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八百七十七章 行刺

作者:苍穹之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伤势如何?”杨峥无比紧张道。


    这年头随便一个伤病就能要了人的老命。


    培养一个继承人不容易。


    历史上,朱元璋的太子出了事,导致大明二代就出现重大危机。


    杨旭性情温厚仁德,各方面都深得杨峥之心,在大秦威望越来越足,真出了事,就是一场巨大的危机了。


    “十一名刺客,太子平素练习剑术,危机时刻为张轨所救,太子……并无大碍,不过死伤三名亲卫。”赵阿七小心翼翼道。


    “十一名刺客?”杨峥诧异道,能发动十一名刺客接近太子,肯定不是寻常势力。


    “正是。”赵阿七紧张的抿了抿嘴,“行刺失败,十一人全都自尽……”


    “也就是说,镇抚司没有得到任何线索?”


    “属下无能!”赵阿七单膝跪地。


    杨峥盯着他,早知道他能力有些欠缺。


    不过话又说回来,大兴距江东万里迢迢,敌人有备而来,一时疏忽也是难免。


    这几年大秦大顺了。


    灭吴都没出动主力,所以有些人就懈怠了。


    “起来,朕不想听这些,把人找到!”杨峥已经很多年没有这么愤怒了。


    “唯!”


    这个时候遇刺,杨峥难免会产生一些联想。


    最有嫌疑的当然是江东大族,这群人敢行刺孙策,自然也敢行刺杨旭,不用怀疑他们的底线,为了保住手上的利益,没有什么是他们做不出来的,丁奉的死也是如此。


    杨旭是在视察度田时遇到刺客的,而度田本身就在侵犯江东豪族的利益。


    有些人表面随大势降了,未必是真降。


    自古度田就是在动别人的命根子,江东豪族做出这种事情绝不意外。


    张辅蜀中度田的时候,遇刺是家常便饭。


    王濬在山东也是如此,不过他是狠人,别人行刺他,他夷别人的三族……


    或许可以借此事给江东剃个头?


    正在权衡利弊的时候,夏侯芷不知怎么就收到消息,哭哭啼啼的来诉苦,“此事绝不可姑息!”


    女人一哭,杨峥更是心烦意乱。


    不过心中忽然一动,自己收到消息也才半个时辰,她又是怎么得到的消息?


    这说明夏侯芷的手伸的很长……


    这时代的皇后权力不小,身边自然也会聚集一股势力,加上中原的曹家故人,夏侯氏亲族,夏侯芷也是水涨船高。


    别的地方也就罢了,如果镇抚司或者宣义司也有她的人,这就让人细思极恐了。


    亲情归亲情,政治归政治,不能越界。


    刘家和曹家丢掉江山,背后不正是有两个胳膊肘往外拐的女人吗?


    一个何太后,一个郭太后,都被人利用了。


    “朕知道了,皇后请回。”杨峥盯着夏侯芷道。


    心中生出阵阵无奈,皇帝不是这么好当的,最亲密的人也充满了各种隐患。


    皇帝家事有时候就是最大的国事,夏侯芷杨峥自然信得过,但很多事情不是信不信的过的问题。


    或许自己把曹魏捧得有些高了?


    曹家真正灭亡才几年?遗老遗少不少。


    渗透是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


    夏侯芷觉察出杨峥的不悦,也没有胡搅蛮缠,敛衽一礼,“臣妾告退。”


    杨峥招来张斐,“大秦国宪中再加一条,后宫不得干政。”


    “领命。”张斐拱手。


    夏侯芷关心自己的儿子无可厚非,但有些事情不能越界。


    两三日之后,太子遇刺的消息才在大秦高层小规模流传开,所有的矛头都朝向江东豪族。


    这种事情也不可能瞒的住,江东早就是狂风巨浪。


    朝中口诛笔伐者甚多,恨不得把江东掀个底朝天。


    陆抗急忙求见,“陛下,江东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臣实在无颜以对陛下厚恩,请陛下降罪!”


    陆家作为江东第一大姓,陆抗又是尚书仆射,自然要站出来说话。


    陆抗是在请罪,但也是在为江东豪族求情。


    “大逆不道的是别人,不是陆卿,朕怎能怪罪于你?”


    太子遇刺,牵动了不少人。


    “谢陛下厚爱,臣有一言,不知陛下愿听否?”陆抗拱手道。


    前面的都是废话,后面的才是他想说的。


    “陆卿但说无妨。”杨峥其实也比较欣赏陆抗,风度翩翩,仪表堂堂,文武双全,难怪钟会对他念念不忘,各种流言满天飞……


    “行刺之事非江东士族所为。”陆抗望着杨峥,一脸正气。


    “陆卿为何如此笃定?”杨峥好奇的看着他。


    眼下正是风口浪尖上,说出这些话是要负责的。


    “陛下在中原压制豪强,打压士族,天下皆知,江东士族既然愿降,便已经接受大秦的所有条件,太子向有仁德,收纳江东士人为已用,江东士人早已归心。”


    陆抗的意思很明白,杨旭是江东士族的最后希望。


    江东士族的政治利益都要靠杨旭实现,没人会蠢到自毁前程。


    见杨峥陷入思索中,陆抗低声道:“再者,太子真出事,江东度田也不会停止,陛下杀伐决断,人尽皆知,太子出事,只会让江东血流成河,江东士族不会如此蠢笨……”


    杨峥不得不承认他说的有些道理。


    在这个时候挑战大秦的威信,无异于以卵击石,杀了太子就能制止度田?只会激起大秦的怒火。


    另外,如果真是江东士族所为,锦衣卫不会一点消息都没有。


    赵阿七能力差了些,但锦衣卫的能力不差。


    江东豪族肯定在他们的严密监控之下。


    那么,事情就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到底是谁行刺杨旭?


    谁受益,谁就有嫌疑。


    现在连个受益者都找不到……


    “陆卿所言甚是!”杨峥火气消除不少,“那么依陆卿所言,谁是背后主使?”


    陆抗额头渗出几滴冷汗,赶紧拱手,“臣初来乍到,实在不知。”


    “陆卿过谦了。”


    江东豪族算是被他救回一条狗命。


    不过真相如何,应该很快水落石出,镇抚司不是吃干饭的。


    但杨峥却有种不太好的预感,此事说不定会掀起惊涛骇浪。


    杨旭遇刺也提了一个醒,太子并非高枕无忧,已经有人惦记上他了,如果不是江东豪族所为,那么很可能就是自己人干的!


    司马家影响坏,但说句实话,曹家的影响也很恶劣。


    《七步诗》流传有多广,曹家兄弟相争的影响就有多大。


    曹冲、曹彰、曹植都死得莫名其妙。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