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一十六章 如胶似漆,不如心有灵犀

作者:迷糊又无奈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这三人都是昔日新旧党争之时,被新党驱逐的旧党一员。


    最后还默契的,通过各种的关系,找到了荣国贾府这边。


    贾政干脆就一起保了,还写信给舅哥王子腾。


    让他也帮忙上书。


    因为之前贾政推荐的贾雨村,已经成为王子腾的一大臂助。


    所以王子腾对贾政看人的眼光,还是有几分信任的。


    自然而然的,也就给了妹夫一个面子。


    同时,也是想将三人都收在麾下。


    让他在朝中的助力更多。


    保举的奏折很快到了景顺帝手里,却都被直接压了下来。


    景顺帝顺手将贾政外放崖州,算是敲打一下王子腾。


    也让贾政去清醒清醒。


    至少不要再给他和内阁添堵。


    再后来元春有孕,景顺帝才又让人把贾政叫回来。


    算是给了个恩典,让他至少能在家过年。


    没想的是,紧接着王子腾大胜的消息又传了回来。


    景顺帝又想起这事,当即召内阁商议。


    最后将王子腾的保举三人,一一批复。


    梅翰林倒是最好安排,因为他的职还在。


    现在只等督学御史的差事满了一任,也就是三年。


    也就是再等一年就能回京,继续做他的翰林学士。


    另外两个有些麻烦,只能先回京侯缺。


    但不管怎么说,贾政保举的三人,至此都算有了回音。


    唯独他自己被外放崖州。


    好在贾政很钝感,丝毫没觉得这是流放。


    反而还认为这是景顺帝对他的信任。


    毕竟,景顺帝再朝堂上夸他的话犹在耳边。


    如今贾政虽然累得散架,却也是一副春风得意的模样。


    只觉得自己又为国家举荐三个贤才,皇帝才会点他学差。


    既如此,贾政就准备为国家培养更多人才!


    原本他就一直看好冯一博,回来又听说了他被弹劾后挂冠而去的事。


    理所当然的以为,冯一博此来,是像那三人一样。


    是求他保举的。


    可没想到的是,冯一博听了他的话,却连连摆手,口中道:


    “多谢叔父挂怀,只是我恩师自有安排,倒是不必麻烦叔父为我保举。”


    冯一博又不想投靠开国勋贵,也不想投靠王子腾。


    当即婉拒了贾政的好意。


    “亲家公有安排?那就好。”


    贾政闻言有些失落。


    毕竟李守中是礼部尚书,又做过近十年国子监祭酒。


    论起声望和培养人才。


    肯定比自己还要强上不少。


    想到这里,贾政点了点头,又疑惑道:


    “那刚刚一博所请何事?你但说无妨,只要我能做到的,定然全力。”


    冯一博有感于贾政的真诚,毕竟敢为他说话的不多。


    可也怕他误会,毕竟万一真保举了,到时候还说不清了。


    这时冯一博就不敢再卖关子,直接笑着道:


    “其实也不是旁的事,只是我最近辞官,怕内子心中忧虑太过。”


    贾政一愣,不知道为何冯一博提起宝钗。


    “我就想着接上林妹妹,还有一向和她要好的贾府姐妹们,一起过去。”


    宝钗虽然表现的毫不在意,但冯一博知她心思细腻。


    这些日子都是小心翼翼的,显然在照顾他的心情。


    自是难免暗自担忧。


    所以,冯一博才会在年前过来。


    就是要想要宝钗散散心。


    “到时候姐妹们一起到我园中赏玩,也让她能散散心中郁垒。”


    贾政虽然觉得后宅妇人而已,不必多此一举。


    但冯一博的请求他自也不会拒绝。


    当下点了点头,道:


    “让她们出去走走也好,回头和老太太,还有她们母亲说一声就行。”


    冯一博笑着应道:


    “我先来和叔父说一声,稍后自去后院请老太太放人。”


    “原来是这事。”


    贾政此时有些兴趣索然,摆手道:


    “去吧,和老太太打过招呼,明儿个让人送她们过去便是。”


    “多谢叔父成全。”


    冯一博拱手称谢。


    就在这边两人说话的时候,宝玉三个已经回了后院。


    一进贾母屋里,老太君便笑着问道:


    “如何?你家老爷可有责罚?”


    几个丫鬟帮三人褪去罩衣,宝玉就像个猴儿一样钻到史太君的怀里,口中道:


    【推荐下,野果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yeguyuedu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老爷没亲自点评,是让冯大哥说的。”


    史老太君宠溺的,抚着他的背,又问道:


    “他如何说的?”


