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78章:杜妙颜上书,千古功绩封王否

作者:神桦周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朝廷权贵都在争三艘船分配问题的时候,杜妙颜正在长乐公主的带领下来到御书房。


    杜妙颜有自由通往后宫的权限,不过她很少到御书房见李世民,几乎没有。


    但这次,她不进来了,还是让长乐公主带来的。


    “杜如晦之女杜妙颜,拜见陛下!”


    杜妙颜郑重向李世民行礼。


    “快快请起!”


    李世民一愣,随即亲自走下龙椅,虚扶杜妙颜。


    一般而言,面对杜妙颜或者方源等人,李世民也直接一句免礼。


    但是杜妙颜今日竟然提到已故的杜如晦,让李世民大感意外,变得客气。


    想起杜如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模样,李世民立即就沉于悲伤之中,悲伤袭来。


    长乐公主也是大感意外,好奇地看向一本正经的杜妙颜,不知杜妙颜怎么如此正经。


    “陛下,臣妾的夫君方源,开创海上丝绸之路,其功绩理应不比陆地丝绸之路差,功在千古。”


    “臣妾好奇,陛下将赏赐我夫君何物?”


    杜妙颜郑重道。


    “是方源让你来的?”


    李世民眉头一皱,返回龙椅坐下。


    “不是,是臣妾自己想来的,替我父来问问。”


    杜妙颜摇摇头,郑重道。


    “替你父?!”


    李世民眉头皱得更深。


    “是的!”


    “方源从小无父无母,与我成亲之后,我父就是他父。”


    “但我父同样死得早,在我夫君立下大功的时候他无法亲自询问陛下,昨晚托梦于我问陛下,好让他泉下有知。”


    杜妙颜缓缓道。


    语气慢慢变得伤感,最终眼睛变红。


    实际上,昨晚杜如晦没有托梦给她,只是她的说辞罢了。


    但提到早逝的父亲,杜妙颜确实是伤感,眼泪不争气就要夺眶而出。


    “克明多虑了,朕没想过忽略方源的赏赐,朕只是在想该赏赐些什么给方源。”


    “既然你主动来询问,可有什么想要的?”


    李世民感叹着说道。


    原来是杜如晦想要知道。


    那刚好,自己不知道该封什么给方源,你自己说说看吧。


    “王!”


    杜妙颜轻吐一字。


    “什么?”


    李世民惊呼出声。


    一旁的长乐公主也是大惊失色。


    王,这可不是一个字那么简单,还是尊贵的身份。


    他意味着有自己的封地,有更多的食邑,同时还有自己的护卫。


    而且还是异姓王!


    “封王!”


    杜妙颜再次说道。


    神色是那么的认真。


    “这是你的想法,还是方源的想法,又或者是克明的想法?”


    李世民深吸口气,沉声道。


    异姓王是不可能的,大唐不需要异姓王。


    异姓王的权力太大,控制不好对大唐来说是巨大的灾难。


    “是我的想法,也是我夫君的想法,也是我父亲的想法,我们是一体的。”


    杜妙颜认真道。


    “封王是不可能的,你们死了这条心吧。”


    “其他的赏赐你们尽管可以提,只要不过份,朕都可以答应。”


    李世民沉声道。


    不管是杜妙颜还是方源,又或者是泉下的杜如晦。


    封王是不可能的!


    “不,我们只要封王!”


    杜妙颜摇摇头,沉声道。


    “放肆!”


    “满朝诸公的功绩比方源高的多得是,朕也不给他们封王。”


    “现在方源不过是开创一条海上丝绸之路,就要朕给他封王?”


    李世民勃然大怒道。


    “请问陛下,朝廷诸公除了从龙之功,还有谁的功绩比得上我的夫君?”


    “我夫君不仅开创海上丝绸之路,还研发了水泥、红砖、火铳等厉害武器,谁能与他比?”


    杜妙颜不为所动,直面李世民,沉声道。


    一旁的长乐公主感觉气氛变得紧张,偷偷拉了拉杜妙颜的衣角,但被杜妙颜忽视。


    “你是一定要逼朕给方源封王了?!”


    李世民被气得嘴角抽搐,低喝道。


    好家伙,这是功高震主吗?


    “陛下,我只是为您好而已。”


    杜妙颜缓缓道。


    “哦?是吗?”


