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二章成为赵高后,始皇帝重生了(三十二)

作者:安离不失眠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三十二)


    子婴出现在父皇面前,从不是偶然。


    他心知,父皇对他关爱嫌弃皆有之,既如此倒不如主动后退,既远离了两难境地,也全了父皇心意。


    “赵府令,我不曾怪过你。”


    听到扶苏的这句话,荪歌眼睛微微酸涩。


    这小崽子,说这么煽情的话干嘛,她的眼泪差点儿就要离家出走了。


    这是第一次,荪歌真正的了解扶苏,也终于完全将扶苏纳入了自己的羽翼之下。


    嗯,主神教导出的快穿者都护短,她恰好是护短中的佼佼者。


    唉,好想把扶苏这个小崽子抢过来,给她养老送终,但她怕始皇帝提着大宝剑戳死她。


    羡慕嫉妒恨!


    ……


    越是靠近南方,空气就越是湿润,暖风,拂面,游人惬意。


    烟雨朦胧,杨柳依依,秀气雅致的淮阴古城。


    荪歌看着城门上的大字,心中想起了主神现身说法讲过的经历。


    主神征战星辰大海的时候,也曾穿梭进大秦的位面,曾收韩信为义子。


    位面甚多,此大秦非彼大秦。


    也许此刻的韩信还是个穷困潦倒,不能温饱的落魄人。


    韩信,国士无双。


    俗话说得好,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大秦,正好需要韩信这般能征善战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将帅之才。


    也许曾经的大秦,将才如云。


    但如今却有些青黄不接,名将迟暮,后辈难寻惊艳堪继衣钵之人。


    不论是世代将门出身的王离,还是尚公主被寄予厚望的李由,都无法真正扛起大秦年轻一辈的大旗。


    蒙恬,倒是可圈可点。


    但,还不够。


    大秦扫除内忧之后,下一步要做的便是荡平外患。


    百越,水稻一年三熟,不香吗?


    大漠,水草丰美养马,不香吗?


    所以,可镇守一方的大将,也是稀缺品。


    不对,她好像落下一个人,一个在秦二世六国后人企图复立时,带着骊山刑徒吊打六国后人,几乎挽大厦将倾的章邯。


    章邯被后世美誉为秦王朝最后一员大将。


    大败陈胜,剿灭叛乱,屡战屡胜,最后却被猪队友拖累,巨鹿之战败给项羽。


    章邯不敌项羽,并不意味着章邯不行,天时地利人和罢了。


    这个人,待她回咸阳后,得重点关注,重点培养。


    许是秦末起义,楚汉之争,人才辈出,也许是史书有意避过,章邯在史书上的占比远不如其他人。


    但哪怕只有只言片语,也难掩章邯风采。


    此人,值得入股。


    “你又在想着忽悠哪条鱼?”扶苏对于荪歌的表情实在过于熟悉。


    没错,就是忽悠。


    赵府令就是典型的一招鲜走遍天下全不怕。


    初听不知话中意,再听已是塘中鱼。


    而他,可能就是赵府令忽悠的第一条鱼。


    不对,父皇才是。


    这么一想,扶苏突然觉得自己也没那么惨。


    早些入池塘,也有好处,总比到最后鱼太多了却因为池塘放不下进不来的好。


    荪歌白了扶苏一眼,痛心疾首道“小伙子,格局小了。”


    “什么叫哪条鱼,应该是哪两条鱼。”


    “不过你放心,就算鱼塘挤爆,你也是最特殊的一条鱼。”


    扶苏:……


    谢谢,大可不必。


    “赵府令,你有没有觉得这句话很耳熟?”


    一句话,就想撩遍全天下的鱼。


    赵府令不愧是赵府令。


    荪歌眨眨眼,好像是,不过那有什么关系,不重要。


    “怪我没文化,许不了大家不一样的承诺。”


    荪歌做西子捧心状,成功的恶心到了扶苏。


    重点是,哪两条鱼?


    他倒要看看,见识了他和张良,还有什么人能入赵高的眼。


    质量不过关的瑕疵品,绝不能入鱼塘。


    嗯,掉价。


    “走吧,大公子,去见识下这江南小城的风土人情。”


    荪歌大手一挥,车马辚辚进入了淮阴城。


    风土人情?


    呸,是鱼,吸引赵府令的只有可能是各色各样的鱼。


    淮阴城,充满了灵气和风韵,就连风都变的温婉可人了,似是想要留住游人的脚步。


    荪歌几番打探,淮阴河旁,见到了那个清瘦挺拔,目光炯炯有神的韩信。


    衣服洗的发白,腰间配长剑,剑穗泛旧褪色,剑鞘却擦的干净锃亮,头发略微干枯,肤色也呈一种不健康的白。


    但荪歌看的分明,韩信底盘沉稳,是个练家子。


    弱不禁风,只是表象。


    那把剑,应该是韩信最后的骄傲,所以就算饥肠辘辘,也不曾动过念头卖掉那把剑。


    此刻韩信坐在岸边,手中握着简陋的鱼钩,说实话,就韩信选的地方,再加上这个钓鱼水平,饿死可能都钓不到鱼。


    也许,韩信之意不在鱼呢。


    漂母饭信,不只是传言。


    扶苏有些摸不着头脑,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少年郎哪里值得赵府令这般郑重了。


    不过,要是养胖些,脸上多些肉,就能好看不少。


    荪歌并没有第一时间开口揽鱼,而是学着韩信的样子在不远处坐下,黑卫十分有眼色的为她准备好鱼竿鱼饵。


    鱼饵喷香四溢,温热的暖风中添上了几分腥甜腻歪。


    鱼饵的香气随风吹入韩信的鼻腔,韩信摸摸干瘪的肚子,看向了荪歌。


    衣服颜色低调,料子却是极好,就连那鱼竿都价值不菲,身旁站立的年轻公子更是让人眼前一亮。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看起来,像是两代人。


    二人身后,皆是面目严肃的侍卫警惕的注意着四周。


    非富即贵。


    小小的淮阴城竟有这般钟灵毓秀之人吗?


    这年头,富贵人家都开始钓鱼了。


    得出结论后,韩信收回了视线,并没有刻意上前攀谈。


    小小的南昌亭亭长之妻都对他极尽羞辱,他还是莫要自讨没趣。


    专心致志钓鱼,日上三杆后才能填饱肚子。


    当然,也有可能填不饱。


    荪歌衣食无忧,钓鱼全因想近距离观察韩信。


    但鱼儿就像是不要钱一般纷纷咬钩,不多时,便钓到了不少大鱼。


    荪歌笑眯眯的将鱼一条条放进木桶中。


    韩信:……


    好吧,不怪鱼,那鱼饵,就算是他闻了都想跑过去啃两口。


    正常,正常。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