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八百六十六章 破吴

作者:苍穹之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对秦军而言,大战的契机已经到来。


    王濬顺江而下,撕开了江东坚固的外壳。


    整个战场,优势已经彻底转向秦军。


    无论天下大势如何,都要在战场上体现,现在东吴离灭国就差一场大战了。


    江东的水军优势已经悄然被化解。


    杜预和王濬一北一西,各自占据上游。


    水战,谁在上游谁就有决定性的优势。


    当年孙氏父子以下游攻打上游,黄祖扼守江夏十七年,多次击退吴军,射杀了孙坚、凌操、徐琨等将。


    “将军,杜都督军令!”范通呈上杜预的军令。


    王濬打开,不出意料,是一同进攻濡须的命令。


    上面说的很清楚,杜预大军围攻濡须城,吸引江东水军,王濬速取濡须洲,然后同力绞杀北岸的钟会军。


    王濬的心思却在离去多日罗尚身上。


    这支偏师进展颇为顺利。


    秦军所至,吴军纷纷开城投降,据斥候消息,两日之前便兵不血刃拿下泾县,算算时间,今日应该抵达宛陵。


    宛陵之北便是建业。


    罗尚进军太顺利了,吴军望风而降,以至于王濬有些怀疑自己的判断。


    吴国早就是烂透了的果子,等着人去摘取。


    功劳若被杜预、罗宪、羊祜拿去了,王濬也就认了,偏偏是罗尚这么一个人,怎会令人心服?


    仿佛吃了一只苍蝇般恶心。


    王濬年纪大,功名欲也大。


    当然,这也是因为以前没机会,岁月蹉跎中,不知不已经快六十了,此次如果没有把握好机会,以后就只能庸碌的老去……


    “将军?”范通声音稍大,这才将王濬拉回现实。


    “传令全军,进攻中洲!”


    中洲是濡须洲的另一种叫法。


    “全军出动!”


    传令兵一声大过一声,稍顷,战鼓声响起,各种令旗挥动。


    江面上的千余艘战船仿佛苏醒了一般,一张张船帆挂起,舵手、桨手开始划动战船。


    大江之上,风起云涌。


    阵阵江风袭来,吹散了王濬心中的不快。


    一日行军,濡须洲遥遥可见。


    钟会也跟陆抗一样,铸造了三重铁索,横在江心。


    江水之中还设有铁锥,堆积了礁石、木桩。


    这便是钟会所谓的“铜墙铁壁”。


    “钟会二十多年声名赫赫,徒有虚名,不过如此,远不及荆州陆抗。”王濬对钟会的评价大大降低。


    范通回道:“钟会乃北人,不习水战也是理所当然。”


    “此人何止是不习水战,亦不明天下大势,许昌一战裹足不前,错失良机,足见其庸,钟会一世声名就要葬送在此了!”王濬挥手,船首令旗挥动。


    江面上白帆依次降下,桨手停歇,只有几艘吃水深一些的重船向下游冲去。


    水下的铁锥、木桩被拔起,继续向铁索冲去。


    然后一阵火箭射出,重船上烈焰腾空,仿佛整个江面都被点燃了。


    “擂鼓助威!”


    鼓声伴随着吼声响起,声势震天。


    濡须洲上的吴军惊愕的看着江面,无动于衷。


    不到半个时辰,三道铁索便被烧断,濡须洲仿佛狂风中的落叶。


    这本就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战争。


    王濬拔剑而起,“出击!”


    此刻濡须水也是烈焰滔天。


    王濬看不上老上司钟会,其实钟会也不怎么看得上老部下王濬,他的眼中只有杨峥、陆抗、杜预区区数人而已,所以水军自然朝向杜预大军。


    就算江面上的铜墙铁壁被攻破,洲上还有五千精锐,两万吴军凭城固守。


    只要守上两日,钟会就能先击败杜预,再挟大胜之势,灭了王濬。


    不过天不遂人愿。


    江东最引以为傲的水军,在杜预的木筏竹排面前,全都成了活靶子,船越大,目标越大,越容易着火。


    一团团烈焰升起,吴军战船陷入火海之中。


    红黄色的火焰如跗骨之蛆一般,只要沾上,就很难被扑灭。


    吴军惨叫着跳入江水,才勉强躲过一劫。


    但迎面而来的是秦军的绳索和木棍。


    为了活命,很多人也顾不得那么多,纷纷向秦军投降。


    也有不少人永远的沉入冰冷的河水之下。


    濡须水本就狭窄,前面几艘大船烧起来,失去控制,反向后面的战船撞去,火焰疯狂舞动,逐渐吞噬了“吴”字牙旗,明亮的火焰照亮了整个战场。


    两岸上,秦军铁骑宛如两条恶龙,奔袭吴军侧后。


    一见到骑兵的气势,吴军连出城救援的胆量都没有,眼睁睁看着水军被一口一口吃掉。


    沈莹望着燃烧的牙旗,心中一叹,想要挥剑自刎,却被司马拦住了,“秦灭吴乃是天意,何必为钟会殉葬?将军不为自己着想,难道不为子嗣考虑?”


    沈莹收回长剑,“传令全军,不必顽抗了,投降!”


    不用他下令,早就有战船一艘接着一艘的向秦军投降。


    水中的吴军也被秦军捞起。


    不过浮尸还是铺满了江面。


    杨旭望着江水中飘动的扭曲焦尸,烧的面目全非,忽然觉得全身发冷,自幼生长在大兴的他,所见所闻从无如此惊悚,对他心理冲击可想而知。


    以往对战争的热切消散不少。


    兵法中描述再多,也不及亲眼看一次。


    “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杜预轻声安慰道。


    杨旭吐出一口心头的寒气,“天下大势已定,钟会为一人之私欲,捐万人之性命,此人可杀也!”


    “汉末大乱以来,死伤何止千万?只有一统天下,方能还百姓以太平,殿下可知肩上担负之重?”杜预对杨旭的悲天悯人颇为赞许。


    只有知道战争的可怖,才不会轻言大战。


    三国混战至今,太需要这样的君主了。


    大秦能马上取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若是大秦二代君主也像杨峥一样南征北战,只怕未必能长久。


    “天下大势,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分久必合,是第一重大势,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则是第二重大势,殿下身上的责任不低于陛下。”杜预眼中充满了期待。


    杨旭向杜预拱手,神情前所未有的严,“孤知矣,多谢杜公教诲!”


    杜预点点头,望着远处的濡须城,“接来下,就该结束这场大战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