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二十一章 宝钗爱极会咬人,冯渊出手压野神

作者:迷糊又无奈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冯一博回到府中,天色已经渐暗。


    今日轮序正是宝钗这边。


    他一下车便穿堂过户,直入西院。


    小夫妻一起用罢晚饭,冯一博又到书房看了会儿书。


    等再回来,便只说了会子体己话。


    就演变成你濡我沫好一番。


    没过片刻,宝钗便已眉黛频聚。


    冯一博细细品味,只觉朱唇暖融。


    唇齿初分,彼此呼吸交融。


    口鼻间都是气清兰馥,手眼上亦是肤润肌丰。


    一时多娇敛躬,良久后宝钗已是无力慵移腕。


    她本就怕热,此时自是珠汗光点点,钗发纷乱绿松松。


    好事毕,夜已深。


    宝钗慵懒的依偎在冯一博的怀中,忽地想起什么,便微微仰头,道:


    “对了,爷,今日诗社大伙儿都起了别号,说是让你也起一个,也算不负首倡之名。”


    原来她是想起黛玉的话,当下便说了出来。


    只是,她却没说是黛玉所提。


    而是以第一个倡议起社作为借口。


    “额?”


    冯一博闻言微愣,想到黛玉今日也说了这事。


    他便轻抚着宝钗的发丝,心中电转,道:


    “好啊,正好我闲赋在家,便效访‘东坡居士’,叫‘北坡散人’了。”


    宝钗闻言心中一动,往上挪了挪身子。


    一双水杏直盯冯一博双眼,似乎早已看穿一切。


    可惜,对视半晌。


    冯一博丝毫没显露出什么心虚的模样。


    宝钗无法,只能轻声问道:


    “爷,是不是林妹妹和你说了呢?”


    这话一出,冯一博就不好再装傻了。


    “波!”


    他亲了宝钗额头一下,随即大方承认道:


    “真是什么都瞒不过你。”


    “咯咯!”


    宝钗被亲得有些痒痒,轻笑两声才道:


    “别人我还不知,但林妹妹的心思怕谁也瞒不过的。”


    她一听就知,冯一博显然在别处起好了。


    连问都没问她的意见,不是冯一博的风格。


    显然,这是怕她也起一个。


    宝钗见他承认,当下又挪回原处。


    将头重新埋在冯一博怀里,轻声道:


    “不论是哪个女子,都想着‘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更何况林妹妹那样心气高的?”


    冯一博这时什么也不能说,只能轻轻拥住她。


    “说来,林妹妹能待我和以前仿佛,我就烧了高香。”


    宝钗微微拱了几下,摩挲着冯一博的胸肋,又继续道:


    “不指望她没有一点醋意,只希望别让爷为难就好。”


    虽然不便评论两人,但冯一博也不能一直什么都不说。


    他手中拨弄着宝钗的发丝,口中叹道:


    “宝钗,你可真好。”


    “嗷呜!”


    宝钗显然有些不满,可又怕弄疼冯一博。


    她嘴里“嗷呜”一声,却只轻轻咬了一下,才有些气闷的道:


    “我其实何尝不是如此?只是不会像林妹妹那样,在人前显露罢了。”


    这一口就是她爱极了冯一博的体现。


    既有些吃醋,又舍不得伤害。


    见宝钗难得显露出一丝,和平日不一样的可爱一面。


    冯一博心中更加爱怜,不由轻轻紧了紧手臂。


    将她揽得更近一些。


    宝钗也微微紧了紧手臂,予以回应。


    随后恢复往日温和语气,继续道:


    “我知道说了也没用,爷必是想一碗水端平,不会偏任何一个。”


    宝钗的话语中,多少透着一丝委屈。


    好在这丝委屈转瞬即逝,她似在开解自己似的道:


    “所以,我又何必枉做小人,让爷左右为难呢?”


    话说到这个份上,冯一博心中万分感慨。


    宝钗的贤惠,言语已无法表达。


    有妻如此,只能以公粮报之。


    “宝钗!”


    冯一博轻呼一声,双手微微用力,将怀里的宝钗提拎了出来。


    两人动情对视,感受着彼此的呼吸。


    随后两颗脑袋缓缓凑近,又是一番濡沫。


    腊月二十三,狗子赶了回来。


    冯一博在书房等他。


    这是狗子年前最后一次回来,一到书房就拱手道:


    “提前给爷拜年!”


