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二十七章 徐达灭汉【求全定】

作者:墨色江南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张九,这附近可有什么富余的人家?”


    带路的人在张家排行第九,徐达便呼他为张九。


    “大帅,小人知道前方就有一家吴氏庄园,那可是广汉大族,家中奴仆数千,钱粮堆积如山。”张九说道。


    “奴仆数千?”


    徐达一听到这个,立刻就很是满意。


    若是能够击败这家土豪,他们这一次明军就不会却粮食了。


    “大帅,那吴氏早就投靠了陈贼,族中多人都是陈贼的官员将校,如今陈友谅引兵征战,其中就有许多吴氏子弟跟着出征。”


    “你是说,如今吴家庄园兵马不多?”徐达立刻听出来了。


    取得广汉豪强吴氏的粮草储备,徐达就可以用这些粮草招募附近的流民,然后一起举兵进攻广汉城。


    自从陈友谅进入四川,各地流民百姓就被战争搞的生存艰难。


    徐达原本的打算,就是在进入四川腹地后广布旗号,招募附近的流民壮大声势,先进攻广汉,截断成都与外面的联系,然后再直逼成都。


    “大帅说的没错,吴氏的家兵至多只有一两千人,剩下一些也是些老弱妇孺,根本不足为虑。”张九拍着胸脯表示。


    广汉吴家一直都与张家有仇,自陈友谅占据四川之后,两家的矛盾更是越来越厉害。


    “好,立刻前方带路!”


    徐达毫不犹豫的说道。


    既然已经是冒险深入险境了,他自然也不再瞻前顾后,索性直接拿下这一家豪强,补充壮大自己的实力。


    只有这样,才能让夺取成都的希望更大几分。


    “大帅放心,小人这就前方带路!”


    张九立刻高兴的应道。


    徐达随即又向左右部将吩咐道。


    “你们都各回本部,把所有的旗帜都打起来,让四川的百姓都是知道,大明的王师已经进入四川了!”


    几个部将闻言都是齐声答应下来。


    徐达随后又对随行的花云、吴良等将领命令道。


    “把你们的骑兵都撒出去,尽可能把通往外面的道路都给我截断,不能让陈友谅过早知道我们到来。”


    “凡是有从广汉往外出去的人,一概先抓起来看管,抗命格杀勿论!”


    花云等人得令后,也都是立刻去执行了。


    如今整个四川都很是空虚,他们这些骑兵就足以纵横无敌。


    “只要能拿下成都,平定四川,大明的最强军功就非我莫属了。”


    徐达一脸严肃的望着应天的方向,在心中默默的说道。


    随着各军旗帜重新高起,上万步骑兵以不可阻挡的气势,向着前方浩浩荡荡的前行。


    首先发现这些从山林中冒出来敌人的,正是广士兵。


    “那是些什么人?”


    一小队巡视的广汉府兵,正对着前方突然出现的大批旗帜疑惑不解。


    “可能是前面打了胜仗了?”


    一名士兵伸长了脖子说道。


    他看到远处花花绿绿的各色旗帜,但不识字让他不知道是哪一只队伍。


    只是觉得前方行军迅速,似乎不像是败兵退下来的模样。


    “这个方向打什么胜仗?”


    另外一人立刻表示不太靠谱。


    “也可能是西边打了胜仗,我听说皇帝去那里了!”


    队伍的小头目说道。


    “咱们先去看一看,反正肯定是咱们自己人。”


    几个人都是觉得有道理。


    这里可是四川腹地,除了大汉国的军队之外,也不可能有其它的军队出现。


    一群人便迎着前方快步走了过去。


    他们刚走了没有多远,就看到前方旌旗招展的队伍中,跑出来一队骑兵。


    这些骑兵似乎就是冲着他们而来。


    “哎,不太对啊。”


    士兵们见状,心中不禁泛起了滴咕,一种不太好的预感涌上心头。


    几乎是片刻之间,那些骑兵就催动战马高速扑来。


    看这架势,似乎就要包围他们这些人。


    “不好,快撤!”


    小头目心中一慌,大喊一声,立刻转头往后跑去。


    此时,急促的马蹄声已经是传到了众人耳朵里,还有一阵尖锐的呼啸声随之而来。


    “啊!”


    “啊!”


    几声惨叫身边响起,一支支的羽箭射了过来,两名陈汉士兵惨嚎着倒下。


    “饶命啊,饶命啊!”


    剩下的几个士兵见状,也知道自己是跑不了了,全都相互聚拢抱成一团,向着包围上来的骑兵连连告饶。


    “你们是什么人!”


