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五十二章成为范增后,项羽有了读心术(十八)

作者:安离不失眠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十八)


    回到家中,项羽便坦诚又直白地将问题问题抛出。


    项梁眼神变换,神情颇为复杂。


    “会稽郡豪强势力皆是由叔父结交,你年纪尚浅,恐不能服众。”


    项梁的话,有私心,但也有客观的成分。


    “叔父暂且替你拉起这面大旗,你为裨将。”


    “待日后,时机成熟,叔父便卸去主将之位,推你上去。”


    项梁的话也算是在推心置腹。


    以他在会稽郡积攒下的威望,事半功倍。


    项羽沉声,慢条斯理地将项氏的隐患以及长远的发展尽数告之于项梁。


    “叔父,侄儿志向不止于报国仇家恨。”


    项梁皱着眉头,在书房来回踱步。


    是啊,项氏一族是助力,也是隐患。


    但,他正值盛年,便屈于侄儿之下,心中实在别扭。


    他是羽儿的长辈,如叔如父,一向都是事事以他为尊,以他为先。


    骤然转变,让他奉羽儿为主,他实在不甘心。


    他想重振项家,也想青史留名。


    “如果叔父能保证将手中权力安稳的过渡于你呢?”


    项梁依旧不死心。


    项羽没有言语。


    他出身项氏,便注定了无法与项氏割裂。


    “叔父,您决定了吗?”


    闻言,项梁的心更乱了。


    “让叔父再想想,再想想。”项梁退缩了。


    他知道,以项羽的本事,再加上范增的辅佐,拉起一支队伍并不难。


    项梁不住的叹气,他总觉得这番争执不应出现在他们叔侄之间。


    顺理成章,他都应该是主将,项羽为裨将。


    但,偏偏就有了分歧。


    范增的建议吗?


    项梁心里门清,项羽绝不会有这样的念头。


    自小父母双亡,项羽对亲人有天然的依赖和纵容。


    范增的建议……


    一时间,项梁有些不确定,范增是出于远近亲疏的私心,还是真的只是为了将隐患从一开始就扼杀。


    “你师父怎么说?”项梁蓦地开口询问。


    项羽坦然朗声道“师父明言,愿奉我为主君。”


    “天地君亲师,先论尊卑,再论亲疏。”


    项羽总觉得,他的师父又看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天命。


    否则,师父不会如此的郑重,甚至难掩心中的烦躁。


    先论尊卑,再论亲疏?


    项梁反复重复着这八个字,眼中的挣扎渐渐散去,咬了咬牙“羽儿能带领项氏一族到何种地步?”


    “保守估计,灭秦。”


    “叔父,我必能灭秦。”项羽一字一顿,斩钉截铁,整个人都充斥着一夫当关万夫莫敌的豪情。


    “叔父,请信我。”


    项梁叹息,他自以为正值盛年野心勃勃,可实际上,他没有项羽这种舍我其谁的豪情和孤注一掷的勇气。


    甚至,就连野心,他都不如项羽。


    年轻人,初生牛犊不怕虎,也是一种让人艳羡的优点。


    “不保守估计呢?”项梁眸光深深,紧紧的盯着项羽。


    项羽毫不犹豫“重定九州,开万世基业。”


    项梁心中大震,天下皇权尽归于项氏,他曾偷偷想过,但却仍觉不切实际。


    风雨飘摇的大秦,就是最真实的证明。


    这天下太大了,无人能够一口吞下。


    但,他仍忍不住为项羽自豪。


    他那个曾经只想着习武读兵书学兵法领兵打仗的侄儿,悄无声息间已经发生了蜕变。


    “他日,揭竿而起,叔父愿居于你之下。”


    “但,想要旁人心悦诚服,还得靠你自己的本事。”


    项梁决定,赌一把。


    他的上限,可以预测。


    但项羽的未来,无可限量。


    “多谢叔父。”


    ……


    项梁叔侄在会稽忙的热火朝天时,公子扶苏奉旨自刎,始皇帝驾崩,胡亥继位的消息传遍了天下。


    有人愕然,有人惋惜,有人恐惧,有人怀疑。


    名不见经传的公子胡亥,竟成了天下之主。


    皆疑焉,皆不服。


    大秦,好似没有任何的变化,咸阳城也好似还是那个咸阳城。


    紧接着,胡亥囚禁并杀死蒙毅,又派人前往阳周赐蒙恬自裁。


    三代人为大秦出生入死的蒙氏家族覆灭。


    胡亥又丧心病狂的将兄弟姐妹择用最残忍的方式“车裂”、“示众”杀尽。


    大秦,成了被血色恐慌暴戾笼罩下的大秦。


    暴政之下,徭役越发繁重,加诸在百姓身上的赋税也更加沉重。


    压迫到了紧致,心中的恐惧到了极致。


    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一句伐无道,诛暴秦。


    一句大楚兴,陈胜王。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率领戍卒发动起义,率先掀起了反抗大秦的序幕,成为反抗大秦起义的先驱。


    大泽乡起义,就好似是在滚烫的热油中滴入了水珠,整个天下都瞬间炸开了。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长江以北全部起义造反。


    远在会稽郡的项梁叔侄,杀掉会稽郡郡守,项羽以一敌百,郡守府中皆慴伏,莫敢起。


    就这样,项梁叔侄占据了会稽,高举起义反秦的大旗。


    因项梁自愿居项羽之下,再加上项羽在郡守府中神勇无敌,被震慑的豪强并未敢出言反对。


    于是,项羽自封为会稽郡郡守。


    项羽的起义之路,远比绝大多数人要顺利。


    荪歌看着端坐在主位,面目冷峻坚毅,越发成熟的项羽,心中感慨。


    在原本的历史中,项梁为郡守,项羽为裨将。


    但愿,项羽那令人唏嘘的结局,也能随之改变。


    人潮散去,项羽长长的松了口气。


    “师父,好累。”


    日复一日练武学兵法时,项羽没喊过累。


    揭竿而起在郡守府无人可敌时,项羽没喊过累。


    荪歌心知项羽是一个一流的军事奇才,但在政治头脑上,就粗暴有余圆滑不足。


    端坐主位的项羽,需自己亲力亲为与会稽郡的豪强贤士打交道,虚与委蛇。


    英雄气概,快意一生的项羽,好似被她亲手桎梏了。


    “项羽,现在才刚刚开始,还来得及。”


    还来得及换一种人生。


    还来得及做万丈豪情的英雄。


    “还能回头。”


    项羽爽朗地笑了笑“师父,我不想回头。”


    “我想试试,我能不能补救这片千疮百孔地土地,我也想证明,师父的选择没有错。”


    “谁又能确定,我不能在收拾山河的同时做个英雄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