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一十七章 姊妹齐聚起诗社,你来我往定别号

作者:迷糊又无奈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宝玉自幼在姐妹丛中长大。


    亲姐妹有元春、探春。


    叔伯的有迎春、惜春。


    亲戚中又都是湘云、黛玉、宝钗、宝琴等姹紫嫣红的优秀女子。


    不曾见识外面男儿气概的宝玉,便料定天地间灵淑之气只钟于女子。


    只以为男儿们都如贾府男子一般,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


    可自从认识了秦钟、柳湘莲、北静王等,又或再加上一个望尘莫及的冯一博。


    【推荐下,野果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yeguyuedu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宝玉心中已经有所改观。


    只是,和众姐妹亲近的习惯,却不是一时能改的。


    除了秦钟回老家,宝玉和北静王、柳湘莲走得近些。


    平日还是和家中姐妹相处更为舒适。


    冯一博听他这话,自然知道他是什么意思,却还故意道:


    “没问题,等咱们喝完酒,再让兰儿带你们游赏一番。”


    贾兰是冯府常客,冯家的园子早就逛了几遍。


    只是最近一阵子,李纨忙于府中俗物,才去得少了。


    “那算了。”


    宝玉显然有些失望,越发闷闷不乐。


    “宝兄弟别当真,你姐夫和你玩笑呢。”


    这时宝钗忽地出声,又笑着道:


    “宝兄弟和姐妹们一起游园,他不惯和你们吃酒的。”


    说着,她看向冯一博,目光清澈。


    却很坚定。


    “对对对!”


    宝玉闻言,又忙打精神用力点头,附和道:


    “我不惯吃酒,还是和姐妹们一起最好!”


    说完,就眼巴巴的看着冯一博。


    一脸期待的等着他的答复。


    “自是玩笑,你偏要这么快说破。”


    冯一博自然知道宝玉在贾府的荣宠。


    只是一个男人每日扎在脂粉堆里,难免让人腻歪。


    所以故意逗弄几句。


    史老太君和王夫人露出不满之色,冯一博可以当做没看见。


    但宝钗出声,他自然立刻转变态度,道:


    “宝兄弟、环兄弟和姐妹们都一起过去。”


    他顺着宝钗的话说了两句,又道:


    “明儿个我去接林妹妹,这边就让琏二哥送宝兄弟和姐妹们过去。”


    随着这话一出,气氛顿时恢复了热闹。


    一群姐妹们叽叽喳喳的聊了起来。


    第二天一早,冯一博就到了林府。


    把黛玉接了过来。


    这边的贾琏、薛蟠,也一起将贾府一众姐妹兄弟送来。


    冯一博和两个爷们在前面吃酒。


    其他姐妹兄弟就在宝钗的带领下,一起去逛园子。


    众人逛了一大圈,都是又兴奋又乏累。


    宝钗早让人备好了酒果,这时都奉上招待起来。


    酒有海外来的葡萄酒,配以晶莹剔透的水晶杯。


    还有温热的黄酒,微微冒着热气。


    更有各色茶点果脯摆满桌面,供人左酒。


    果是流求送的热带果,香蕉、椰子、桂圆等。


    都是都中少见的新鲜玩意儿。


    见众人津津有味的吃喝一阵,都缓了乏。


    宝钗沉吟了一下,就笑着道:


    “前些日子,我家爷就说,等春暖花开的时候,将姐妹们接来咱们家园子游玩。”


    说到此处,她掩口轻笑,拉着黛玉道:


    “还说,妹妹最喜吟诗作赋,咱们可以起社作诗,勒石相记,也是一番雅事。”


    前些日子,自是新婚不久。


    听到冯一博在那时还记挂自己,黛玉心中顿觉羞涩不已。


    脸上自也浮现一丝红润。


    只是她这个正主还没说话,宝玉闻言却咋呼道:


    “可惜迟了!早该起个社的。”


    他听了这个主意,顿时觉得很好。


    可惜自己却没想到。


    要是早起了诗社,不就有姐妹陪他玩了?


    “哪里算迟?也没什么可惜。”


    黛玉闻言,有些不满怼了回去。


    怕别人误会她承认了起社是因她,连忙又找补道:


    “但你们只管起社,可别算我,我是不敢的。”


    迎春今日极为开心,这时吃着香蕉,难得出言调笑道:


    “你不敢,谁还敢呢?”


