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七十章 什么叫实力

作者:墨色江南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等等……


    他们肯定是太想赚银子,所以产生幻觉了。


    四两银子,这都不能算是粮食了,跟黄金没什么区别了啊。


    哪怕是他们这些粮商,做梦都不敢把粮食卖到这么高的价格啊。


    当然了,碰到特大的灾荒年,粮食的价格其实也有比这个还夸张的。


    但是,那也是他们这些商人偷偷摸摸的卖。


    可从来没有朝廷,直接把粮食订到这个价格的啊。


    最近几年,因为英王弄出来的粮种,大明的粮食产量是一年比一年高的。


    不过因为大明一直在对外征战,在加上建国之后,国历越来越稳定,百姓的收入也一直在增加。


    粮食的价格,其实一直在慢慢的增长。


    洪武初期,一石粮食差才四钱银子。


    现在就已经涨到快一两银子了。


    可即便如此,百姓们也不会觉得,粮食的价格有多贵。


    现在呢,直接涨到了四两银子,而且还是灾区的价格。


    如果再算上他们收粮的价格……


    八倍,甚至是十倍的利润。


    也正因为朱瀚给的这个价格太夸张,所以在场的商人们,全都怀疑自己听错了。


    周子良忍不住颤声问道:“王……王爷……您说的该不会是,四……四钱银子吧?”


    按照以往的粮食价格,以及灾区的情况,周子良觉得自己的这个推测,应该是比较准确的。


    毕竟,朝廷再怎么样,也不至于让她们这些人赔钱往外卖粮食啊。


    这个价格虽然低,但是对于他们这些粮商来说,却还不至于赔钱。


    但是下一刻,朱瀚的声音,直接让他们的心脏,几乎都直接停止了跳动。


    “什么四钱银子?本王说的是四两,从现在开始,大同府一代,所有粮食都最低销售价格,每石不能低于纹银四两,现在听清楚了没有?”


    大厅之中,到抽冷气的声音络绎不绝。


    每个人都被这个价格,给闪瞎了眼。


    他们之所以如此震惊,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这是官方的价格啊,他们可以按照这个价格,放心大胆的卖,完全不用担心官府的盘查。


    以往碰到灾荒年景,虽然也是他们大发横财的时候。


    可官府却不会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哄抬物价。


    至少表面上,粮食的价格绝对不能太高的。


    他们一方面要做表面功夫,另一方面手里有粮食,也只能通过黑市一点一点的放出去。


    虽然也赚钱,可那赚钱的都是辛苦钱,也是风险钱。


    一不小心,被官府抓住了把柄,说不定就会落得一个满门抄斩的下场。


    而且就算是赚了钱,这些钱也不是他们自己的。


    上下游哪里都需要打点好,不能出现半点纰漏。


    就在粮商们激动的时候,朱瀚却澹澹一笑道:“但是……”


    粮商们心中不由得就是一紧,心说天上果然不会掉馅饼。


    英王殿下突然许诺出这么大的好处,不可能一点条件都没有。


    这位英王殿下也是够狠的。


    商人发国难财的,他们见过不少。


    当官的发国难财,也不是没有过。


    可朱瀚这样的,大明开国的王侯,竟然趁着旱灾大发国难财。


    而且还做的如此明显……


    朱瀚就不怕,天下百姓戳他的嵴梁骨?


    不过不管如何,这跟他们没有关系。


    只要能够赚钱,哪怕朱瀚是地狱的妖魔,他们也完全不在乎。


    粮商们现在只担心一件事,就是朱瀚许诺了这班天大的好处,究竟会有什么样的条件。


    就见朱瀚微微一笑道:“大同灾情紧急,朝廷没有办法短时间内,调拨太多的粮食过去。”


    “所以,朝廷决定选出十家有实力的粮商作为代理。”


    “大同上下,只认这十家上号的粮食。”


    “对了,目前已经有三家商号的名额定了下来,所以还需要选择七家商号出来。”


    朱瀚这话一出口,燕京的粮商们立刻就急了。


    冯学义有些着急的道:“王爷,在这燕京城,怎么可能还有比我等实力更强的粮商?”


