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九百七十一章 夏侯

作者:苍穹之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当然,现在这些船只是停留在图纸和模型阶段。


    既然弄出了模型,说明可以建造了。


    “熊津那边的豪强们不是要船吗?先弄出一批,给他们试试,然后再改进。”杨峥腹黑道。


    这帮士族豪强天天拾掇着大秦攻打倭国,好跟在后面吃肉喝汤。


    问题是倭国的耕地就那么几块,距离大秦又远,性价比不高,还不如留给豪强们,钝刀子一刀一刀的割。


    也是大秦海军的试验场地。


    “陛下英明……”裴秀干笑道,大概是没料到杨峥会如此腹黑。


    笑了之后,裴秀拱手道:“臣以为,海上之事不可测,士民一旦到了船上,就与官府脱离了联系,应当适度禁止寻常百姓航海。”


    杨峥一愣,这条谏言表面看起来愚蠢,实则高明。


    等于将海上利益全部收归士族豪强之手。


    屁股决定脑袋,裴秀不愧是士族出身,跟着司马昭司马炎混了多年,本质上还是前朝的那一套。


    这也是杨峥任命他为工部尚书的原因。


    多干事,少参与朝廷上的是是非非。


    “百姓愁苦,能自取于海洋,乃是利国利民之事,朕岂可因噎废食,禁止海事?”杨峥语气微微不悦。


    杨峥巴不得大秦子民走向海洋,又岂会禁海?


    “臣、愚钝,陛下恕罪。”裴秀赶紧赔罪。


    杨峥也没太当回事,裴秀说的是“适度”禁海,不是完全禁海,说明他还是在为大秦考虑。


    事实上,这几年活跃在东海南海的海贼越来越多。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沿海的很多地区不适合耕种,所以只能走向大海。


    还好,这些人有分寸,没有劫掠大秦的官船,只是不断袭扰南海诸国,偶尔劫掠士族豪强的私船,有时也会劫掠三韩、倭国、扶南等地。


    大体上还在可容忍的范围之内。


    敢渡海出去劫掠的,肯定都是狠人,这些年即便留在大陆上,也是强人,所以不如出去祸害别人。


    再说海洋如此广袤,现在的大秦也没能力完全吃下。


    不过裴秀的劝谏还算委婉,淮南太守夏侯庄的上表则非常直接了,先是在朝中鼓动一番,然后联络一干贵戚,不断制造声势,说东海如何如何混乱,简直成了藏污纳垢之所。


    他不上书,杨峥还觉得裴秀只是个人行为,现在看来,是有些人有预谋、有计划、有步骤的在侵夺大秦和百姓的利益。


    】


    其实很多时候,朝廷和百姓的利益是一致的,但中间这群人却不是。


    随着太子的势力越来越稳定,加上皇后夏侯止,夏侯家这几年有些飘了。


    夏侯庄是夏侯渊之孙,夏侯威之子,堪称夏侯家的种马,生了六个儿子,七个女儿……


    然后这些儿女再联姻,夏侯家的势力就这么上来了。


    虽然朝廷严禁士族联姻,但不跟士族联姻,可以跟官宦、豪强、勋贵。


    这还是只是夏侯威的一支……


    杨峥的确感激夏侯霸和夏侯玄,没有他们的提拔和庇护,自己坟头草都不知长多高了,但一码归一码,杨峥清理士族豪强时候,对他们已经网开一面了。


    从辽东接回夏侯霸的子嗣,赦免了跟司马家沆瀣一气的夏侯和、夏侯骏等人。


    但政、治永远是残酷且黑暗的。


    夏侯家已经开始触及杨振的底线了,话说当年司马懿就是这么起来的。


    海洋的利益何其之大?夏侯家就想这么独吞了?


