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十四章成为李月圆后,我和李白双双重生了(十八)

作者:安离不失眠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十八)


    明月皎皎,荪歌将裴渊送回房间安置好后,便打开了昨日日收到的那封信。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的信,信的开头便是这首后世孩童都能琅琅上口的诗篇《静夜思》。


    望的是明月,思的是故乡。


    这是李白自前往扬州后,写给她的第二封信。


    一年……


    整整一年。


    除却李白初到扬州,报平安盼她归的那封信,期间再无只言片语。


    那封信,她没回。


    而后,李白也默契的没有再写,只是安静的在扬州城等着她。


    李太白终究是李太白,是这大唐最闪耀最夺目的星星。


    哪怕李白没有来信,她也知晓,扬州城的李太白依旧春风得意,如鱼得水,才子遍地也无人能掩盖他的无双风华。


    当然,千金散尽还复来的秉性依旧未改。


    就算是她不刻意打听,金陵与扬州相隔不远,李白的消息时不时便会传入她的耳中。


    她知道,李太白初入扬州,无数文人墨客闻声而去,高朋满座。


    她也知道,李太白性情洒脱,一掷千金,身旁簇拥着比比皆是。


    她甚至也知晓,万金散尽,李白困顿一时,衣食住行质量大幅度降低,门可罗雀。


    之前对他嘘寒问暖推崇备至的狐朋狗友一一离去,穷困交加的李白,大病一场。


    那时,她本以为李白会写信给她。


    那时,她差一点就要东赴扬州。


    只是,李白没有向她求助。


    病中的李白冷暖自知,有自嘲,也有释然,就仿佛那些离开的酒肉朋友于他而言如同散去的乌鸦。


    可一时不悦,但绝不值当困于心。


    直到病愈,作画题诗赚取了不菲的润笔费,足以维持生计,李白才给她写了这一封信。


    荪歌不知,李白望着扬州的月,是否想起当了当年那轮峨眉山月,想起了那颗酸涩的果子。


    荪歌敛去这些越发飘远的思绪,继续看向手中的信。


    信中,轻描淡写的提到了人情冷暖,似乎那个困在病中久未愈的忍不是他自己。


    若是孟少府施以援手,此刻的李白也许依旧缠绵病榻。


    信的最后“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扬州月色正好,阿月可缓缓来矣。”


    这仙人的家书,都写的这般浪漫文艺。


    荪歌蓦地的想到了风靡后世的那句“陌上花开,君可缓缓归矣。”


    异曲同工之妙,但李白这句,独属于她。


    邀她赴扬州,赏那轮月。


    两封信,一幅画,便是她从明月酒肆带走的所有。


    当然,还有那艘应有尽有的大游轮。


    极尽奢华,极尽惹眼。


    她前往扬州是要为李白撑腰的,是要让那些狗眼看人低的狐朋狗友知晓,李太白永远都不会落魄,永远都不可能寄人篱下。


    天边刚泛起鱼肚白,荪歌便推开了明月酒肆的门,没有惊动任何人,踏上了停泊在秦淮河上许久的豪华大船。


    成百上千人结伴相送的画面,她应付不来。


    毕竟,她做不到李白的出口成章。


    李白当日离开金陵,当口吐锦绣篇章,那她呢?


    难不成她来一句大家辛苦了?


    咳咳,影响明月公子放浪不羁的形象。


    也不知心心念念等她赴扬州的李白猝不及防看到她会是什么表情。


    荪歌的嘴角的笑容似是天边渐渐显露的暖阳。


    在荪歌离开明月酒肆后,又是一道开门声,身影颀长,漫无目的的踱步在酒肆中。


    仿佛,明月酒肆没有任何变化。


    只是,只是少了那幅山月图。


    裴渊看着那面空荡荡的墙上留下的印子,微微皱眉,随即铺开纸张,画笔挥动。


    河东裴氏子弟,琴棋书画,君子六艺,皆精通,靠着记忆临摹一幅山月图并不在话下。


    一遍,两遍,三遍……


    地上堆满了画废卷成一团的画纸。


    不满意!


    裴渊对自己笔下的山月图始终不满意。


    他心中的月,不是遮于高山之后若隐若现似在非在,而是明亮皎洁,亘古不变。


    他拼命的想要模仿出本来的山月图,最终却不伦不类,意境全失。


    裴渊轻笑一声,放下画笔。


    将那些散落在地上的纸,一张张重新展开,墨渍未干四处沾染,早已看不出山,分不出月。


    一张,接着一张。


    寂静的房间中,唯有穿窗而入的风声,慢慢的墨渍变干,裴渊将所有失败的山月图带走。


    墙,依旧是空的。


    他无法临摹,也无法取代。


    唯有空气中丝丝缕缕的墨香,能够证明有人在此处画过很多幅山月图。


    荪歌离去,无论是明月酒肆,还是明月妆造依旧蒸蒸日上,唯有秦淮河的花魁娘子偶尔会唏嘘,不见明月公子,倒有几分度日如年的难熬。


    江水连绵,深处豪华大船的荪歌,悠闲恣意,默默的在心中盘算着到扬州的时间,给李太白一个大惊喜。


    只是……


    只是,她发现惊喜好像派不上用场了。


    大船靠岸,站在甲板上,荪歌便一眼看到了江边杨柳岸上的李白。


    还是一袭白袍,越发的仙风道骨。


    哪怕李白低着头挥墨作画,荪歌也能认出这个朝夕相处十多年的谪仙人。


    荪歌上岸,默默的来到李白身后。


    李白笔下,便是这浩瀚无垠的江面,舟船点点,浓淡相宜。


    那把她送李白的剑,就在画纸旁,艳丽的剑穗分外妖娆。


    偶然吗?


    不,绝不是偶然。


    “阿兄,阿月归矣。”


    荪歌轻声开口。


    李白的手微微一颤,一滴墨漾在画纸上。


    “阿月?”


    李白将笔置于一旁,猛然转身。


    “阿兄是在此等我吗?”


    “容阿月猜猜,阿兄是不是在送出了那封信后便等着了吗?”


    “万一阿月使小性子不来,阿兄岂不是白等了?”


    荪歌上前,拿起毛笔,寥寥数笔将那滴墨勾勒出一座海中仙山。


    李白的字画,千金难求,若是毁了,她心疼。


    李白笑意盈盈“阿月不会。”


    “阿月迟迟不到扬州,用心良苦,阿兄知晓。”


    “我给阿月去信,阿月定不会不来。”


    “我信阿月。”


    7017k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