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零四章 按兵

作者:苍穹之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羌人的动乱犹如一颗石子投入湖水中,立刻在陇右掀起阵阵涟漪。


    陇西有杨峥与夏侯霸积极防御,倒也能压制住。


    南安郡有邓艾这尊大神在,平静如水。


    但天水、安定、金城三军仿佛筛子一样,羌人凭借大山,不断侵袭。


    仿佛要重演汉羌之战。


    特别是金城郡,成了重灾区。


    昔日名震西域的张就,此时已经垂垂老矣,据传已经卧床不起,饮食不能自已。


    金城地势之复杂,为陇右诸郡之最,受到的袭扰也最甚。


    羌胡们仿佛找到了突破口,金城的动静越来越大。


    金城,即为后世之兰州。


    从汉羌之战起,便是重灾区。


    羌人汉安帝永初四年,西羌大叛乱,金城郡一度沦陷,雍凉震动,大将军邓骘认为占据凉州得不偿失,欲弃凉州,汉庭上下赞同者众。


    时任郎中的虞诩力排众议,认为凉州不在,则三辅为边塞,关中将不存焉!


    汉庭采纳了虞诩的建议,以保凉州为国策。


    从如今羌胡联手的大背景上看,金城为要害之地。


    若沦落敌手,羌人、胡人、鲜卑人、匈奴人就连成一片。


    屯兵上邽的郭淮进抵榆中,羌人气焰立即消退了一半。


    夏侯霸亦由狄道进抵洮阳,防御西南面羌人。


    两员大将,一人镇金城,一人镇陇西,羌乱总算稍稍平息。


    “诸郡皆乱,独西平郡不乱,其中莫不是有诈?”


    洮阳城中,杨峥向夏侯霸进言道。


    实者虚之,虚者实之。


    西平郡即为湟水河谷的核心区域。


    西接西海,东接金城,北承张掖。


    没道理更远的金城郡乱成一锅粥,西平郡稳如泰山。


    西平太守郭建并不以军略见长,只因当今郭太后深得明帝宠幸,遂满门荣勋,伯父郭满为西都定侯,父郭立为宣德将军、列侯,兄郭德为平原侯,出继甄氏。


    夏侯霸瞥了一眼杨峥,“你可知为何郭淮屯兵榆中,而不进击?”


    “为何?”杨峥的确不懂。


    郭淮手握六千精锐,一道军令下来,可汇集陇西、安定、南安、金城、西平所有魏军。


    别说平定羌乱,就是攻打大榆谷也是够了。


    夏侯霸道:“先帝驾崩之时,托孤于大将军和太傅,然,旨意之后还有一句,与夺大事,皆先咨启于太后而后施行!”


    杨峥吸了一口凉气。


    只知道当今是曹爽、司马懿争权,实则曹魏内部也是三足鼎立。


    想想也是,魏明帝若不是后期沉迷享受,也勉强算是一代英主,怎么可能让大权掌于外人之手?


    表面上,司马懿老迈,时日无多,曹爽是自己的挚友,四方大吏,无不是几代享受国恩,忠心曹魏。


    外有曹爽勋贵与司马懿功臣相斗,内有郭太后外戚掌舵。


    设计的这个三角框架也颇为合理,比东汉外戚掌权的政治传统高出数倍。


    怎么看曹魏都没有翻船的可能。


    杨峥忽然想起,高平陵政变成功,就是司马懿打着郭太后的旗号,先安抚住了洛阳,再瓦解了曹爽部下。


    一切外部斗争都是内部斗争的延续。


    前次伐蜀大战是如此。


    现在也未尝不是如此。


    “难道司马氏欲借羌乱,打压外戚?”杨峥惊道。


    夏侯霸叹气道:“你猜对了一半。”


    杨峥一愣。


    夏侯霸掏出一份缣帛,递给杨峥。


    上面只有四个字:按兵不动。


    其下还有一个“曹”字私人印玺……


    不用想就知道这是曹爽的信。


    也就是说,曹爽与司马氏一起敲打太后一系。


    郭太后不知不觉间成为曹爽、司马氏共同的敌人。


    杨峥心中五味杂陈,派系利益凌架于国家利益之上。


    这或许是中原王朝一直以来的痼疾。


    当初司马懿计杀张郃不也是如此?


    夏侯霸将缣帛投入火炉之中,炉火蓬勃而起,一缕青烟泛起,他眼中也映着金红色的火影,“此事你心中有数即可,不可外传,守好枹罕,其他事情,朝廷……自有决断。”


    “是。”杨峥对夏侯霸充满感激。


    这种事情都对自己说,也可见自己在他心中的分量。


    既然上面有话了,杨峥缩回枹罕,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调集人手,兴建坞堡。


    从积石山中伐木载石,顺流而下,颇为便捷。


    取


    铁坊中的军械也勉强能自给自足。


    装备三千正兵绰绰有余,剩下的则准备屯田的青壮。


    民营当然不止是民,春耕结束之后,便是紧急训练。


    强度不比正兵弱多少。


    每日提供两顿饭食,便消解了绝大多数怨言。


    严苛的训练中,也涌现不少勇猛之士。


    关陇自古多名将精兵。


    杨峥择其精锐一千二百人,扩充入羌营、賨营中。


    冯琦神通广大,在这个时候,还敢给杨峥送来一百多匹凉州大马。


    吓得杨峥把枹罕城门都关了。


    冯胖子哈哈大笑:“不妨事不妨事。”


    他不怕,杨峥怕的要死,怀疑这厮就是在给自己找事。


    郭淮在头顶上,夏侯霸在身边不远。


    “雍凉将有事,我欲南下,到时候给杨老弟带两匹蜀锦。”冯琦大大咧咧道。


    南下?


    这厮是要入蜀。


    生意做的挺大的。


    杨峥心中一动,这么现成的门路不用,岂不是太可惜了?


    “冯兄发财,也正好让兄弟沾沾光。”


    冯琦眯着眼,“哦?杨老弟也有心思?”


    杨峥笑道:“某也组建了一支商队,望冯兄提携提携,引荐引荐。”


    多了解些蜀国情况,也不是什么坏事。


    冯琦眼中的精光乱闪,“不愧是杨老弟,有眼光,有魄力,不过……”


    “冯兄放心,我这是小本生意,与你的大生意不冲突,事成之后,两成归冯兄,略表心意。”杨峥无比热络道。


    做生意,讲究一个互通有无,杨峥手上的羌马兽皮,也能换一些急需之物。


    “三成。”冯琦伸出三根指头。


    杨峥掐死他的心都有,都这么胖了,还吃这么多,也不怕撑死。


    不过渠道掌握在他手上,自然他说了算。


    他愿意合作,已经给了很大的面子。


    杨峥皮笑肉不笑的点头。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