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八十五章 钓鱼

作者:肉末大茄子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在王月如的指挥下,来福开始尝试去插门闩。


    能看得出它很努力想做到去讨王月如的欢心,但它好像真的做不到。


    门闩这个东西是需要对准的,加上它在门的中央,这太为难一只狗了。


    到最后没办法,刘协只能放弃了,看来他所想到的可能性还是不成立。


    而且这会儿人还是在里面的,要是人站在外面的话难度还要更大。


    就在准备离开前,刘协被门槛突然在地上发现一段线。


    那是一段很奇怪的线,很细,而且透明度很高,要不是他蹲下身子,又恰好在他眼前还真发现不了。


    不过他拿起来看了许久也没看明白这是什么线。


    他最后把这段线用手帕包好放入怀中。


    等再从员外府出来,他直接回了县衙。


    案子暂时没有眉目,他也就先放到一边了。


    当初京师豆油案看卷宗的经验,一直盯着很难有进展,放一放再去看的话,说不定就能找到新发现。


    而且有一点和当初豆油案不同的地方,这次可没有圣旨让他查案,案子就算查不出来上面也有钱聿怀顶着,压力自然也就不一样了。


    案子要差,本职工作也得做。


    昨天是因为钱聿怀偷溜了,他不得不顶上去办案。


    县丞是一个县的佐贰官,负责档案文书、仓库粮马、赋税征收这些,工作量并不少。


    不知不觉一下午就已经过去,刘协伸了个懒腰从椅子上站起身,已经到放衙时间了。


    他从屋内走出来,正好看到朱云朝他这边过来。


    朱云今天去处理张村和郭村的械斗去了,两个村争水一直得不到处理,最后闹成了械斗。


    “县丞,我听说王员外在家中自缢了,怎么会那样?”


    朱云看样子是刚回来,典史负责一县治安,这种大案对治安影响很大。


    “我们边走边说。”


    从县衙出来,刘协把案子讲了个大概。


    “密室**,这怎么做到的?”


    听完刘协说的,朱云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刘协也只能摇摇头,把案子放了一下午,他也还是没什么思路。【1】


    【6】


    【6】


    【小】


    【说】


    就在这时,他突然注意到两个熟悉的身影。


    “那是县衙的捕快?”


    他好奇地问道,因为他看到那两个捕快竟然在路口摆摊卖菜。


    朱云点点头,主动过去打了个招呼,还顺便买了点菜。


    刘协愈发好奇,因为用他上辈子的眼光看,这就好比一个人在县府办上班,然后下班了再去菜市场卖菜。


    古怪先不说,这面子上也拉不下去啊,但是看那两个捕快倒是挺开心的。


    等往前走了一段路,刘协忽然停下脚步。


    他意识到一件事情,先前因为在裕王府得了赏赐,再加上后来拿到的一百两黄金,他对官员收入没有概念。


    现在想想,他作为县丞一个月的俸禄是6.5石,按照现在的折算比例就是3.25两。


    就这还不够吃凤临阁一盘三黄鸡的,还是非青丝豆油版的。


    他一个县丞尚且如此,这些捕快可想而知了。


    “捕快的俸禄很低吗?”


    他转头对朱云问道。


    “糊口而已。”


    朱云一脸苦笑。


    “一月一两?”


    “一两?县丞久在京师,对这些恐不太了解,捕快属杂役,俸银由县衙发放,其数目和官员相去甚远,一月不过五百文。”


    没想到刘协的这句话让朱云冷笑了起来。


    刘协皱起了眉头,五百文,半两银子不到,朱云刚才说的糊口应该都算好听的了,难怪要出来摆摊卖菜。


    他知道明朝官员的收入不高,但没想到杂役的会低到这种程度。


    而且他留意到了朱云的态度,典史不入流,属于吏,吏是不能参加科举的,虽说也能通过特殊的考试成为官,但上限很低,不会超过七品,所以官和吏有些时候是对立的。


    “县丞喜钓否?”


    朱云也意识到自己刚才有点失态,转移了一下话题。


    “朱典史这是要邀我垂钓吗?”


    刘协笑着说道。


    “此时天色尚早,钓一尾鱼回家正好。”


    朱云笑着说道。


    “不过我初来江陵,家中尚无渔具。”


    “这个无妨,我家有。”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


    等朱云去家里取了渔具,他们沿着路边走了一段路,下到了河边。


    隔着老远,刘协就看到江边有很多人在那钓鱼。


    这大明朝的钓鱼佬真不少。


    不过这大概也和这里是江陵有关系,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当渔民那就只能钓鱼了。


    而且下去的时候,他们又遇到了两个县衙的吏员,看来也是赚外快养家糊口的。


    他们找了个人少的地方坐下,刘协这会儿打量鱼线,才留意到这竟然用的是麻绳,也不知道结不结实。


    鱼钩挂上蚯蚓,甩入水中,接着就是等待了。


    相比于刘协知道的钓鱼,这种窝都不打的钓鱼方式可以说是比较随缘。


    不过过了没半刻钟,朱云就已经吊上了两条半斤左右的鲫鱼。


    不能说他运气多好,只能说长江里的鲫鱼多,再加上这个年代渔民捕的也有限。


    虽然,刘协这边还没上钩。


    刘协比较佛系,已经开始欣赏江景了。


    这时候夕阳西下,躲进了云层里,把天边照成金色,光线从云层里洒下来像是金光一样。


    可惜他没裕王那画画水平,要不然一定要把这幕画下来。


    “县丞,咬钩了。”


    就在这时,朱云提醒了他一声。


    他低头一看,鱼线上的鸡毛已经沉入水里了,他赶紧上手。


    一上手他就感觉到很沉,他赶忙起身。


    因为这鱼竿简单,没法放线什么的,他起身在江边走了两步防止断线,结果没想到这鱼力道很大,而且一直往外走,他只能往回硬拉。


    朱云这时站起身,也意识到刘协这是钓上大鱼了。


    硬拉了一会儿,水面一个大浪花,他们也看到了那只鱼,一只很大的鲤鱼,看着起码有四五斤。


    刘协也有点兴奋,他这要么不上钩,一上钩就是这种大鱼。


    鱼被他快拉向岸边,眼看着就要成功。


    “啪!”


    就在这时候,那麻绳不争气的断了!


    刘协差点没一屁股坐地上,那鲤鱼也是一个打挺从水面消失不见。


    “可惜了,要是有钱大人的渔具,这鱼儿肯定跑不了。”


    朱云发出感慨。


    “钱大人也钓鱼吗?”


    刘协收起懊恼的情绪,转头好奇地问道。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