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章 教导

作者:键盘战斗家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两人休息了一夜,因为要赶路,两人不等天亮就起来了,唐清安按照舅舅的交代,问了闾阳驿的驿夫,驿夫指了眼前的道路。


    “顺着这条路一直走,往东北方向不要过岔路,看到盘山驿就没错,再往前就是龙湾,镇宁堡,到了镇宁堡您再问人,前面不远就是大黑山了。”


    “有两座山,大黑山和小黑山连着一起,您可别找错了地方。”


    “那北镇如何走?”唐清安又问道。


    “北镇可和大黑山前面不同路,您得往西南方向,还是这条路,走个五里有两条道……”


    唐清安道了谢,这才和李如靖重新上路,此时东方已经泛红,看到了太阳尖尖。


    路上人不多,有遇到的七八伙人,倒是有一半是公差打扮。


    北镇是辽东节度府所在的府地,是军事重城,在蛮族崛起之前,是辽东对抗蒙古左翼土蛮的政治中心。


    以前这里的形势就像三国,大周最厚,土蛮最蛮,然后是辽东各族打酱油。


    大周和土蛮各自拉拢辽东各族互相对抗,给了蛮族吞并其他部族,有了壮大的的机会。


    如今蛮族势大,北镇节度府和土蛮兵戈渐熄。


    两人赶到北镇进了城,对比金陵的繁华,此处属于小巫见大巫,但是李如靖没有出过这么远的门,只觉得北镇好大。


    比他们广宁右屯卫的集市大了不知多少倍,至于锦州他没有去过,所以不知道两个地方,到底哪个地方更繁华。


    让李如靖把骡车赶去城门一侧的客栈,自己则去街道上转悠。


    历史上,沈辽失陷后,蒙古左翼大汗和大明停止了对抗,转为互相利用对抗蛮族。


    大明原来的国策,是和右翼互市,拒绝和左翼互市,左翼则联合各部落,和大明处于敌对状态。


    蒙古部落在草原生产单一,遇到天灾人祸比农耕民族更难抵抗,所以生存艰难,而想要发展则更难,必须从大周获得自身需要的生活物资。


    右翼通过和平互市获得大周的生活物资,左翼通过武力劫掠大周的生活物资。


    直到蛮族的崛起,两者都感受到了威胁。


    特别是在沈辽失陷后,大明在北镇外的镇远关,镇靖堡等地设立马市,以此为诱,拉拢左翼蒙古对抗蛮族。


    如今正是这个节点的前夕,大周朝廷上的决策,唐清安还不知晓,但是不妨碍他顺道来观察一番。


    马市一开,自己在金陵有薛府的关系,如果能提前打通此处的关节,到时候货源,销路自己两手都有。


    可惜了。


    唐清安此地没有人际关系,表面也看不出所以然来,天黑前回去找到李如靖,两人在客栈过了夜,然后离开北镇。


    如果是从盘山驿直接过来,先到的就是大黑山,从北镇过来,则先到小黑山。


    山下平地全是农田,山上则颇为陡峭,地势险要。


    “靖儿。”


    道路越来越颠簸,李如靖聚精会神的赶着骡车,突然听到身后干爹喊自己,连忙应答一声。


    “我们走了好几日,一路的地形你可还记得?”


    “啊?”


    李如靖没想到干爹会问他这个,一时间答不上来,又不想干爹对自己失望,又气恼自己怎么就想不起来呢。


    “咱们父子两,就是聊聊天,你不要背负太多的杂念。”


    “干爹,我下次一定记得。”


    李如靖坚定的说道。


    教小孩要循环渐进,最重要的是,这是一个耐心的活。


    普通人平常对孩子没有耐心,囫囵吞枣的教一些东西,或者看到孩子学习不行。


    只会埋怨自己的孩子不聪明,或者叛逆云云。


    又或者只想通过打骂,立马扭转孩子的态度,这都是不对的。


    打骂并不能让孩子明白事务的道理,只是让他恐惧而不敢犯,后世很多训练宠物的机构,就是这么蛮干。


    其实这也是错误的行为,只不过见效快,明面上符合预期,至于他或者它懂不懂,就不管不顾了。


    等到类似的事又错了,只会气他不会举一反三,怎么就这么傻这么笨。


    不弄懂事情的道理,又如何举一反三呢。


    畏惧事务而不犯错的孩子,和明白事务道理而不犯错的孩子,虽然开始的表现是一样的,但是最后的结果完全不同。


    唐清安想到了前世,自己儿子当年小时候的事情,越发的思念起来,很快按下了心思,温声温语的教李如靖。


    “你是军籍,且勾了丁,走不了科举,除非等你弟弟大了,代替你成为正丁,你才能科举。”


    军户可以科举,但是前提是必须保证家中有人应军役,余下的子弟才能科举,而且军户只允许家中一人充当生员。


    对比民户没有这个限制,军户又比民户落了一等。


    有牵连制度的存在,民户害怕与军户通婚后,军户的徭赋会牵连自家,因此多是禁止子女与军户通婚。


    就像李如靖的娘,是罪民之后,没有的挑选,只能嫁给军户。


    李如靖勾了正丁,他弟弟才可以科举,除非他弟弟代替他服军役。


    “干爹,我不想让我弟弟代替我,当兵不好。”李如靖委屈的说道,生怕干爹不答应。


    唐清安笑了笑。


    “就算你想科举,干爹我也没有本事教你。”


    “我跟干爹学兵法就好,其实我喜欢兵法,我想当武将,以后能跟干爹一样。”


    李如靖不是普通的孩子,他早慧。


    不是那种生活所迫的早慧,而是真正的智慧。


    毕竟前世做了半辈子的小学教师,对于孩子,他有自己的判断。


    孩子的眼神能代表一切。


    每次轮班到带一年级的时候,通过孩子们的眼神,就能知道这孩子晓不晓得事。


    人们常说有的孩子就是有天分,就是聪明。


    这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做老师这么多年,他知道其实父母才是最重要的。


    不是说父母家境如何,这是个加分项,但是真正的优势,是父母对孩子的耐心。


    例如没有一个孩子能天然的抵抗住电子产品的诱惑,不过父母可以,通过陪伴可以帮助孩子抵抗住这份诱惑。


    李如靖一样如此,他身后有个好娘亲。


    读书能明智。


    自己的百户所里,除了二弟刘承敏,识字超过五十个的,只有李如靖的娘。


    “既然你想学习兵法,那地形可就很重要了,你看那山上。”唐清安指了指黑山。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