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79章:诸位,这何曾不是新开始

作者:神桦周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李世民同样情绪激动。


    他是非常抵触封王的,非常反感。


    他更没想到,民间竟然都是关于此事的议论。


    如果没有人引导,李世民是不会相信的,但依旧有这么大的议论,可见人们很关注。


    这让李世民感到很大的压力。


    压力不是封不封王的事,而是方源得到民间的认可。


    就是说方源制造出来的那些东西都很实用,确实是改善了百姓们的生活。


    如果方源真的迁移离开大唐,那对大唐来说是难以想象的损失。


    高士廉冷哼一声,这才没有和方源进行争执。


    方源冷冷一笑,退回自己的位置。


    “封王的事不要再提。”


    “百姓的议论是百姓的议论,随他去就行。”


    李世民深深看了眼方源,随后收回自己的目光。


    他下了定论,绝对不会因为封方源为王。


    至于如何挽留方源留下,那再想。


    “是!”


    群臣应是。


    朝会继续,讨论其他。


    没多时,朝会结束,众人散去。


    “方侍郎,是你引导的舆论吗?”


    马周走近方源,上下打量着方源。


    若不是方源对他帮助那么多,他都不想靠近方源。


    封王啊,这么大逆不道的事情怎么敢想?


    “不是我。”


    方源耸耸肩说道。


    确实,不是方源,但却是杜妙颜。


    现在的所有都是杜妙颜的计划,她的第二步,要让天下百姓觉得方源的功绩足以封王。


    接下来的十多天时间中,关于方源封王的消息不仅没有淡下去,反而议论声更大,支持者更多。


    此时,不仅是长安城在议论,几乎是全天下都在议论。


    很多人都说,单单是方源推出的水泥就足以封王,更不要说红砖。


    它们庇护了无数人的家园,给无数人一个温暖的家,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一时间,以为过些日子热度就会降落下去的李世民等人纷纷坐不住了。


    其中,长孙无忌和高士廉上书,反对方源封王。


    接着,房玄龄、魏征、李靖、程咬金等人也纷纷上书反对。


    只要排得上名的,有点名气的臣子,都纷纷上书反对方源封王。


    那奏折堆积如山,都有一个成年人那么高,都是反对方源封王的奏折。


    李世民看着堆积如山的奏折,神色沉着,让人去将太子李治叫过来。


    “太子,你知道朕为何叫你过来吗?”


    李世民看着奏折,沉声道。


    “父皇是想教儿臣治理国家。”


    李治看了看李世民,又看了看李世民的目光,朗声道。


    “是,也不是。”


    李世民收回目光,回到龙椅上坐着。


    他随手拿起一份奏折扔向李治,落在李治的跟前。


    李治好奇捡起奏折,认真打开阅读里面的内容,神色一变。


    “这些都是反对方源封王的。”


    “父皇想问问你,你对于方源封王怎么看?”


    “不用急,慢慢想,朕希望你真实回答朕。”


    李世民看着李治,沉声道。


    这是第一次问太子政治上的东西,算是一种考验。


    李治没有第一时间开口,而是认真看完他手中的一份奏折。


    随即他闭上眼睛,认真思考,时而眉头紧皱。


    李世民看着,没有催促,反而有些满意。


    凡事三思而后行,能够少错很多事。


    而这种重要的事情,更是要慎重考虑。


    “回父皇,从私人感情上说,我是支持方源封王的。”


    “但作为一个太子,作为皇室的成员,我不能同意!”


    约莫过了一炷香左右,李治睁开眼睛,给出了自己的想法。


    “你私人感情为何要支持?”


    李世民有些意外问道。


    “因为方源所做的东西真的改善了民生,他的功绩我觉得足以封王。”


    李治郑重道。


    他虽然年纪小,但人很聪明。


    从民间议论方源封王的事后,他就有所关注。


    同时,还整理过,分析过,心中大大佩服方源的付出,觉得可以封王。


    但那只是站在一个普通人的角度。


    而自己是太子,方源就不能封王。


    否则以方源在民间的生活,自己未来继位危险很大。


    哪怕方源没有反的异心,但谁也不想自己睡觉的地方有头雄狮。


    “稚奴,你分析得比父皇还要详细。”


    李世民不由得感叹道。


    他从一开始就没有从私情方面考虑过这点,都是从朝廷的角度去想。


    朝廷不能有异姓王,异姓王的存在会带来很多问题,单是这一点就不管方源有多大的功绩,都不能封王。


    “谢父皇夸奖。”


    李治略显不好意思挠挠头。


    “以你之见,这就赏赐给方源?”