    宝玉嘿嘿一笑,傲然道:


    “冯大哥赞我博闻强识,跌宕风流,很是夸了我一通,还有兰儿,也很不错。”


    贾环这时正在一旁随赵姨娘侍立。


    听到宝玉只提了一嘴贾兰,却没提起他。


    隐隐失落的同时,也微微松了口气。


    起码宝玉没当众说他表现不好。


    宝玉从来把一切男子都看成浊物,可有可无。


    只是父亲伯叔兄弟之伦,因是圣人遗训,不敢违忤。


    所以弟兄间亦不过尽其大概罢了。


    却并不想自己也是男子,当要为子弟之表率。


    是以贾环从来都不甚怕他。


    只因贾母对他疼爱,才得让他三分罢了。


    如今宝玉又和姐妹们没了原来的亲近,才和贾环走近了些。


    可贾环心中也不过假意逢迎。


    他对宝玉羡慕多于亲近,还打心里看不起。


    觉得自己必定要强过这个银样镴枪头。


    也是因此,自和宝玉走动之后,越发奋进读书。


    没想今日过于紧张,却是丢了大脸。


    见宝玉没有提及,他心中稍安。


    却又嫉妒起宝玉备受荣宠,而自己却无人问及。


    贾母听到宝玉被夸,顿时笑容满面,点头道:


    “冯渊好歹是探花之才,他说你好,那就是真的好了,怪道今儿个稀奇,你那老爷竟没责骂你。”


    宝玉最近只和贾环玩,大觉没意思。


    就求着史太君将史湘云接来,好在府上一起玩耍。


    这时湘云正在史太君身边,忽地想到什么,便好奇道:


    “咦?爱哥哥怎地还叫冯大哥,该改口叫薛大姐夫才是呢。”


    说着她还看向宝钗,俏皮的朝宝钗笑了一下。


    贾兰闻言,疑惑的问身旁母亲道:


    “兰儿也要叫姑父吗?”


    李纨摸了摸他的头,柔声道:


    “兰儿不用,倒是可以将薛大姑姑改叫婶婶了呢。”


    她本是随口一说,却让一旁的王夫人有些不满,呵斥道:


    “胡闹!珠儿和宝钗是亲表兄妹,兰儿自该从这边论才是。”


    显然,王夫人觉得李纨有些胳膊肘往外拐。


    尤其是没有顾及她的面子。


    她和薛母是亲姐妹,所以宝钗和贾珠是表兄妹。


    而李纨和冯一博不过是师姐弟罢了。


    李纨一听,顿时明白自己的错处,连忙解释道:


    “媳妇知错,刚只是玩笑一句罢了。”


    婆婆平时又很少训她,这让李纨一时有些委屈。


    但她不小心把心里话说出来,确实有些不对。


    也只能立刻认错。


    旁边的史湘云自觉惹祸,吓得一缩头。


    其他贾家姑娘也都噤若寒蝉。


    由此可见王夫人平日的威势。


    “好了好了,若是真从大媳妇这边论起,兰儿还不要叫舅舅?”


    史老太君心情正好,闻言有些不悦。


    此时屋里的人中,也就只有她敢说王夫人两句。


    “只看大媳妇让兰儿叫叔父,就该知道她心里是从你这边论的。”


    这倒也不是乱说。


    最开始的时候,李纨在贾府都是小心翼翼。


    自然想的多些。


    如今她每日处理府中杂事,心中平添几分烦躁。


    才没了往日的小心。


    王夫人闻言也觉有理,顿时收敛起来,微微点头道:


    “母亲说的是,大媳妇随口一说,我不该较真。”


    即使她口中认错,屋里的气氛一时也难免变得沉闷。


    “兰儿从血缘上自是和我更亲,但从他外祖那边,却和我们爷更近。”


    这事毕竟与自己有关,宝钗这时连忙出声圆场,又继续道:


    “一个亲,一个近,不好论序,倒是单从他们爷们身上论起,叫叔父倒也恰当。”


    这话说的并无道理,也只是勉强为李纨开脱罢了。


    毕竟,一个是血缘,一个是师承。


    按照天地君亲师的顺序,也是血缘更大。


    但毕竟她是客人,自然不会有人弗了她的面子。


    “她们夫妻俩和她珠大嫂子的关系近着呢,怎么叫还不都是一样的亲?”


