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五十八章成为吴贤妃后,景泰帝开发了新人设(三十二)

作者:安离不失眠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三十二)


    也先表示,真发愁!


    土匪绑个人,还能一言不合要赎金撕票。


    他堂堂瓦剌太师,生擒大明皇帝,到头来不仅得好吃好喝招待着别饿死,还得动脑子出主意把这烫手的山芋送回去,生怕烂自己手里。


    一细想,他活的都不如土匪。


    也先不着痕迹的瞪了朱祁镇一眼,走向了漫天的风雪。


    大明富庶,也曾是大元的天下。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能重塑汉人天下,他为何不能再现祖辈荣光,偏生要在在风沙苦难之地偷生。


    望着也先越来越远的背影,朱祁镇恨恨的砸向雪地,心中的阴暗就好似这塞外茫茫大雪,看不见尽头。


    ……


    京师,上元佳节。


    皎月高悬,星子满天,华灯璀璨,烟火如雨。


    天子立城墙,与民同乐。


    在不计其数明灯的点缀下,树如火灯如花,如天上的星辰银河落入了凡尘。


    荪歌俯瞰着全城,看到了河面上漂浮着的祈福莲花灯,远远望去,就好似在寒冬的尾巴开了满池亭亭玉立的莲花。


    生机勃勃,又欣欣向荣。


    这就是普通的百姓。


    他们脆弱,又强大。


    贪婪,又容易满足。


    栩栩如生的龙形烟花炸响,烟火四射,彩光闪烁。


    这一刻,不论是在猜灯谜赏花灯还是放河灯看杂技的百姓都不约而同的跪倒在地,朝着荪歌和朱祁钰所在的地方跪拜,山呼万岁。


    这一幕,让荪歌很容易理解了世人对至高权力的执着和火热。


    荪歌眉眼含笑,雍容华贵。


    她不会在朱祁钰自尊心和自信心都得到极大满足的时刻说教。


    人,都需要放松。


    烟花依旧在绽放,元宵夜亮如昼。


    不少仍对朱祁镇心存幻想的旧臣眼神黯了黯,似乎很想不通朱祁钰短短时间内怎就凝聚了如此庞大的民心,百姓交口称赞。


    相对应的,太上皇朱祁镇就成了阴沟里的老鼠,人人唾弃。


    长街上,热闹非凡。


    荪歌一行人回到宫中,朱祁钰的面颊因激动而发红。


    就在荪歌以为朱祁钰要趁着心潮澎湃,美酒贪杯,美人在怀,纵享上元佳节之夜的美好时,朱祁钰帕子浸湿敷面,整个人以最短的时间冷静下来。


    朱祁钰头顶一直有一柄剑,皇位下的那盆火也从未熄灭。


    所以,朱祁钰就连松懈也只能是片刻。


    佳节后,朝堂上,他又要面对无穷无尽的问题。


    储君何时立。


    上皇何时归。


    黄河如何治。


    边塞如何安。


    朝堂如何稳。


    自登基后,他面对的层出不穷问题越来越多,渐渐明白,他和朱祁镇之争,与治国理政相比,微不足道。


    他和朱祁镇争的是皇位,皇位左右是宗庙和社稷,皇位之下,是数万万百姓的生计。


    他已经渐渐习惯了,心有彷徨时,去母后殿中饮一盏茶吃一碟糕点听一席话。


    每次与母妃交谈,都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之孝。


    荪歌:……


    朱祁钰这孩子,怎么不按常理出牌。


    她都允许朱祁钰佳节放纵了,朱祁钰竟然又屁颠屁颠跑来聆听爱的教诲?


    主要是,她还想去给孙太后送碗元宵呢。


    数日未见,想必孙太后想她想的紧,骂人都骂不过瘾了。


    “祁钰,今儿是正月十五。”


    荪歌隐晦的暗示。


    正月十五,汪皇后都忙碌一天了,还不早些过去吗?


    朱祁钰茫然的眨眨眼“儿臣知晓。”


    荪歌:……


    要宽容,要体谅,要包容!


    算起来,朱祁钰也还是个男大学生,偶尔犯清澈的愚蠢情有可原。


    荪歌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嘴角挤出一抹笑容“不知吾儿今日有何迷津?”


    麻溜溜的指点完,别影响她去孙太后面前犯贱。


    “知我者母后也。”朱祁钰一本正经的搞笑。


    荪歌敷衍的扯扯嘴角,这叫习惯成自然。


    她和朱祁钰的相处,越发像师徒。


    好消息是,朱祁钰这个徒儿聪慧好学,举一反三。


    坏消息是,她的存货差不多快要编完了。


    她现在一点儿都不想掺和朝堂上君臣之间微妙的争斗,她只想改良火器,编练新军,培养人才,发展教育,强大国防,让华夏傲立。


    “母后,儿臣需要一个嫡子。”


    荪歌:找错人了吧?


    难不成她生?


    笑死,根本不可能。


    “那你和汪氏好好努力。”


    朱祁钰饮了口杯中温热的茶水“母后,儿女都是缘分。”


    “大婚四载,儿臣与皇后也仅得一女。”


    “近来立上皇长子为储君的火苗复苏,立储之事被一提再提。”


    “就连襄王叔都上奏询问此事。”


    荪歌蹙蹙眉,说实在的,她只知道汪氏和朱祁镇只得两女。


    大明前期,哪怕是皇后生的公主,实录上都不会有一字半句的记录。


    直到公主要出嫁那刻起,才会被记录。


    出嫁之前之前夭折的,几乎不会留下一丝记录。


    所以对第二个女儿的出生时间,她也不知道。


    更别说让她对汪氏掐指一算什么时候生嫡子了。


    她又不是送子娘娘。


    “那你打算怎么做?”


    荪歌将问题抛给了朱祁钰。


    难不成扶立杭氏为皇后?


    疯了吧?


    就杭氏那个温柔怯弱扶风弱柳的娇花模样,能治理了这偌大的后宫?


    不用多久,宫女太监就骑主子头上了。


    杭氏,当温柔解语花的宠妃可以,但侠女坐镇后宫,免了!


    这就好比让甄嬛传里的瑛贵人去当皇后。


    那能行?


    “儿子想把见济记在皇后名下。”斟酌片刻,朱祁钰坦言道。


    “母后意下如何?”


    看来,朱祁钰也知晓自己爱妃几斤几两。


    荪歌蹙眉,她知晓朱祁钰在朝堂上焦头烂额,可这实在算不得一个好主意。


    到现在她都没弄清历史上,朱见济和杭氏的早死,是体质问题,还是阴谋。


    但,她知道,汪氏是个长寿的啊。


    经历这么多风风雨雨起起伏伏还能活了八十!


    熬死了朱祁镇,熬死了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熬死了朱祁镇的孙子明孝宗朱祐樘,直到正德元年才去世。


    命这么长,身体这么好,能生不出嫡子?


    朱祁钰这一出记庶为嫡,看似能解燃眉之急,实则后患无穷。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