    李世民继续问道。


    方源开创海上丝绸之路不能不赏。


    如何赏才能让百姓慢慢淡去讨论封王的事成为关键。


    “升尚书,封三公!”


    李治沉声道。


    不想封王,那就封目前最顶级的三公。


    虽然只是虚职,但也是无上的荣耀,别人想都没有。


    “朕明白了,你下去吧。”


    李世民颔首道。


    这也是他目前的想法。


    但他觉得这个封赏还少了点。


    毕竟天下的舆论那么大,不好压下去。


    “儿臣告退。”


    李治乖乖后退。


    李世民看着堆积如山的奏折,陷入了沉思中。


    现在能让自己安心的就是,除了民间百姓支持,朝廷无一人支持方源。


    要是朝廷诸公都支持,那自己就惨了,但好在,那是不可能的事。


    这件事得尽早结束才行,否则影响太大了。


    在李世民思考着如何封赏的时候,杜妙颜开始了她的第三步。


    第三步如果能成功,那么方源封王应该不是问题。


    如果第三步不成功,那么几乎不用想了。


    此时,杜妙颜隆重拜访李靖。


    “侄女拜见叔叔,婶婶。”


    杜妙颜乖巧行礼。


    “不用客气,请坐。”


    红拂女笑脸相迎,给杜妙颜泡茶。


    而李靖这是坐在坐位置上,示意杜妙颜坐下。


    “侄女此次前来,是为了我夫君封王一事的。”


    杜妙颜一开始就步入正题。


    她时间很紧,而且估计李靖和红拂女也想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来。


    “侄女,你夫君太不像话了,封异姓王乃是政治大事,怎么能闹这么大呢?”


    李靖一听,脸立即就板了起来,沉声道。


    “其实,事情是我闹大的。”


    “也是我主动为他谋封王一事,他一开始是不知道的。”


    杜妙颜讪讪一笑,但很诚恳面对李靖和红拂女。


    “你?”


    “为何?”


    李靖和红拂女都惊讶了。


    两人有些难以相信,不敢相信将事情闹得这么的竟是杜妙颜,而不是方源。


    这么说方源在朝中其实没有说假话,舆论确实不是他在引导。


    “因为我觉得我夫君的功绩已经够了。”


    杜妙颜正色道。


    “够是够了,但够不代表就能封王。”


    “别说陛下有意见,我们做臣子的哪个没有意见?”


    “侄女啊,我觉得你这样做,只会让方源在朝中难以立足。”


    李靖沉声道。


    本来他对方源还是很有好感的。


    但是经过这件事,他对方源就有意见了。


    自己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还是开国功臣,甚至被称为军神都没能封为异姓王。


    你方源才多大,论资排辈什么时候能轮到你上位?


    “叔叔说得是,但我有我的想法。”


    杜妙颜颔首道。


    她就知道他们都会反对。


    也有知道方源现在情况很不妙。


    所以第三步她提前了,要不然会晚点,等舆论更强再出手。


    “有什么想法你回去和方源说吧,叔叔很忙就不招待你了。”


    李靖摆摆手,就准备起身离开。


    他能亲自接见杜妙颜,还是看在杜如晦的面子。


    既然杜妙颜是为了方源来的,那自己也没有必要挽留对方。


    “叔叔等等,且听我说完。”


    杜妙颜叫住李靖。


    李靖眉头一皱,不是很乐意听下去。


    不过红拂女拉了拉他的衣角,最终还是继续坐下。


    “我知道,我夫君一旦封王,叔叔肯定意见非常大。”


    “毕竟叔叔的功绩不比我夫君差,凭什么我夫君能封王,而叔叔却不行,对吧?”


    杜妙颜直接点明李靖心中所想。


    李靖面无表情喝茶,一点也没有被揭穿的不自在。


    这是人之常情,方源太年轻了,老前辈们被这么骑着很不舒服。


    “但叔叔换个角度想,这何曾不是你们的机会呢?”