    李世民自然不信,冷笑连连。


    “实不相瞒,我夫君扶持高天志上位的时候,高天志就封我夫君为高句丽异姓王,还划了一块地给他。”


    杜妙颜朗声道。


    这是秘密,全天下知道的人可能不超过五个。


    其中李世民和长乐公主就不知道。


    “混账,一臣二主,他是找死?!”


    李世民一愣,随即更加盛怒,眼睛都瞪大。


    “自然,我夫君没要,但高天志还是封在那里了。”


    “但我要说的不是这个陛下知道我夫君将研究院迁移去哪里吗?”


    杜妙颜倾城一笑,傲然道。


    高天志封方源为王的事随着他死就烟消云散了。


    方源为了安全起见就让陆婷美将卷宗都销毁,不让外人知道。


    毕竟高句丽的国王就是方源的儿子,是不是高句丽的异姓王没什么关系。


    “迁移去哪里了?”


    李世民的怒火稍微得到平息。


    也还好,方源没有真正一臣二主,否则罪该万死。


    但因为此事,李世民却产生了危机感,那就是方源在其他国家的地位。


    以方源如今掌握的武器力量来说,如果向其他国家索要异姓王的封赏,可能会有国家同意吧?


    “未来岛,一座充满未来的岛屿。”


    “我夫君从尚书被变为侍郎后,对官场心灰意冷,找了一座巨大的岛屿。”


    “他说,未来哪一天如果厌倦了官场的尔虞我诈,就带着我们隐居未来岛,过太平的日子,创造船厂的初衷就是为了去未来岛。”


    杜妙颜带着惆怅的语气说道。


    这话半真半假,但主要是让李世民产生危机感。


    “他想要离开大唐?!”


    李世民突然有种惊慌失措的感觉。


    一想到方源要离开大唐,他就感觉自己失去重要的东西。


    方源如今所拥有的,是天下所有人都没有的,是一个就大的宝藏。


    这么一个好的宝藏恐怕是比秦始皇陵还要珍贵,就这么离开怎么可以?


    “想不到吧?我也没想到!”


    “所以说,我是为了陛下你着想。”


    “我夫君已经对朝廷失望了,如果这一次他取得那么大的功劳还不能得到巨大的封赏,那么他迟早要离开大唐。”


    杜妙颜略带嘲讽说道。


    相比于方源,她更不想离开大唐。


    因为大唐是她从小长大的地方,有亲人朋友等等。


    所以杜妙颜希望能够朝廷给方源以一个巨大的保障,无须迁移。


    但如果方源铁了心要离开大唐,那么杜妙颜也是会跟方源离开的,毕竟方源是自己最重要的人。


    “其他封赏你们可以尽管提但封王,不行!”


    李世民内心深处骇然无比。


    无比担心方源离开的同时,还是不同意封王。


    因为封王会造成一系列可怕的后果,大唐会出现潜在的危机。


    “我的意思已经传达,行不行,陛下自行决定吧。”


    “到时候如果我们要迁移离开,请陛下能放我们离开,我不希望我夫君与大唐决裂。”


    杜妙颜郑重向李世民行礼,转身离开。


    长乐公主看了看李世民,又看了看杜妙颜,也跟着行礼离开。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内心深处宛如翻江倒海一样。


    原来,方源迁移研究院不是给他们一个安静和安全的环境,而是想离开。


    原来,方源建立船厂,制造钢铁轮船不是为了海上丝绸之路,而是想离开。


    原来,方源从尚书降为侍郎的怨气这么大,心里早就想着离开大唐。


    “老师,老师,妙颜老师!”


    “你们不会真的有一天离开大唐吧?”


    长乐公主追上杜妙颜,紧张问道。


    可以说,杜妙颜是陪着自己长大的。


    自己从小到大很多记忆都有杜妙颜的身影。


    在目前的人生当中,母后是最重要的,其次是杜妙颜,然后才是皇帝。


    因为皇帝日理万机,虽然很宠爱自己,但十天八天都不一定能见一次面,没有想象般亲切。


    “看你父皇选择了。”


    杜妙颜没有停下脚步,淡然笑道。


    “可是,可是”


    长乐公主追着杜妙颜,很想说可是父皇不会封王的。


    异姓王的问题太严重,尽管自己只是个公主,也明白那里面的可怕性。


    因为一旦开创了先河,接下来的国公们就会想着封王,功绩到了却不封王的话,他们会有意见的。


    “没有可是。”


    杜妙颜知道长乐公主想说什么,大步离开。


    今日的目的达到了,可以说是完成了第一步,可以进行第二步了。


    随着杜妙颜离开皇宫,长安城开始讨论关于方源应该得到什么样的封赏。


    “海上丝绸之路,绝不比陆地丝绸之路差,必定能和运河一样功在千秋,如此大的功绩,升尚书,封三公,赏良田美宅,绝对没问题吧?”