    一名骑着黑马的骑兵凶神恶煞的质问道。


    陈汉士兵的小头目见状,立刻回答道。


    “我们是广汉吴知府的兵!”


    “吴知府?”


    那名骑兵一脸的疑惑,似乎是没有听过什么知府。


    几个广汉士兵见状,都是感到了阵阵惊恐。


    这些杀了他们两个同伴的骑兵,全都是西北一带的口音,肯定不是四川人!


    他们都是隐隐猜测到,这些骑兵肯定都是敌人!


    就在此时,又是一群骑兵冲了过来。


    为首的一人穿着闪亮的盔甲,一看就是个官职很大的将领。


    “大帅,这几个都是广汉知府的士兵!”


    徐达一听,立刻就是大喜。


    这还真是太巧合了。


    “我乃大明大将军徐达,奉大明皇帝圣旨,讨伐成都陈贼,你们可愿意为朝廷效命?!”


    几个广汉士兵一听这句话,全是傻掉了。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这一大群军队竟然是大明的兵马。


    他们都是从山路中来的!


    那山路的北面关口,不都是有大汉国的兵马把守吗?


    怎么会没有一点讯息传来,就让这么多的明军杀到了广汉?


    不过。


    这些事情已经不属于他们操心的范畴了。


    这些士兵最想做的,就是能活下去了。


    “愿意,愿意!”广汉士兵头目说道。


    “对,对,我们都愿意效命!”


    “我们都愿意给大明朝廷效命!”


    徐达看这几个小鱼小虾还算识趣,便直截了当的命令道。


    “那好,本大帅就给你们一次立功的机会!”


    “你们前方带路,先帮我骗开吴家庄园的大门,征集一些粮草,随后再打开广汉城门!”


    徐达已经从张九那里知道,吴家庄园坚固庞大,光是大门就有两座,可以说是真正的大庄园。


    若是没有内应或者奇袭,只怕要费一些功夫。


    在这几个投降的士兵带领下,他们很快来到了吴氏庄园。


    吴家庄园的家丁跟这些士兵很明显非常熟络。


    随后,一只穿云箭响起。


    躲藏在远处树林里的明军主力,轻而易举就拿下了吴家庄园,获得了大批的粮草。


    随后,徐达就来了一招开仓放粮。


    大批的粮食,很快吸引周边许多穷苦百姓加入到明军的行列当中。


    这些穷苦百姓,平日里吃不饱饭。


    如今看到大量的粮食,纷纷争先恐后的赶了过来。


    徐达率领明军在前方行进,众多的百姓手拿农具在后面虚张声势恐吓敌人。


    这一招果然奏效。


    徐达率领军队抵达广汉城下的时候,广汉城的守军已经被吓的失魂落魄,明军仅仅发动了一次试探性进攻,就轻而易举拿下了广汉城。


    随即,徐达命人将广汉县城里的所有物资都搬运了过来,又玩了一次开仓放粮。


    将整个城里面的青壮全部收编了过来。


    短短半天时间,徐达手底下就又有一万五千多新兵了。


    不到两天时间。


    徐达手下的军队就从原本的不足一万,暴增到了三万多人。


    徐达知道,事不宜迟,他必须尽快杀到成都城下,否则成都周围的汉军得到消息之后必然会向成都集合。


    到了那个时候,徐达这三万士兵恐怕就不太够用了。


    为了激励手下的士兵,特别是那些刚刚招募的四川本地士兵,徐达不仅开仓放粮,而且还把广汉城的所有金银财宝都拿了出来,赏赐给士兵。


    在粮食和金银的鼓舞下,这些士兵士气高昂。


    徐达带领这一支军队杀气腾腾的直扑成都。


    而成都如今仅仅只有一个空壳而已,绝大部分的兵力都被陈友谅带走去攻打吐蕃了。


    偌大的一个成都,只有陈友谅的儿子,陈汉皇太子陈理统帅了八千兵马驻守。


    乳臭未干的陈理,哪里是徐达的对手。


    在徐达的强烈勐攻下,陈理根本挡不住徐达的锋芒。


    不到一天的时间,徐达就夺取了成都!


    而这个时候,别说远在云南的陈友谅不知道成都陷落.


    就连临近成都的其他州府,也不知道明军已经攻陷成都!


    ......


    大明,洪武六年,春。


    暮春江南,美不胜收!