    夏侯家若是低调一些,杨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算了,不想把事情做的太绝,以太子的权术对付他们足够了。


    但现在看来,有些事情还是自己亲历亲为的好,不能交给下一代。


    杨峥对夏侯庄掀起的禁海呼声不表露任何态度。


    聪明的人自然会嗅到风头不对,但贪婪的人则以为有可乘之机。


    吃力不讨好的事,肯定没人干。


    夏侯家花这么大的心思鼓动朝廷禁海,要么是真的为了大秦,只不过方式不对,要么,则有巨大利益在里面。


    “真金不怕火炼。”杨峥冷笑道。


    是猫儿总要偷腥。


    夏侯氏家大业大,迎来送往,维持偌大的利益团体,没有肥水肯定是不可能的。


    赵阿七感叹道:“怪不得夏侯氏处心积虑的谋取淮南太守之位。”


    卫瓘眼皮一动,“此事牵涉……颇多,陛下真有如此决心?”


    杨峥知道他在说什么。


    这些年没有夏侯止的纵容,夏侯家不会膨胀到这种地步。


    而且夏侯氏也是太子的母族,牵涉太广了。


    站在天元阁上,杨峥望着繁华的街市良久,“功是功,过是过,昔日霍光对大汉有再造之恩,依旧不免族灭,现在不动夏侯家,以后不是何进就是司马懿!”


    大秦不需要外戚。


    更何况夏侯家对大秦没什么功绩可言,更别提与霍光相提并论,唯一可摆上台面的也就一个夏侯栩。


    不是杨峥要动夏侯氏,而是夏侯氏自己不知进退,不按杨峥制定的规则来。


    “秉公处理,朕要夏侯家心服口服!”杨峥一锤定音。


    “唯!”赵阿七拱手。


    几人刚刚散去,皇后的女官便来邀请,“陛下,皇后为陛下准备了几样菜肴,特来邀请陛下小聚。”


    “朕马上就来。”


    这个时候来找自己,恐怕不是为了小聚。


    看来夏侯家的风已经吹到了夏侯止跟前。


    杨峥现在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她,但亲情是亲情,江山是江山……现在心软,只怕将来下一代会心痛。


    后宫,灯火通明。


    夏侯止费了不少心思,将后宫张罗的典雅而简约,几样菜肴也是杨峥最喜欢吃的。


    “皇后费心了。”


    这么多年,夏侯止容颜已经老去,脸上多了几抹皱纹,皱纹之中,似乎隐藏着一缕忧愁。


    “陛下为国操劳,亦要保重身体。”夏侯止微微笑道。


    杨峥心中生出一阵暖意,“皇后今日相邀,不知所谓何事?”


    夏侯止脸上的忧愁忽然放大,“陛下……是否要动夏侯家?”


    这次轮到杨峥惊讶了,“皇后何出此言?”


    “哎,夏侯家种种作为,臣妾岂有不知?只是陛下不喜后宫干政,臣妾一直埋在心里,夏侯家这些年有些过分了,仗着臣妾和太子,做了不少见不得光的事,多亏陛下容忍,才一直安然无恙,然则人心贪得无厌,臣妾屡次规劝他们适可而止……只可惜他们全都当成了耳旁风。”


    毕竟夫妻这么多年,杨峥想干什么,夏侯止岂会不知道?


    以前的夏侯止是夏侯家的女儿,但现在的夏侯止是大秦的皇后,太子的母亲,更是杨峥的妻子……


    “你是来劝朕手下留情?”杨峥声音温和了许多。


    自古皇帝家事就是最大的政事。


    “该如何就如何吧,陛下自会有分寸……”


    夏侯止一脸疲惫,看来夏侯家已经让她失望了。


    其实这已经是在为夏侯家请求,这么一番话说出口,杨峥无论如何也不会赶尽杀绝。


    杨峥的性格就是吃软不吃硬。


    夏侯止是在用另一种方式替夏侯家求情。


    “朕知道了。”杨峥点点头,只要夏侯家不做的太绝,自己当然也不会太绝。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