    薛母一看,连忙也帮着圆场。


    先附和了一句,又笑着补充道:


    “随她们怎么叫都好,情分都在那摆着。”


    史老太君也很给薛母面子,笑着附和道:


    “姨太太说的是正理。”


    这话一出,事情算是暂告一段落。


    屋里的气氛终于微微缓和了几分。


    正这时,外面丫鬟高声道:


    “冯大爷来了!”


    随着话音,外面帘子一挑。


    冯一博就进了外屋。


    “见过老太太,见过太太、见过大太太,诸位姐妹也都安好。”


    人还没进里屋,冯一博就开始问号。


    诸多小辈连忙起身还礼:


    “薛大姐夫安好!”


    “见过叔父!”


    有了刚刚的插曲,贾家的姑娘们都改了口,叫起了姐夫。


    只有贾兰依旧喊着叔父。


    显然在他心里,以母亲的话为准。


    宝钗见冯一博来了,忍着羞意,也微微欠身。


    冯一博含笑朝媳妇点点头。


    “快快看座。”


    冯一博刚刚夸奖了自己的宝贝孙子,史老太君看他顺眼不少。


    两边礼毕,就笑着让丫鬟拿来胡凳,还打趣道:


    “新姑爷上门,可要好好招待,莫让人觉得咱们娘们没有礼数。”


    冯一博谢过之后,才一坐下。


    心大的史湘云就忘了刚才的气氛,毫无遮拦的道:


    “刚还说该叫冯大哥还是姐夫呢,才定下叫姐夫,薛大姐夫就来了呢。”


    冯一博不知道刚才的插曲,闻言笑着回道:


    “你们和内子都是实在亲戚,自是该从你们宝姐姐这边来论。”


    说着,他想到刚刚贾兰的称呼,又补充道:


    “除了兰儿,他是我恩师的亲外孙,与我和你们宝姐姐一样的亲近。”


    以冯一博的周到,自然不会让贾兰和李纨难堪。


    这样小小的细节也不曾漏下。


    “若是叫了姑父,就和我生分,若是叫舅舅,又和你们宝姐姐生分。”


    绕了一圈,冯一博最后才道:


    “所以从我和珠大哥这边论,叫声叔父方才最妥帖。”


    众人这时都已经听呆了,一时纷纷看向宝钗。


    直把她看得脸上通红。


    屋中众人都惊讶于他们夫妻的默契,探春更是脱口道:


    “莫不是宝姐姐和姐夫早就论过此事不曾?”


    冯一博闻言一愣,也看向宝钗。


    随后两人几乎异口同声的道:


    “自是没有。”


    这下众人更是惊讶不已,一时都面面相觑。


    随后又一起笑了起来。


    史湘云笑的眼泪都出来了。


    “哈哈哈哈!”


    她一边拍着炕沿,一边指着二人道:


    “别人新婚都是如胶似漆,你们这对更厉害些,竟是心有灵犀!”


    这话一出,众人也都是大笑不已。


    “哈哈哈哈!”


    一时间,只有宝玉闷闷不乐。


    他对冯一博的感觉,就和贾环对他一样。


    既带着羡慕,又带着嫉妒。


    冯一博一来,众人目光就都聚集到他的身上。


    姐妹们都和他谈笑风生,让宝玉羡慕不已。


    而身边最出挑的姐妹,宝姐姐和黛玉。


    又分做两房,都要嫁给冯一博。


    这让宝玉难免有些嫉妒。


    可不论是嫉妒和是羡慕,宝玉都不得不服膺。


    因为冯一博方方面面,除了家世都比他强。


    但虽无家世,却自己挣来了勋位。


    和他的长辈们论交,也不落下风。


    随后宝玉在旁默不作声,但屋里却是谈笑风生。


    说了好一会子笑话,冯一博才将自己的目的说了。


    倒是没说因为辞官的事,只说想让宝钗和交好的姐妹一起聚聚。


    赏玩一下冯家的园子。


    史老太君自是应允,还让冯一博把史大姑娘也都带上。


    “冯大哥……”


    宝玉沉默半晌,这时忍不住轻呼一声。


    喊完又看了一眼王夫人,连忙改口道:


    “表姐夫,我也想去!”


    这样的热闹哪能少得了他。


    其实他不说,史老太君也想帮他说的。


    姐妹们都过去,自然也要有兄弟护送才好。


    “好啊!”


    冯一博笑着应了一声,宝玉顿时开心。


    可惜,却听冯一博又补了一句道:


    “环兄弟也一起去,我再叫上琏二哥,加上舅哥,咱们兄弟正好一起喝点。”


    宝玉自是不想和男人一起,闻言讪讪道:


    “我……我也想看看贵府的园子呢。”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