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十七章成为李月圆后,我和李白双双顶流了(一)

作者:安离不失眠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一)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李白


    “粉竹楼者,李青莲先生为其妹月圆所筑也。自唐迄明,崇祀不绝,迨兵燹后,庙宇倾圮,基址犹存。”


    “县南十五里,青莲场侧。李白为妹月圆造,遗址尚存。”


    ——《重修粉竹楼记》


    “李白有妹月圆,前嫁邑子,留不去,以故葬邑下。墓今在陇西院旁百步外。”


    ——《彰明逸事》


    这便是史书上关于李月圆所有的记载,其真假尚难辨。


    阿兄文坛早蜚声,妹冢亦存输社名。畊读并传民意重,太白月圆共长生。


    传闻中,李白24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时带上了李月圆的未婚夫作伴。


    当二人到达湖北时,李月圆未婚夫一病不起,不久就离开了人世。


    李白深觉愧对胞妹,无颜再见,终生未返乡。


    荪歌:~(???)


    所以,一句传闻,她就成了诗仙李白那个后世尚未有定论的妹妹?


    有一说一,当老太监久了竟还习惯了。


    乍然穿成玉雪可爱软软糯糯,似一只白乎乎小团子模样的小奶包还有些不适应。


    荪歌挥舞着自己白白嫩嫩的小胳膊,这么肉乎乎的不去搬砖怪可惜的。


    大唐民风开放,自由度包容度颇高,那她是否可以继续养鱼了。


    开元盛世滋养出的美人儿,各有各的韵味。


    反正她这个凭空出现的妹妹,也只是为了让李白心中莫要有愧疚,圆了李白的心境。


    如此一来,岂不就是天高任她飞,海阔凭她浪?


    诗仙李白……


    李白二字,历经千年,在后世天然被蒙上了极致浪漫的面纱。


    生死不可避免,浪漫至死不渝。


    曹植在《铜雀台赋》中有这样一句话“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辉光。”


    李白这位诗界的天花板便是如此,光芒如日月亘古永存。


    荪歌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见到这位无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


    酒放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春风,明月,江山,在他口中皆有万千气象。


    绵州昌隆,青莲乡。


    荪歌迈着自己的小短腿,见到了年长她两岁的李白。


    此时的李白尚且年幼,目光迥然有神。


    也许,这个位面是个养成系,见证诗仙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写大赋的天才之路。


    三岁观小,七岁观老,有些人天生就是语言文字造诣上的天才。


    相比那句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赋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她更喜欢另一句,努力有用的话,还要天才干什么?


    那百分之一的天赋,才是天才区别于常人的关键,否则碌碌岁月泯然众人也。


    青山秋雨,竹影清风,一袭白衣,手捧圣贤书,墨香竹香交织下,是清朗稚气的读书声。


    “阿兄。”


    荪歌爬上石凳,肥嘟嘟的手似小藕芽,伸展开还有四个小肉坑。


    就算是荪歌自己,看到这么软乎乎的手都想咬一口。


    李白放下手中的圣贤书,很是熟练的将零嘴移向了荪歌的位置“嗯?”


    少年人的声音青涩稚嫩,眸光潋滟,清风霁月。


    眼中似有星河,引人无限向往。


    难怪乎,后世之人提及李白最被浓墨渲染的便是这双眼睛。


    魏颢的《李翰林集序》记载,李白眸子炯然,哆如饿虎,或时束带,风流酝籍。


    崔宗之的《赠李十二白》也说:“双眸光照人。”


    倒也不是说李白样貌身姿寻常,而是这双眼睛的确有画龙点睛之奇效,一眼望去使得李白风采越发夺目。


    这盛唐最璀璨的明珠李太白是她的兄长。


    就算她眼馋心痒,也总不能违背伦理纲常吧。


    “阿兄,你前往戴天山大明寺读书习剑可否允我随同身侧?”


    荪歌努力揪着李白的袖子,眨巴着眼睛,无耻的卖萌。


    俗话说得好,撒娇女人最好命。


    李白看着身体几乎半腾空,在石凳上摇摇欲坠的荪歌,也不敢随意扯回袖子。


    今日的妹妹过于活跃了!


    这是片刻相处后,李白得出的结论。


    李白认真打量着面前白生生的小奶包,察觉到小奶包神情中的认真,颇有些愕然。


    “为何?”


    少年郎精致秀气的眉头微微蹙起,仿佛被清风吹皱的一池春水,荡漾起阵阵涟漪。


    为何?


    再闻这二字,荪歌有种恍如隔世的空虚感。


    好像那位千古一帝也总爱问她为何。


    “都说有其兄必有其妹,阿兄崇尚侠客肆意潇洒有仗剑走天涯的梦想,你我一母同胞,又怎知我甘愿长于绣楼,困于后宅?”


    荪歌执拗的攥着李白的袖子,目光灼灼,不闪不避。


    李白微怔,早知胞妹聪慧不亚于他,却也不曾想到,刚过垂髫的胞妹能说出这样一番话。


    明明还是个婴儿肥都未褪去的小包子。


    “阿兄,你眼睛不干吗?”


    荪歌看着眼睛一眨不眨沉默着的李白,嘴贱的脱口而出。


    你说你杀人不眨眼,我问你眼睛干不干。


    这个梗儿在荪歌的大脑中突然复苏。


    李白:╮(╯_╰)╭


    李白下意识的眨了眨眼睛,待反应过来后,耳朵浮现出一抹不自然的红。


    “寺中不收女弟子。”李白起身,将荪歌按回石凳上,接着道“再者,阿娘和阿爹也不会同意的。”


    荪歌索性从石凳上跳下来“阿兄开口,阿爹阿娘定会松口。”


    李家迁徙至绵州昌隆青莲乡安家前,长居西域碎叶城。


    西域民风彪悍肆意,雄浑豪迈,李白母亲更是异域美人儿,绝非顽固不化之辈。


    “我可以着男装,与阿兄称兄弟。”


    “不知阿兄意下如何。”


    李白:……


    不如何!


    阿爹阿娘视胞妹如贴心小棉袄,精心养育小小年纪便有大家闺秀之风。


    拐走胞妹,他不敢。


    李白眼波一转“月月,你不知戴天山,才如此向往。”


    “戴天山……”


    戴天山很恐怖的,时而有野狼猛虎出没……


    只是这些话还不等他说出口,就听他那玉雪可爱的胞妹,俏生生开口了。


    “阿兄怎知我不了解戴天山?”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