服。


    那东西叫沙发。


    也不知填充了何物,坐起来软硬适中,长久不累。


    …还有二哥寝室里的大床,里面好像充了水....躺上面直接能陷进去,真舒服啊!


    “咳咳!”


    秦先生轻咳两声,打断了房老三的走神。


    房老三挺了挺腰板,他知


    道,现在到了每日一诗环节了……每每至此,先生都会让他摇头晃脑的读诗。


    可以不理解。


    但是必须跟着读。


    大宅门里出来的子弟,出门便是一身贵气,那是从小浸泡在诗书里的结果。


    “今日,我们熟习的题目为——思乡。”


    秦先生坐在案牍后,抚须说道:“说起思乡,便不得不提杨柳……”


    “古往今来,杨柳和离情相思,早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诗经·小雅·采薇》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到汉代,折柳赠别更是蔚成风气。”


    说到这里。


    他微微叹道:“可怜灞桥柳,愁煞离别人。”


    “长长的柳丝,最容易引起绵绵离情。”


    “对于诗人来讲,杨柳尚未垂下万条绿丝绦之时,便会敏锐地察觉到春天的来临,从而触动了他的乡愁。”


    “


    秦先生清了清嗓子,吟道:“柳黄未吐叶,水绿半含苔。


    春色边城动,客思故乡来。”


    这诗朗朗上口。


    房老三于是也跟着读。


    中正的夫子,清脆的稚声,透过窗纸,飘向空气中,缭绕在檐角之上。


    华夏特有的文气。


    将房家大院渲染的宁静致远。


    ……


    不一会儿,授课完毕。


    房老三赶紧站起来


    ,恭恭敬敬给先生行礼。


    秦夫子满意的点点头,夹着书本走出屋门,正巧遇到路过门口的房赢。


    “见过秦夫子。”


    房赢率先向对方行礼。


    面对名满长安的诗坛新秀,秦先生自然心中欢喜,嘴角勾起微笑,朝房赢拱拱手:


    “呵呵呵,是二郎啊。”


    房赢也露出笑容:“先生授课完毕了?我家三郎可还听话?”


    言行语气。


    像极了见到班主任的学生家长。


    秦先生扫了一眼跟出来的房老三,淡淡说了句:“尚可。”


    房赢一听,反而乐了。


    …他早听说,新来的先生文人傲骨。


    这样的人,自然不屑于因为房家的权势,刻意讨好。


    而且为了避免学生骄傲自满,教书先生往往会冷淡的表达对学生的看法。


    但在行动上却一点儿含糊,接了拜师礼,便会呕心沥血。


    不像现在的老师。


    学校里不教重点,留在课外辅导班上教……


    此时。


    秦先生望着房赢,眼中隐有期盼之色:


    “二郎的才气,老夫早有所闻....不如以思乡为题作诗一首,让老夫长长眼界?”


    “不敢,不敢。”


    房赢赶忙摆手:“小子微末之能,岂敢在先生面前班门弄斧。”


    “二郎莫要谦虚。”秦先生笑道:“如今的诗坛界,宇内看大唐,大唐看长安,


    长安看房二……”


    “你就赋诗一首吧。”


    “也好让老夫在亲朋好友面前显摆显摆。”


    房赢接着推辞:“别啊……”


    秦先生有些急了,试探性问道:“要不然,明年的束脩老夫不收了?”


    “啊!这怎么好意思呢?”


    房赢受宠若惊,拱手行礼:“既然夫子开口,小子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他略一思索,直接开口: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秦先生浑身剧震。


    惊讶的张大了嘴巴。


    …这诗听起来简单易懂,仔细琢磨,却意境深远。


    以霜色为月光,见明月思故乡……举头、低头,两个简单的动作,便烘托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良久之后。


    秦先生才长长出了一口气。


    “真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他由衷的赞叹道:“二郎之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也。”


    旁边。


    房老三瞪大眼睛,崇拜的看着自家二哥。


    …先生平日不苟言笑,令人生畏。


    如今,他竟一反常态,不仅对二哥态度和蔼,还连连出口夸赞。


    二哥真厉害!


    而秦先生忍不住发出感慨:


    “果然,房二出品,必属精品!”


    “先生谬赞了。”


    房白嫖赶紧谦逊的表态。


    “呵呵呵呵……”


    秦先生笑道:“今日得此佳作,老夫需与几位好友吃酒品诗,不醉不归。”


    说罢,拱拱手离开。


    “恭送夫子。”


    房老三在身后恭敬的弯腰施礼。


    待人已走远,他噌的一下蹦起来,兴奋的朝房赢喊道:


    “二哥威武!连先生都夸你诗做得好!”


    “呵呵呵。”房赢挤挤眼睛:“其实那诗还有第二个版本,要不要听?”


    房老三眼睛雪亮:“要听要听,速速吟来!”


    他也想学夫子。


    用房赢的诗去和人显摆显摆。


    房赢笑眯眯的说:“床前明月光,地上鞋两双。举手摸满月,


    俯首吮银枪。”


    “好诗,好诗!”


    房老三高兴的直拍手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