    他们也明白,那几个所谓商号,肯定是英王殿下的“自己人”。


    这种事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只是这次的利益大实在让人眼红,他们不想如此轻易放弃……


    区区一个商人,竟然敢当面质问王爷,朱瀚竟然也不生气。


    只是微微一笑:“诸位稍安勿躁,本王之前选中的商家很快就到。”


    “而且在诸位之中,本王也已经挑好了一家有实力的商号,所以现在只剩下六个名额。”


    “剩下的商号,朝廷会根据你们的实力,以及平时的口碑来挑选。”


    朱瀚后面的话,在场的粮商们已经完全听不进去了。


    他们唯一能听到的就是,朱瀚竟然已经挑好了一家商号。


    会是谁?


    是周子良还是冯学义。


    在场的人中,大部分人都认为,如果朱瀚真的挑选人选的话,肯定是他们两个人之中一个。


    因为,所有粮商之中,就属他们二人的实力最为强悍。


    就连周子良跟冯学义他们自己,也都是这么认为的。


    两个人全都警惕的看着对方,心中暗骂。


    “好家伙,你原来早就跟英王有联系。”


    “看不出来你这家伙的手腕很高明啊,提前都布好了局。”


    就在两个人之间的火药味越来越浓的时候。


    朱瀚却是澹澹一笑道:“本王选出来的,就是平安商号的刘平安刘东家。”


    什么?


    所有人全都目瞪口呆,他们是怎么也没想到,朱瀚挑选出来的竟然是刘平安。


    在燕京所有粮商之中,刘平安绝对不是实力最强的。


    别说最强了,刘平安连中游都排不上。


    结果这金山银海一般的生意,英王殿下竟然挑中了刘平安?


    究竟是他们的耳朵出了问题,还是英王殿下的脑袋,出了问题?


    刘平安夜傻了,泼天富贵,一下子砸在他的脑袋上,把他都给砸蒙了。


    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以前跟英王殿下,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关系啊?


    为什么,英王殿下如此看中他?


    感受到周围人那不善的目光。平时行事谨小慎微的刘平安,此时却是完全顾不上这些。


    直接大踏步而出,跪在地上激动的声音都有些发颤了:“多谢王爷赏识,小人一定不会让王爷失望,不会让朝廷失望。”


    “即便倾家荡产,也要帮助朝廷援助灾区的百姓。”


    无耻!


    周围那些粮商,心中齐齐骂道。


    只要粮食运到大同,最起码就是七八倍地利润。


    这样的声音,竟然还有脸说自己倾家荡产。


    做人能不能不要这么无耻?


    刘平安先把这件事情坐实。


    不管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问题,还是有什么内情。


    反正这笔生意,是稳赚不赔的,至于其它凶险,那是以后才需要考虑的事。


    作为商人,如果连这点决断都没有的话,那还做什么生意?


    不过等一切尘埃落定之后,刘平安还是有些忐忑的,问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王爷,小人斗胆问一句,王爷为何……选中我平安商号?”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在燕京所有粮商之中,他真不算是有实力的。


    唯一的优势,也就是家族在大同有一定的势力仅此而已了。


    如果说,朱瀚是因为刘家在大同的势力而选中他,刘平安第一个就不相信。


    朱瀚微微一笑:“本王之所以选中刘老板,自然是因为刘老板有实力。”


    就在粮商们疑惑万分的时候,朱瀚看似很随意的解释了一句。


    “刚才听到大同百姓受灾,只有刘掌柜最是康慨,不仅捐钱捐粮,还要发动家族的力量,捐献更多的粮食。”


    “从这方面就能看出,刘家实力的强大。”


    “朝廷需要的,正是你们这样有实力的商人。”


    ……


    粮商们全都蒙了十几秒。


    话还能这么说的?