    一副描绘应天府风貌的画本,此时就在朱瀚的手中。


    朱瀚手捧着画本,仔仔细细的端详着上面的景象。


    心中不禁大为高兴。


    他不仅仅是高兴画本上应天崭新的样貌,还因为这本画本而高兴。


    画本并不是常见的水墨写意,而是用炭黑笔描绘。


    惟妙惟肖的素描图画。


    虽然在一些细节上还显得很不成熟,但是已经基本有了后世素描写真的样子。


    “不错,不错!”


    朱瀚连赞了两声。


    “这个画本,都是你画的吗?”


    朱瀚向旁边的一名女子问道。


    “启禀殿下,这些画本全都是妾身绘制!”


    听朱瀚询问,周止若立刻回答道。


    “哈哈,厉害啊!止若你可算是一个崭新画派的鼻祖了!”


    朱瀚揽着周止若回到了太师椅座位上。


    作为朱瀚的侧妃,周止若出身江南商人家庭,不仅精通诗书,对于绘画更是极具天赋。


    所以,在周止若入王府之后,朱瀚很快就发现了她的才能。


    朱瀚把用炭笔绘画的素描技法交给了她。


    天才一般的周止若,当时很快就领悟了个七八分。


    在朱瀚出征的时间里,周止若更是在素描技术上大加进步。


    如今成果在手,大大超出了朱瀚的期望值。


    “我不过是按照殿下的指点,胡乱涂鸦,算不得什么鼻祖。”


    周止若半依在朱瀚的怀中,娇媚的说道。


    “哈哈,我不过是随便教了你两下,真正领悟的人是你,这画派鼻祖自然是你。”


    朱瀚一边说着,一边又是手上用力了一两分。


    周止若觉察到了朱瀚的咸猪手,一张俏脸顿时通红。


    光天化日的王府内,她可是怕羞的要死。


    周止若连忙岔开话题。


    “陛下,绘图作画,不过是末学小技,好玩而已,不值得殿下夸奖。”


    “这可不是末学小技。”


    朱瀚轻轻一笑,然后继续说道。


    “这些绘图精确异常,不仅仅是把景物复制在了之上,还是把一个地方的风土画到了纸上。”


    “有了如此详尽的图画,才能在千里之外知道什么是眼见为实。”


    周止若闻言,还是有些不解。


    “那这有什么用呢?”


    “什么用?用处可是大的很啊!”


    “殿下可否告诉我?”周止若这种少女学霸,好奇心都是满分的。


    “不仅可以绘制山川地形,还可以绘制风土物产,还有给人画影图形。”


    朱瀚一连说了一大通好处。


    最后,周止若终于是明白了。


    自己掌握的这个画技,绘制风景建筑还是次要的。


    按照朱瀚的意图,绘制大明的山川地形,才是最重要的。


    “如今大明四方征战,各种地形山川,就是重中之重!”


    朱瀚见识过之前宋元等朝廷官府‘珍藏’的山川地图的。


    对于中原的情况,这些写意派地图还算有些用处。


    一旦到了羁縻统治的偏远地方,则完全都是一片空白,根本没有可靠的地图。


    对于曾经征战的地方,根本没有留下什么地图资料。


    “只要有了这种详尽的地图,就如同有了千里眼,行军布阵都可提前规划了。”


    朱瀚又是说道。


    周止若手中这些初级的素描图,已经用上了详尽的比例尺。


    只要稍加改进,那就可以做出一个个的军用地图。


    再配合上标志性的素描景物,就能完全做到方位的准确性。


    后世的晚清,大批的欧美日俄旅行家探险家,都一个个深入中国内地,名为探险考察,其真是目的都是军用绘图。


    而且成果那是一筐接一筐。


    晚清时代,倭寇派遣的人更是做到了极致,小到一个河流,一座寺庙,都会原原本本绘制在倭寇地图上。


    等到倭寇全面入侵的时候,一些出省抗战的国军,对于当地地形的了解,甚至比不上倭寇。


    “止若,我还有一事,要交给你亲自办。”朱瀚说道。


    “殿下尽管吩咐。”周止若答道。


    朱瀚随后命人抬上来了一个木箱子。


    周止若好奇起来。


    这木箱虽然不大,但是似乎颇为沉重。


    两个身强体壮的侍卫,竟然是非常吃力才合力抬上来。


    朱瀚拉着周止若走到了箱子旁边。


    他一把打开箱子。


    只见箱子里面堆满了金银!


    整整一箱子的金银。


    周止若这才明白。


    怪不得刚才两个侍卫如此吃力呢。


    这一箱子的金银,怕不是得有两百多斤。


    “殿下,这些金银是什么啊?”


    她很快就发现了这一箱子金银的不同。


    这里面的金银都不是普通的金锭银锭,也不是金器的特殊形状。


    而是一个个的金银币。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