    冯一博抬手示意他坐下,还笑着道:


    “我可没给你准备喜钱。”


    两人落座后,自有仆人上茶。


    待屋里只剩两人后,狗子拿出一摞文件。


    那是东海郡的工作汇报。


    冯一博没急着翻看,而是问道:


    “如何,最近官面上可有什么动静了?”


    狗子不知冯一博辞官的事,闻言指了指汇报的文件,随意的道:


    “都在这里面了,前有交趾的南安王府曾派人来过,后有粤海将军也想要和我们接触。”


    冯一博闻言皱眉,不由疑惑道:


    “这么说,针对我的是开国勋贵?没有别的势力了吗?”


    四王八公之中的四王,如今只有北静王还是郡王。


    其余三家都已经降等袭爵。


    北静王水家,之所以还保留王爵。


    是因为初代北静王没要封地,选择在都中做个闲散勋贵。


    而其他三王,则继续掌握实权。


    其中南安王霍家,已经降至世袭一等镇国将军。


    但依旧镇守最南面的交趾,过着土皇帝般的生活。


    粤海将军祖上是荣国公贾演的部将,也是四王八公的人。


    现在把持着广东沿海的军政大权。


    两家在南海互为犄角,威压大魏南方。


    势力极盛。


    狗子听到冯一博被针对,顿时有了几分凝重。


    他沉吟一下,才慎重的点点头,道:


    “除了他们之外,都是些商贾,并无什么可疑。”


    说到此处,顿了一下,又补充道:


    “他们来了之后不得其门,连黑龙府的边都没碰到,就被我们挡了下来。”


    “按照爷的吩咐,告诉他们想做生意按规矩就行,想见黑龙王免谈。”


    “黑龙王只信爷一个人,其余大魏官员概不接待。”


    这是冯一博一早就有的安排。


    若是谁去都接待,难免有暴露的可能。


    所以当初他在献土国书上特意标明,只和自己往来。


    看来原因就出在这儿了!


    他们是想染指东海郡,所以要踢开自己这个绊脚石?


    “若四王八公想对付我也就算了,为何之前会对付我恩师呢?”


    冯一博忽地想到,那个御史之前也弹劾过李守中。


    他起身踱步,忽地想到什么,喃喃道:


    “难道是不满他老人家投靠圣上,想要警告一下?”


    李守中和贾家有亲,按理说和四王八公也关系匪浅。


    唯一的可能,也就只有这个了。


    对方当初没多做纠缠,现在看来可能就是这个原因。


    狗子还在想冯一博被针对的事,跃跃欲试的问道:


    “爷,那我们是不是要出兵交趾?”


    东海郡有流求,小琉球,吕宋、宿务多处地盘,已经不小。


    但交趾不仅土地肥沃,还多是开垦好的熟地。


    而且接壤诸多小国。


    若是占了那里,就可以当做跳板。


    不仅能威压南海诸国,还与大魏接壤。


    冯一博自然也想到了这些好处,闻言不由心动了一下。


    但最后他还是摇了摇头,拒绝道:


    “不必,那样就真的翻脸,咱们只要砍掉他们的爪子,让他们知道疼就好。”


    狗子闻言,面上露出一丝凶狠,道:


    “明白了!保证他们的船队片板下不得海!”


    虽然粤海将军手底下也有水军,但和东海郡比,还是差了不止一筹。


    冯一博闻言却有些心烦,训斥道:


    “不要动不动就打打杀杀,说了多少次了?”


    “额?”


    狗子被训了一句,顿时有些讪讪,问道:


    “那我们该怎么办?”


    冯一博长长舒了口气,才道:


    “凡是四王八公的船队,在我们的地盘出货压价三成,进货涨价三成。”


    他决定先采取经济手段,给与警告。


    就如当初他们警告李守中一样。


    “一来一去,就让他们疼一疼。”


    狗子闻言有些犹豫,道:


    “可是……他们若是去海西人那边交易怎么办?”