    杜妙颜笑了笑,缓缓道。


    “此言何意?”


    李靖眉头一皱,不解问道。


    红拂女略显不同,眼神一闪而过精芒,但还是有不解,看着杜妙颜期待解释。


    “叔叔想过封王吗?”


    杜妙颜认真问道。


    “以前没想过,现在想了一下。”


    李靖没有隐瞒。


    他也是个将军出身,比较豪爽。


    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可以不说,说了一般不会假。


    “包括叔叔,以及其他大臣,估计也会想着封王,光宗耀祖,名垂千古的。”


    “但是,打胜仗容易,封王却难以上青天,不是封王有多难,而是朝廷不允许封异姓王,陛下不允许封异姓王。”


    杜妙颜缓缓道。


    李靖虽然也姓李,但是和李世民不是同宗。


    也就是说,如果他封王,他其实也是属于异姓王。


    所以别看他功绩那么大,还是军神,但依旧不可能封王。


    “陛下不允许,我们也不允许。”


    “封王会引起朝廷动荡,会给大唐埋下不利的种子。”


    李靖补充道。


    据他所知,几乎有点名气的大臣都上书反对了。


    他自然也不例外,反对的奏折已经放在李世民的桌面上。


    “叔叔,扪心自问,你是见不得我夫君封王而自己不封王,还是担心朝廷动荡?”


    杜妙颜深吸口气,盯着李靖的眼睛,沉声道。


    “你什么意思?”


    李靖眼神一凝,当即不满道。


    “叔叔不要误会,我只是.”


    杜妙颜的心一颤,当即就要解释。


    作为一代军神,李靖的眼神是非常可怕的。


    不过杜妙颜还没有解释完,一旁的红拂女主动结束了。


    “就是见不得你夫君封王。”


    “没什么不好意思承认的,侄女,你继续说。”


    红拂女说道。


    并催促杜妙颜继续说下去。


    因为她感觉杜妙颜说的东西或许有大用。


    李靖哼了一声,没有反对,算是同意了红拂女的意思。


    “其实我觉得,叔叔的功绩完全是可以封王的。”


    “但是因为朝廷没有先河,没人打破先河,所以封不了。”


    “但如果此刻我夫君封王,那就是有了先例,之后叔叔再想封,岂不是板上钉钉?”


    杜妙颜缓缓说道。


    这就是她的第三步,希望能够得到一些大臣的支持。


    只要这些大臣支持,那么加上民间的舆论,方源封王的可能性就大了很多。


    “这,貌似可行!”


    红拂女眼睛发亮地看着李靖。


    异姓王是因为没有先例,一旦有了第一个,第二个就会简单很多。


    而现在自己支持方源,那么往后李靖要求封王的时候,方源肯定也会支持自己的。


    这种互利对李家来说百利而无一害!


    “但这会让朝廷埋下不利的种子。”


    “后世的某一天,朝廷可能会因此天下大乱,我不想做天下的罪人!”


    李靖沉声道。


    并没有因此就被杜妙颜说服。


    “叔叔言之过早!”


    “时代的命脉不会因为谁而改变,都是顺应潮流而已。”


    “也许未来就是因为今日的抉择,给大唐延续几百年的国运呢?”


    “而且,叔叔也不用担心,侄女并不是为了说服你一人,还会找其他人的。”


    杜妙颜摇头笑道。


    未来的事谁也说不定,但目前的事只有自己努力才行。


    而且方源如果不封王,事情闹得这么大,方源可能就下定决心搬去未来岛了。


    为了方源的未来,为了不搬去未来岛,杜妙颜正在努力。


    “靖,我觉得可行。”


    红拂女推了推李靖,小声道。


    李靖没有说话,静静评茶,只是眼神有些迷离。


    杜妙颜知道,他是动摇了,在思考着该不该答应自己,该不该支持方源封王。


    “叔叔,千秋万代,王只有那么几个,为了德謇他们,我觉得你应该试试!”


    李靖听到杜妙颜提到儿子他们,心中一叹,终于下定决心,眼神变得有神,沉声道:


    “只要你能再说服一人,我同意支持方源封王!”


    (本章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