    这话一说,黛玉顿时脸上更红。


    毕竟宝钗说,起诗社是因为冯一博惦记她。


    再加上平日里,姐妹中也数她诗才出众。


    若是她都说不敢,那别人还起什么社?


    宝玉刚被怼了也不当回事,这时还立刻高声道:


    “这是一件正经大事,大家鼓舞起来,别你谦我让的。”


    见不少人还在吃喝,他便起身,倡议道:


    “若有主意,只管说出来,大家评论。”


    说道此处,他看向宝钗和黛玉,又道:


    “尤其宝姐姐这个地主,也出个主意,林妹妹这个起因,也说句话儿。”


    李纨这些日子忙于俗物,倒是难得清闲。


    她怀里贾兰正在大快朵颐,专挑最甜的桂圆在吃。


    “这事雅的很呐!要说起诗社,由一博这个探花掌坛最好。”


    听闻起诗社的主意,李纨就起了兴致,笑道:


    “但他不在,这里属我年长,便自举我来代作掌坛。”


    说到此处,她不由露出一丝感慨,又道:


    “其实前儿春天,我原有这个意思的,可想了一想,我又不会做诗,瞎闹什么!”


    她带着姐妹们一起读书,如何不会作诗。


    只是做的一般,不想显露罢了。


    “再加上又俗物缠身,因而竟也都忘了,就没有说。”


    说着,她看向宝钗,笑着道:


    “既是宝妹妹这个地主高兴,我就帮着你作兴起来。”


    若是别人说这话可能大家都不服膺。


    但李纨平日就和这些小姑的关系极好,又教她们针幤诵读。


    此时自是一呼百应,纷纷支持她来掌坛。


    “珠大嫂子掌坛最好不过!”


    “对对对!”


    “若是别人总有不服,只你来作吧!”


    黛玉见大家的兴致都上来,就笑着对李纨提议道:


    “既然定下要起诗社,咱们就是诗翁了,还是先把这些‘姐妹兄弟叔嫂’的字样改了才不俗。”


    自古文人雅士便都有别号,黛玉这个提议自也得到大家的支持。


    “极是。何不起个别号彼此称呼倒雅?”


    李纨第一个赞同的点头,稍一沉吟就笑道:


    “我如今住咱们府里的稻香居,便定了‘稻香老农’,定无人占。”


    以居所取号,或者名扬的文章取号,算是最为常见的。


    不少“居士”、“主”、“人”之类结尾的,都是如此。


    比如最知名的“东坡居士”。


    相传,就是苏轼买的田地在黄州城东的五十亩坡地。


    探春闻言,顿时来了兴致,也跟着道:


    “那要这么说,我就是‘秋爽居士’吧。”


    探春在大观园中所住之处,就是秋爽斋。


    显然这个秋爽居士,就是顺着李纨的别号,也以现在的居所起的。


    宝玉闻言,沉吟着道:


    “居士主人,到底不雅,又累赘……”


    他的话没说完,黛玉就皱眉道:


    “是六一居士不雅,还是易安居士累赘?”


    六一居士是欧阳修晚年的别号,易安居士是李清照的别号。


    这两位在文坛的地位,谁敢说他们不雅、累赘?


    宝玉听她的话,顿时也有些讪讪,但还是嘴硬道:


    “唐宋大家‘居士‘太多,自是没什么新意。”


    这话倒是不假。


    除了刚刚提到的几人,还有太多知名人物以居士为号。


    如:青莲居士李白,香山居士白居易,淮海居士秦观,后山居士陈师道,等等。


    宝玉认真想了想,便提议道:


    “如今腊月,刚刚咱们游园,我见梅花松柏最盛,或指梅花松柏起个倒好。”


    闲人雅士起别号,不少都是随势起的。


    随手一指,倒是有些风流态度的。


    可惜……


    “算了,不爱梅花。”


    探春闻言摇了摇头。


    随即沉吟了一下,忽地想到什么,笑道:


    “若是如此说来,我却最爱芭蕉,就称‘蕉下客’吧。”


    众人都道:“别致!有趣!”


    只宝玉有些闷闷不乐。


    他现在说什么,都有人反对。


    本来只是黛玉一个人,自己就没一句能得她认同也就算了。


    如今就连探春也不听他的了。


    宝玉心中不快,端起酒杯喝起了闷酒。


    黛玉听了探春的话,在旁忍不出噗嗤笑出声来。


    还指着探春,道:


    “你们快牵了她来炖了肉脯子来吃酒!”