    现在大魏对海外的贸易,多是在流虬进行。


    因为倭国和吕宋的货物,大多都运到这里。


    可以说,从泉州出发,去流求又近又方便。


    也有宁可花点时间,想多赚一点的。


    但多是去吕宋采买香料。


    除此之外,其他东西的价格相差不大。


    至少不值得浪费时间。


    而越过东海郡,去满刺加也不是不行。


    那边来自海西的货物价格比吕宋稍低,卖价又偏高一点。


    可那里毕竟都是海西人,再怎么说也不如海外移民交流起来方便。


    若是把人逼急了,却也说不得就会越过东海郡。


    “没关系,现在不过是权宜之计,先让他们知道知道我们的态度。”


    冯一博微微一笑,全然没放在心上。


    他只是先警告一下,后续还有其他手段。


    想到这里,他又轻蔑一笑,道:


    “明年吕宋那边再稳一稳,满刺加那样的要冲,自也要拿到手。”


    满刺加是东西交通的咽喉要地,冯一博怎么会没有计划?


    只是之前急着归附,还要稳定吕宋的盘。


    仓促之间才没有动手。


    等到缓过手来,肯定第一时间就要拿下。


    狗子闻言嘿嘿一笑,道:


    “我就知道。”


    冯一博没好气的看了他一眼,又恶狠狠的道:


    “若是他们还不知道疼,就让他们有来无回几趟。”


    这话一出,狗子更兴奋了,顿时咧嘴道:


    “好嘞!”


    乐了一会儿,狗子又指着汇报材料,道:


    “对了,还有一事,这次重点想和爷说的。”


    冯一博点点头,示意他说下去。


    狗子便直接道:


    “咱们东海郡现在有海西人传教,我看已经开始有人弃了黑龙王的香火,去拜什么野神。”


    野神?


    冯一博稍愣一下,马上就明白了。


    耶神教!


    稍稍沉吟了一下,他便道:


    “海西人做生意可以,只要不犯法,我们就不管,但不允许他们建教堂,供野神。”


    他也不更正狗子的叫法,还跟着叫起了野神。


    说到此,又补充道:


    “另外,以我名义下达各地:凡我们治下之民,信此教者收回耕地,不许下海。”


    大多海外移民,不是垦殖,就是在海上讨生活。


    有了这一道命令,直接断绝底层信教的可能。


    虽然难免有些人可以不种地也不下海,但那样的人毕竟是少数。


    想在东海郡讨生活,也要顾忌一下黑龙王的态度。


    冯一博还冷笑道:“若是他们信的野神能供养他们家口,那就随便去信好了。”


    狗子闻言抚掌,拍马屁道:


    “爷这招‘釜底抽薪’绝了!”


    冯一博摆摆手,又叮嘱道:


    “也别直接断了人活路,等命令下达各村镇一个月以后,还有信野神的再执行。”


    “好!我明白了。”


    狗子闻言点点头,又道:


    “那些传教士,要不要……”


    他将手往脖子上一划,道:


    “卡察了?”


    “啧!”


    冯一博皱眉啧舌,没好气的道:


    “说多少次你才能明白?武力是解决问题的最后手段。”


    狗子忙道:“是是是!”


    他心中犹豫该如何处置,却听冯一博又道:


    “若是他们不走,就都软禁起来,让他们翻译海西书籍,也算物尽其用,到时候都拿回给我看看。”


    狗子这才明白,原来这位爷早有打算。


    “嘿嘿,明白了。”


    “至于黑龙王,既然有了信仰的雏形,待我这几日写本黑龙王的经典。”


    冯一博看到黑龙庙之后,就已经有了这个打算。


    只是一直没来得及搞。


    现在闲赋在家,正好把这事做了。


    “到时你带回去让人印了,在各处黑龙庙免费宣读发放。”


    说道此处,冯一博露出个微笑,道:


    “到时候都有了寄托,就没人再信什么野神了。”


    随后留下狗子,让他和陈伯相聚不提。


    第二天,冯一博就开始编纂起经典。


    他还把妙玉叫来帮忙参详。


    虽然妙玉有些惊讶于冯一博的打算,但却并没多问。


    只按照他的要求,帮忙旁征博引。


    她自幼熟读佛门经典,又饱读诗书。


    可以帮助冯一博把一些现代理论都化作玄之又玄的宗教说辞。


    几天之后,两人就编纂出来一本《黑龙王统摄四海本愿经。


    看起来像佛家经典,实则里面的东西十分庞杂。


    充斥着各种黑龙王在海上救人,帮人摆脱苦难的小故事。


    伴随着劝人向善的说教。


    还有镇压各路妖魔,超度信徒,让其登临天国的桥段。


    其中的很多东西,让妙玉这个真正的宗教信徒都震撼不已。


    若非冯一博边写边问她一些东西,妙玉都要以为他真的是神仙转世!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