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03章:大冤种

作者:犹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折腾了一整日,姜扶光有些乏了。


    珍珠准备了药浴,姜扶光泡了一刻钟左右,全身就汗津津的,浑身无力地被珍珠扶了起来。


    珍珠端了一碗乳羹:“姬公子派人送来的,木瓜酸枣杏仁乳羹,有美容养颜的功效,临睡前吃一些,还能助益睡眠,放在井里镇了一天。”


    自从上次,姬公子送了荷叶冷淘,之后便天天变了法子,做各种消暑养生的美食,往长公主府里送。


    长公主也喜欢,每次都会吃用许多。


    近来连胃口也好了。


    姜景璋大婚的筵席,置办得丰富隆重,不过姜扶光在外面吃用谨慎,用得并不多,这会儿正觉得饿。


    她接过乳羹,浓浓奶香味,带了炒杏仁的清香,味道酸酸甜甜,凉而不冰,鲜滑爽口。


    一碗乳羹下肚,仿佛连身上的燥热也缓解了不少。


    姜扶光弯了唇,眉目含笑:“我前两天做了清凉珠,明日送一串去北苑吧。”


    璎珞应是,长公主从不主动送东西给姬公子,可长公主但凡做了什么新鲜香药,得了什么稀奇东西,总要命人往北苑送一份。


    姜扶光套好衣裳,到庑廊下乘凉,庑廊前是一方清池,旁边奇石叠嶂,一派秀峻。


    姬如玄采的那株铁皮石斛,就种在池边奇石旁背荫处,株姿优美,玲珑小花,迎风曳动,芳香四溢。


    玛瑙上前,将一封信呈给长公主:“是户部石尚书今日晌午派人送来的书信,您当时去了安王殿下府上观礼。”


    石尚书终于按捺不住了,姜扶光拆开信来瞧。


    石尚书果然在信中提及,几日前,他收到了一封密报,密报上声称,兵部拨给戚家军的军饷,同户部拨银有不符之处,怀疑叶尚书贪墨军饷。


    石尚书收到密报之后,并未声张。


    将历年来,兵部请求拨银的文书,户部签给兵部的放银书,以及拨给兵部的款项,一一核算,这一核对就发现了大问题。


    石尚书愤慨其说:“兵部分明有多余的银子,却坐视戚家军年年积弱而不理,掣肘太尉府,打压戚家军之险恶用心,日月昭彰,天理难容。”


    “如今戚家军积弱不振,兵部叶尚书为了推卸责任,便将户部拖下水,想让户部背锅顶缸,欲陷户部于不义,简直是无耻之极。”


    “倘若岭南战事出了问题,陛下兴师问罪,层层问责,户部又该如何自处?”


    “户部岂不成了冤大头?”


    “戚家军就成了大冤种。”


    “……”


    一番大义凛然的话之后,石尚书表明了,他会在后日朝会上参奏兵部,并希望获得长公主的支持,揭露这个害群之马的真面目,为戚家军申张正义,为戚家军尽除后患,安定军心。


    事关戚家军,姜扶光当然不会坐视不理。


    “深入了解到戚家军积弱不振,同云中国共谋伐越一事也彻底没戏,石尚书就慌了,唯恐将来岭南战事出了问题,陛下秋后算帐,户部难逃罪责。”


    姜扶光将信装回信封里:“现在承安侯降爵,户部又抓到了叶尚书的把柄,势必不会善罢甘休,定会借这一机会,同叶尚书死磕到底,将户部的干系全部撇清。”


    朝中其他人,也不会就岭南一事上插手。


    中立派亦是如此。


    她轻笑一声,执笔蘸墨,扬扬洒洒两页信纸,表达了姜扶光的心意难平。


    “将这封信,送去石尚书府上。”


    ……


    转眼,就到了朝会日,姜景璋以亲王的名义上朝参政。


    石尚书躬身道:“臣要参奏兵部叶尚书,为了打压戚家军,私自挪用军饷,置岭南十万戚家军安危于不顾,置无数忠魂义骨埋骨枉死,其罪天理难容。”


    此言一出,朝堂之中一片哗然。


    顾相眼皮重重一跳,立刻低下头,一副眼观鼻,鼻观心的作态。


    中立派的官员仿佛收到了某种讯号,知道这种事不是他们能插手的,纷纷摆出作壁上观的姿态。


    承安侯紧了紧手中的朝笏,眼中震动不止。


    叶尚书更是面色胚变,连忙走到堂中:“陛下,石尚书血口喷人,臣执掌兵部,掌全国兵马兵事,多年来,尽忠尽责,不敢有丝毫懈怠,如今南朝兵马强盛,也有臣一番苦劳,远的不说,去岁承安侯大败北朝,臣虽远在京中,可也在背后妥善安排,周全兵事,这才令承安侯后备无忧……”


    他一边说着,已经潸然泪下。


    南兴帝神色漠然,看向石尚书:“你可有证据?”


    石尚书道:“臣没有证据,但臣可以证明,户部历年来拨给兵部的饷银,同兵部置办给戚家军的军饷,有不实之处。”


    接着,石尚书将一份文书当堂呈上。


    这份文书核总了近十年来,兵部请求拨银的文书,户部签给兵部的放银书,以及拨给兵部的款项。


    清晰明了,一观就知。


    为了这份文书,户部的算筹拨了整整五天五夜,户部的几个核算官手臂都抬不起来了。


    可见工程之浩繁。


    可这份文书也不能指证什么,唯一的作用就是为了与兵部当堂对峙,届时有长公主和太尉府的支持,兵部尚书但凡有一丁点问题,就别想脱身。


    户部若不是为了自保,谁会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陛下,这十年来,兵部曾多次打了戚家军的名义,向户部请求拨银,户部没少拨银给兵部,为戚家军置办军饷。”


    户部拨银都是有规定的,兵部为戚家军请求拨银,那么户部拨的银子就只能用在戚家军身上,不能挪作他用。


    私自挪用军饷,那可是祸及满门的重罪。


    张德全将文书呈上,南兴帝面沉如水,仔细翻看。


    叶尚书浑身冷汗淋漓。


    他到底不敢明目张胆地打压戚家军,做得也都十分隐秘,自问不会让人抓到把柄。


    所以,石尚书究竟是怎么知道,拨给戚家军的军饷有问题?


    难道是有人告密?这才引起了石尚书的怀疑,清查户部十年的账目,从中发现了不妥之处?


    承安侯闭了闭眼睛,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


    (本章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