    见众人面露不解,黛玉就笑着解释道:


    “庄子说的:‘蕉叶覆鹿。’她自称‘蕉下客’,可不是一只鹿么?快做了鹿脯来!”


    “咯咯咯!”


    众人听了,都笑起来。


    “你又使巧话来骂人。”


    探春白了黛玉一眼,又笑嘻嘻的道:


    “你别忙,我已替你想了个极当的美号了。”


    说着,她直接又向众人道:


    “当日娥皇女英洒泪在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


    “如今府里的潇湘馆还给她留了,她原又爱哭,那竹子想来也是要变成斑竹的。”


    先说了个斑竹的典故,最后道:


    “以后都叫他做‘潇湘妃子’就完了。”


    大家听说,顿时都拍手叫妙。


    黛玉立刻快摇头,道:


    “不妥不妥,我虽爱竹,却又不住那里,更不是什么妃子。”


    “再说,我也很久没哭了,容我自己再想想吧。”


    李纨听她拒绝却露出可惜之色,还摇头道:


    “那要这么说,我替薛大妹妹想的三个字也不行了?”


    众人忙问:“是什么?”


    李纨撇撇嘴,有些讪讪道:


    “府里的蘅芜苑本配给了她,我就想封她为‘蘅芜君’。”


    她还是一个套路,用居所取号。


    宝钗闻言,笑着婉拒道:


    “封号极好,我却是搭配不上。”


    一旁妙玉见黛玉苦思,这时就插言道:


    “如今腊梅盛开,我想起一首诗,却适合为两个人起号。”


    众人好奇:“何诗?”


    “诗云: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原来是元代诗人高启的一首《咏梅》。


    这诗里有“雪”有“林”,不问也知说的是谁。


    “不如你们一个叫山中高士,一个叫月下美人。”


    果然,妙玉说完,笑着宝钗和黛玉两个。


    “这个好!这个好!”


    史湘云连叫两声好,还到黛玉面前调笑道:


    “美人,给爷笑一个!”


    “哈哈哈!”


    探春见了机会,也调笑道:


    “我看不如叫月上嫦娥。”


    李纨见此,想为黛玉解围,道:


    “宝妹妹的山中高士不错,林妹妹不如取下一句‘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她微微一顿,露出一个得意的笑容,道:


    “便定个‘竹影君’如何?”


    黛玉沉思,半晌不语。


    显然有些犹豫。


    妙玉一听,却觉得差了点意思,便又开口道:


    “不如叫个‘竹影樵君’,怜竹而伐影,如何?”


    “这个最妙!”


    众人都被这句惊艳,顿时叫好。


    宝玉见众人说的热闹,将杯中酒饮尽。


    他又奋起余勇,想要参与进来。


    当下便咋呼道:


    “我呢?我呢?你们也替我想一个。”


    宝钗见他咋咋呼呼的,就打趣道:


    “你的号早有了,‘无事忙’三字恰当得很。”


    李纨这时却面露疑惑,问道:


    “你不是有‘绛洞花主’?”


    宝玉闻言,面露干笑道:


    “小时候干的营生,还提他做什么?”


    他自然知道自己有号,可此时想要参与一番,便不认旧号了。


    宝钗看出他的心思,便认真想了想,道:


    “还是我送你个号吧,有最俗的一个号,却于你最当。”


    “天下难得的是富贵,又难得的是闲散,这两样再不能兼。”


    说到这里,宝钗不由露出一丝笑意,才道:


    “不想你兼有了,就叫你‘富贵闲人’也罢了。”


    宝玉心中不喜俗号,但面上带笑的道:


    “当不起!当不起!算了,随你们混叫去吧。”


    黛玉见他没完没了的,便不耐烦道:


    “刚不是都按住所取的?你既住怡红院,索性叫‘怡红公子’不好?”


    众人道:“这个好。”


    宝琴见大家都有了别号,便也来热闹,道:


    “诸位诗翁,也帮我想个吧。”


    黛玉想到刚妙玉为她取号,便也有样学样的道:


    “诗云:‘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说到此,她半是调笑,半是正经的道:


    “要我说,咱们雪不能输给梅,前有香山居士,小妹妹又擅古体诗,本该取个‘香雪居士’,也算追忆这位诗王”


    香山居士是白居易,那可是唐代诗王。


    “但刚有人说居士太多,那不如就缀个外史。”


    虽然黛玉的话里有话,是在暗指宝琴和梅家的婚事。


    但“香雪外使”这个别号,起的却很得宝琴心意。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