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三章 前任

作者:肉末大茄子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听完这段往事,刘协终于知道为什么裕王的反应会是那样的了。


    那可是过命的交情!


    不过裕王说的这段往事,依然没有让刘协改变自己的想法。


    “王爷,人是会变的。”


    刘协这话把裕王说沉默了。


    是的,人是会变的,因为人只要活着就会经历很多事。


    年少时英勇豪迈的“屠龙少年”董卓,最后成了残暴凶狠的、祸乱朝纲的“恶龙”。


    “晋王三矢”的后晋开国皇帝李存勖,最后成为了宠信伶人、横征暴敛的**。


    励精图治,为唐朝带去了“开元盛世”的唐玄宗李隆基,到了晚年却宠信奸逆,引发了“安史之乱”,直接葬送了唐王朝。


    这些都还是历史风流人物,更别说普通人。


    “我相信成梁,他应该知道那些财物的话,只要他开口我就会给,不需要如此复杂。”


    裕王还是摇头。


    “那这案子……”


    刘协有些拿不准裕王的想法。


    “你接着查,有任何需要随时和我说。”


    “明白了。”


    裕王的意思,是心理上接受不了李成梁可能是盗贼的事实,但如果真的最后查出来是他,他也绝不会姑息的。


    毕竟比起外贼,内贼更让人痛恨。


    拿到了裕王的指令,刘协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让人把陈前找来,然后把他需要的卷宗一并拿过来。


    之前他的查案更多是靠推理,很巧妙,不过运气也不错。


    如果不是在通风孔发现那撮猴**,他也不会联想到训练宠物来偷盗的可能性。


    但是这次财物的失踪,让他明白细节的重要性,一定还有什么细节是他没发现的。


    陈前这次来的特别快,态度也格外好。


    这前后态度的变化也好理解,锦衣卫受了皇命,最后案子却是刘协破的,他们锦衣卫不仅没破案,最后连财物都找不到,被问罪,被革职那都是大概率事件,唯一的挽救机会,就是刘协能把那些财物给找回来。


    那些卷宗都是刘协要求的,一大摞的他也全都搬到了他的房间。


    等到陈前走了,刘协备好烛台,备上一些茶水小吃,再点上提神的熏香,接着开始进入状态。ωWW.166xs.cc


    因为是寻找细枝末节,所以他必须让自己时刻保持高度的专注力。


    他最先看的是和张有德有关的部分。


    转眼间已经过去一个多时辰,那些卷宗已经被他翻完,因为来不及整理到处都是。


    不过即便看完了他也还是没有什么发现。


    不得不说锦衣卫的办事效率是很高的,他所能看的,和当初陈前总结说的都差不多。


    张有德年轻的时候去过南方,呆了七年,学了耍猴的技艺,还娶了个老婆回家。


    按照刘协上辈子的说法,那是成功的南漂一代。


    有一门吃饭的手艺,夫妻感情也很和谐,张有德在京城一开始混的也不错。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两人一直没有子嗣,他的妻子最后抑郁而终,他的性情也随之大变。


    但是除了孤僻之外,他并没有过任何犯罪记录,甚至连和邻居打架斗殴的记录都没有。


    刘协开始拿出纸和笔,在纸上写下了一些问题。


    第一,张有德的武功是哪里学的?


    然后他写下了答案,南方。


    明朝毕竟不是他那个现代社会,南方的档案不去调在北方是查不到的。


    第二,张有德和王府内贼是否存在某种利益之外的关系?


    这个问题他思索良久,最后写下了“有”字。


    从张有德的经历来看,他并不是那种生来大恶之人,而且也没表现出爱财如命。


    所以甚至很有可能,他**王府财物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那个内贼。


    写到这,刘协又拿起张有德卷宗族谱的那部分,想看看内贼和张有德之间是不是有某种血缘关系。


    不过细细看了一遍之后,他还是没有什么发现。


    最后他把那张留有问题的纸留下,把其他卷宗挪到一边。


    然后,他翻出了李成梁的卷宗。


    相比于张有德,李成梁的记录就显得简单,甚至透明了很多。


    出身于辽东铁岭卫,少年时代家境贫寒,只能选择从军。


    他英毅骁健,颇有将才,但一直未能得到重用,之后被调拨回京城当了禁军。


    让刘协有些意外的是,他的卷宗里面并没有记录白石桥救皇子们的经历。


    当然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因为恰好在这一年,他就从禁军调到了裕王府。


    一个普通的禁军能进裕王府,这说那段经历是有的,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被隐去了。


    刘协拿出另外一张纸,写下了一个问题:


    嘉靖三十四年三月十七日,这个日子有什么特别的?


    这个问题他现在给不出答案,因为这得查其他资料。


    他把笔放下后,紧接着又查看起李成梁的关系网。


    “高祖英自朝鲜内附,授世铁岭卫指挥佥事。”


    祖籍朝鲜,女真族后裔,家族都在铁岭卫,在京城也是孤身一人。


    跟他的经历一样,这关系网突出的就是一个简洁明了。


    等看完了李成梁的所有记录后,刘协觉得裕王的判断是对的。


    李成梁这个人简单,而且很得裕王信任,完全不具备作案动机。


    等把笔放下后,刘协不由得伸手按了按脑袋,然后一下躺倒在床上。


    如果李成梁确实没有嫌疑的话,那么有嫌疑的就是剩下那六个王府护卫了。


    可是有李成梁在,其他人也不可能在眼皮子底下犯案。


    当然这个不可能不是一定,明天得查那些护卫的卷宗才知道。


    那工作量不是一般的大啊!


    想到明天要做的事情,刘协仿佛又回到了上辈子九九六的日子,一把盖上被子直接蒙头大睡。


    第二天醒来,已是日上三竿。


    他赶忙起床洗漱,然后飞奔向正殿。


    案子是要查的,但是伴读的本职工作也要做啊!


    他迟到了一些,还顶着个黑眼圈,好在裕王知道他在做什么,也没说什么。


    今日来王府授课的是吏部尚书李默。


    李默讲的是《汉书》。


    古人云,以史为鉴,方知古今之乱。


    这次刘协倒是听得比较认真。


    他对历史还是挺感兴趣的,历史如卷,人类文明的发展,就是在前人的肩膀上不断反思、总结,然后发展、进步。


    就在这时,刘协忽然愣住。


    前人……前人……前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