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八十四章成为辛赞后,辛弃疾气吞万里壮志酬(十一)

作者:安离不失眠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十一)


    荪歌敛眉颔首,心中有数。


    史书上,对宋高宗赵高的记载有一句浓墨重彩的话。


    一面吊着岳飞、韩世忠等人报国的热忱抵抗金军。


    一面又厚颜无耻任用汪伯彦、黄潜善、秦桧等负责对金媾和。


    媾和二字,甚是巧妙。


    “别掉以轻心,权力的漩涡,人性的卑劣和黑暗,没有底线。”


    “继续关注着,以后若有消息,我在外忙碌有所疏漏,你定要想法设法尽快告知于我。”


    辛文郁面沉,犹豫道“父亲的意思是,岳将军有性命之忧?”


    “境况应不会恶劣至此。”


    “好歹岳将军手中还有能征善战美名在外的十万岳家军,临安的掌权者饶是不喜岳将军,也得顾及一二。”


    荪歌抬眸,嘲弄的勾勾唇角,沉默无声的深凝着辛文郁。


    辛文郁不是无知,只是如岳飞一般,对曾经繁华富庶的大宋还保留着脆弱的天真。


    曾经汴梁城的风华,是无数大宋子民心中微弱的契机和坚持下去的希望。


    这份天真,就成了滤镜,美化了丑恶。


    辛文郁头皮发麻,脊背发凉。


    明明是密闭的窗户,却让他感受到彻骨的寒冷。


    “还请父亲指点。”


    辛文郁低下头,虚心求教。


    荪歌收回视线,冷冰冰道“一味的自欺欺人,就能挽救山河沦丧的神州大地吗?”


    “文郁,读史使人明智。”


    “千百年来,权力倾轧,死在阴谋算计里,成为权力争夺牺牲品的名将还少吗?”


    “或许那些阴沟里臭虫般的阴谋家还在窃喜,搞死名将更简单更有成就感。”


    “毕竟,刚过易折。”


    “名将之死,于世道而言是悲剧,但对那些臭虫来说,是炫耀的谈资。”


    “徽宗赵佶是数年前死了,但靖康帝赵桓,当今临安朝堂的陛下的兄长还活着,被金人捏在手里。”


    “赵桓归,赵构如何自处?”


    “赵桓是徽宗名正言顺的长子,是皇太子,是曾经的大宋帝王。”


    “若是你,当如何取舍?”


    “临安朝廷那帮诸如秦桧、万俟卨之流,显然是与赵构选择了同一条路,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


    “他们聪明着呢。”


    “文郁,睁开眼客观的看看如今的神州大地吧。”


    辛文郁愁眉紧锁,眼神呆滞,半晌才缓缓道“父亲,这不是唯一的道路。”


    “明明,明明临安朝廷的陛下还可以选择另一条路,收复失地,洗刷靖康之耻,以无可争议足以彪炳史册的功绩坐稳皇位,重现大宋的绝世风华。”


    “届时,就算迎回太上皇,也无伤大雅。”


    “亦或者是,直接再自私心狠些,死一人救天下人。”


    “怎能因权欲私心,置无数百姓于水火,冷眼旁观金人的肆虐屠戮。”


    荪歌为辛文郁斟满酒杯,递了过去“先定定起伏剧烈的心神吧。”


    辛文郁饮尽杯中酒,眸子中激荡的风云不见半分消退,荪歌叹道“因为他不行。”


    “这一点,毋庸置疑。”


    “他既没有收拾旧山河的才能,也没有孤注一掷与金人一决生死的信心,也没有能容人的雅量。”


    “简单来说,就是不行。”


    “他胆怯,自私,懦弱,恐惧,又贪婪,卑劣。”


    “他不敢也不愿意用手中现成的已经拥有的权势去赌一把。”


    “这大宋,大抵是完了。”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文人能看到的,政客怎么可能看不到。


    “文郁,上行下效,不容乐观。”


    “所以,你莫要心存侥幸觉得岳将军的十万岳家军是他的护身符,更不要认为爱国将领的美名能让上位者顾及。”


    “卑劣无操行的上位者想除掉一个人,不需要真凭实据,只需权衡利弊个人喜恶。”


    随着荪歌的话,辛文郁眼中的光一点点散去,整个人看起来都沉郁低落。


    “父亲,倘若,倘若我们的谋算有了起色,假以时日,权势侵染,我们还能有如今的赤诚之心吗?”


    “我们会不会也如临安的朝廷一般,守着既得的利益,左右逢源,保存实力,立于乱世?”


    煮酒的泥炉,渐渐熄了。


    温热的酒水,也一点点凉透。


    凛冽的寒风像是加足了马力,吹开了紧闭的窗户。


    冷风灌喉,呛的人眼泪都出来了。


    荪歌将辛弃疾揽在怀里,背转方向,欣然又坚定“为父不会。”


    “君子立于世,有所为有所不为。”


    “文郁,上位者,并非都是那般不堪的。”


    “有敢拼敢赌,不惧污名,不畏恶意,为了后世,宁背辱骂的始皇帝,也有一手缔造了贞观之治的太宗文皇帝。”


    “为父要效的是这般伟人,而非不知疾苦的硕鼠。”


    “若是你,你会吗?”


    荪歌将问题抛给了辛文郁。


    辛文郁郑重其事道“父亲,儿子愿为抗金事业舍出性命。”


    “我不愿再看那一城又一城,绝望的烽火。”


    “不愿看一堆又一堆烧焦的枯骨,更不忍再见旧城里再无一具旧面孔。”


    “父亲,儿子觉悟了。”


    荪歌轻笑,这算不算是舍得一身剐敢将皇帝拉下马。


    荪歌怀里的辛弃疾,也一个劲儿挥舞着小拳头,一个不注意挥在了荪歌的下巴上。


    荪歌:……


    幸亏牙齿够结实,要不然大业未成,就要变成一个说话漏风的糟老头子了。


    啧啧啧,有损形象。


    荪歌揉揉下巴“不愧是我的大孙子,听不懂人话时,就知道给祖父加油打气了。”


    辛弃疾咯咯咯傻笑,小拳头挥舞的越发有气势。


    ……


    冬天的日子,在呵气成霜中悄然离去。


    浅冬。


    深冬。


    似乎,大差不差。


    沦丧地,也是要过年的。


    府内热火朝天,就连山脚下的庄园也比往日多了喜气。


    各地的消息,日复一日冒着风雪传来。


    消停了数月,休整完毕的完颜兀术,又一次起了南下的心思,想要一举灭宋,彻底吞下这块儿肥肉。


    天堑也不再是完美的庇护,南宋朝廷避无可避,逃无可逃,只得选择迎战,保住这偏安一隅。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