    作为商人,他们这些人也自诩脸皮厚了。


    可是直到今天他们才发现。


    跟英王朱瀚比起来,他们简直就是纯洁的小白花啊。


    朱瀚那番话听起来,好像是没有什么问题。


    可仔细想想,就能明白话里的潜台词了。


    什么狗屁实力。


    英王几乎就相当于直接告诉他们。


    想要成为朝廷正式授权的,可以去大同灾区高价卖粮食的商人,就捐钱捐粮食。


    说白了就是花钱买名额,花的钱越多就代表你越有实力……


    瞬间明白了朱瀚的意思之后。真正合格的商人,可没有兴趣声讨朱瀚。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名额,这个名额不管多少钱他们都必须拿下。


    周子良急忙装出一副恍然的模样:“王爷,刚才是小人疏忽了。大同百姓遭此天灾,我们这些商人实在是痛心疾首。”


    “作为大明的百姓,我等实在不能袖手旁观。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为了灾区百姓,小人愿意捐献纹银一……不。五万两!”


    为了这个名额,周子良也算是豁出去了。


    五万两虽然不是一笔小钱,但是只要能够获得这个名额,这些钱终究还是能够赚出来的。


    可如果错失了这个机会,他绝对会后悔一辈子。


    冯学义也马上道:“王爷,周兄说的有道理,我等商人也不忍心见百姓生灵涂炭,我们商号也愿意捐款五万两,外加粮食一万石。”


    周子良闻言心中暗骂,好你个冯学义竟然敢背刺我。


    不甘示弱,周子良也急忙道:“我们也愿意,捐献粮食一万石。”


    现在这个时候,粮食可就是钱啊。


    虽然还没有卖出去,可是粮价已经有了。


    一万石粮食,那可就是四万多两银子。


    周子良的心都在滴血。


    但是他知道,越是这种时候,就越是不能小气。


    他们两个出手之后,别的商人也不敢示弱。


    你三万两,他两万两,纷纷开始捐钱捐物。


    不过在几个最有实力的粮商出手之后,其它实力相对不那么强的粮商,反而偃旗息鼓了。


    名额就那么多,他们也不可能豁出家底,去拼一个名额。


    最重要的是,虽然粮食在大同才能卖出四两银子的高价。


    可随着灾情的消息扩散,粮食的价格必然上涨。


    而且越接近大同,粮食的价格也会越高。


    他们虽然吃不上肉,但是跑到大同附近,喝口汤还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名额确定了之后,朱瀚之前订下提供粮食的商人也来了。


    在场其实有很多人,也都猜出了那几个名额都是谁。


    其中一个,自然是大名鼎鼎的大明首富,沉万三。


    另外一个,则是跟沉万三齐名的周古山。


    第三个人就让人有些意外了。


    竟然是燕京商界刚刚崛起的商人,张丰年。


    跟前面两位比起来,张丰年还真就只能算是一个小虾米。


    就连在坐的很多粮商,实力逗比张丰年强不知道多少。


    可没奈何,人家张丰年抱上了英王朱瀚这条大腿。


    有什么好处,英王直接提携他一把,就能让他赚得盆满钵溢。


    别人就是想羡慕也羡慕不来。


    “诸位!大同灾情紧急。本王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你们要做的就是,用尽一切办法,尽可能快,尽可能多的把粮食运往大同。”


    “当然,我想诸位爷不需要本王来嘱咐你们。”


    朱瀚的脸上,浮现出一丝戏谑的笑容:“因为,粮食就是银子,不是么?”


    朱瀚刚刚把那些粮商送走,就看到了一个须发皆张的人挡在自己的面前。


    此人双目赤红,仿佛要把朱瀚活活咬死似的。


    “英王殿下。”刘崧一字一顿的道:“今天的事,微臣希望王爷能给微臣一个解释。”


    “刘大人,本王也正想跟你说这件事呢。”朱瀚热情的招呼刘崧:“跟本王来吧,我们慢慢谈。”


    说出那个价格之后,朱瀚就知道,刘崧必然会来找自己,如果不来的话,他也就不是刘崧了。


    王府书房,刘崧脸色依旧黑的如同锅底:“王爷,你知不知道,灾情之下,最重要的就是稳定粮价?”


    “您非但不责令地方官服,严格控制粮食价格,反而还放任奸商哄抬粮价。”


    “如此一来,灾区百姓哪里还能买得起粮食?”


    “你知不知道,如此一来大同将饿死多少人?”


    刘崧越说越是激动。


    “还请王爷收回成命,否则的话,微臣宁愿死在你的面前!”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