    “我以为升尚书和封三公还是不够,要知道方侍郎本身就是尚书降下去的,且三公都是虚职,封王,封王还差不多。”


    “异姓王?别想了,那是不可能的,陛下和朝廷诸公都不会同意有一个异姓王出现。”


    “可是,你们不觉得封王才是最合适的吗?要知道,方侍郎不仅开创了海上丝绸之路,现在的钱庄,红砖、水泥、单车等等,哪一样不大大改善我们的生活?”


    人们议论纷纷。


    一开始只是有个别人提起封王。


    后面提到的人多了,并且还觉得理应封王。


    消息传得很可怕,几乎整个长安城的人都在议论。


    异姓王太少了,大唐开国至今名义上只有一个异姓王。


    那还是种种原因之下才封的异姓王,现在已经去世了。


    现在再次谈论异姓王的封赏,着实是让人震惊,朝野上下震动。


    底层的人们谈论了,长安城的权贵们自然知晓,长孙无忌等人自然也很快知道。


    “嘶!!!”


    “谁引起的言论啊,竟然想异姓王?!”


    “封异姓王事关重大,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天下动荡,决不能开先例。”


    得知坊间议论的大臣们忍不住倒吸口凉气,第一时间就是觉得不能让事情发生。


    其中,一些不爽方源已经和方源有恩怨的长孙无忌和高士廉等人直接冷笑断言:


    “想要封王,除非我死!”


    权贵们都很震惊,但意见几乎相同。


    那就是不可能!


    次日早朝,偌大的殿堂气氛甚是凝重。


    李世民一到来,朝会刚刚宣布开始,就有言官站出来。


    “陛下,臣听说方侍郎要封王,臣以为绝对不行,万万不可!”


    “是啊,陛下,不管是谣言还是有人故意为之,封王之事绝不能开先例!”


    有人站出来之后,立即就有更多人站出来。


    就是魏征也是主动站出来,扬言封异姓王就可能让江山颠倒。


    “方侍郎,群臣义愤填膺,你不站出来说两句吗?”


    高士廉站出来,没有反对,但却针对方源。


    话落,满朝文物都看向方源,眼神带着震惊和敌意。


    李世民也看向方源,想起了之前杜妙颜和他说过的话,心情复杂。


    “高尚书,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我说两句?”


    “民间百姓的嘴不是长在我身上,我控制不了他们说什么。”


    “难道他们说要封我为王,陛下和朝廷诸公就会同意?”


    “不过是百姓们的茶后笑料罢了,诸位魔怔了。”


    方源站出来,淡然道。


    但心底却是感到巨大的压力,感叹杜妙颜把他害惨。


    从上早朝开始,所有人都带有敌意看向自己,包括关系不错的马周。


    方源能理解这种心情:大家都好好的是朝廷的官员,都是同僚,你却突然间要封王,脱离我等,站在我等头上,我等能不嫉妒吗?


    “民间百姓的嘴你自然是管不了,但怕就怕他们被某些人引导着。”


    高士廉冷笑道。


    如果没有人故意引导,舆论不可能这么大的。


    整个长安城的百姓都在讨论,远比之前所有事情讨论的还要大,简直就是空前绝后。


    而且不仅是长安城,舆论似乎有在其他地方讨论起来的感觉,都是非常积累,支持者不小。


    “高尚书,你好歹也是六部的长官,没有证据的事情能少点说吗?”


    “我总感觉你不太适合做户部的尚书,没有一点严谨性,现在更加觉得了。”


    方源冷笑一声回击。


    “你!”


    高士廉勃然大怒,怒视方源。


    眼见两人就要争执,李世民大怒。


    “好了,给朕闭嘴!”(本章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