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八百五十八章 心散

作者:苍穹之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钟会读完檄文,眉头紧蹙。


    嘴上总说着要与杨峥一决雌雄,真到了这一天,心里自然是虚的。


    “东线杜预、卢钦加上秦国太子,九万大军,中线襄阳羊祜汇合蜀中罗宪、王濬,水陆并进,八万大军围攻西陵,南线霍彪、杨稷、毛炅、解系等将四万大军自南中、交州夹击广州……”钟毅读着四面八方送回的情报,声音中不知不觉带着一丝颤抖。


    四路大军加起来,共二十一万兵力。


    不同于吴军,秦军走的是精兵路线,士卒皆是百战之士。


    而这还不是秦国所有实力。


    若举国动员,弄出四五十万大军不在话下。


    对江东最致命的不是此次南征多少兵力,而是秦国的这道檄文。


    天下大势,分就必合!


    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话就击中了江东人心。


    仿佛一夜之间,整个江东都在期待着什么。


    建业城的百姓逃散,军中也有不少逃跑之人。


    仅有的豪强也闭门自守,各郡各县的官吏逃的逃,散的散。


    一副末日将至的景象。


    以往北军南征,从未有过如此声势。


    建业刚刚经历的一场大乱,让江东仅有的人心也消散了。


    更何况配合檄文,还有各种童谣,以及细作反复宣传大秦国策。


    收复江东之后,男子二十亩田,女子十亩,免除两年赋税,两年之后十税其三……


    这对水深火热的江东百姓太有诱惑力了。


    “西有陆抗,不必多虑,南有陶璜、陶濬,定能挡住霍彪、杨稷,至于杜预,吾亲率十五万大军击之!”任何时候,钟会都不愿放弃,“秦国太子在杜预军中,若能一战而擒之,必能震慑敌胆。”


    钟毅、沉莹等人呆呆的望着他。


    有时候他们也不知道钟会的信心来自何处。


    当然,江东也不是没有机会。


    其一,此次大战,不是秦主杨峥亲自领兵,压力小了许多。


    其二,秦军骑兵厉害,但在大江之上,吴军水军占优。


    其三,局部战场上,十五万对九万,钟会有兵力优势。


    凭此三点,就算不能击败秦军,把秦军挡在江北,问题不大。


    战场上什么都有可能发生,汉末以来,以弱胜强的例子不胜枚举。


    秦军多是北人,不习惯江东气候也是常有的事,倒时候疫病起来,自然会退走。


    “杜预乃秦国首将,多奇谋,擅用兵……”沉莹提醒道。


    钟会翻了个白眼,“杜预的奇谋还能多过某?此人擅用奇兵而已,我有天堑在手,杜预难道还能飞过大江不成?”


    吴国经营了几十年的长江防线,还从未被北军攻陷过。


    赤壁之战后,曹操休整数年,于建安十八年,率大军直指濡须,号称步骑四十万,饮马长江。


    孙权以甘宁三千部曲为前部,自帅七万主力进驻濡须,甘宁百骑劫营,魏军士气大跌,水军又被孙权击败,曹军连败数阵,曹操发出“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慨,只得引兵北还。


    四十万曹军尚且敌不过七万吴军,更何况现在只有九万秦军。


    从任何方面看,钟会都不觉得自己会失败。


    沉莹心中一阵恶寒,脸上却堆着笑,“越公所言甚是。”


    “此次秦军伐吴,非同一般,江东人心惶惶,投敌者颇多,父亲虽智略通神,亦要当心。”钟毅顺着钟会的秉性规劝,自然比沉莹效果好。


    换源app】


    钟会眼珠子一转,心中就生出计策,“此事易耳,传令诸军,屯长以上,家卷全部送来建业,有投敌者,全家皆斩,连坐三族!”


    在场逐渐皆深吸了一口气,看向钟会父子的眼神带着某种莫名的东西。


    以前他们把钟会当成吴国的诸葛武侯,但进封越公之后,钟会已经踩过界了,人设瞬间崩塌。


    曹操的魏公是自己一刀一矛打下来的,战功赫赫,不敢不服。


    司马家的晋公,也是历经三代的经营,至少司马懿大半辈子都在为曹魏南征北战,劳苦功高。


    但钟会有什么?


    只有虚名,没有一场实实在在的战绩。


    更何况他不是吴人,与江东士民有天然的隔阂。


    钟会皮笑肉不笑道:“诸位向来忠心耿耿,不必惊疑。”


    话音方落,亲卫便急匆匆的进来禀报:“越公,大事不妙,东关督丁温投敌,秦军兵不血刃,拿下东关,直扑濡须而来。”


    钟会的笑容僵在脸上。


    诸人的眼神晃了晃,似乎有些嘲讽。


    丁温是最早依附钟会的人,连他都背叛了,这打脸来的太快了。


    丁温不是普通人,是丁奉之子,手上捏着一支水军,还熟悉长江防务。


    沉莹倒吸一口凉气。


    “来人,速速捉拿丁家三族!”钟会怒道。


    钟毅提醒道:“丁家人丁单薄,上个月……丁温以人手不足的理由,抽调走建业城的丁家部曲……”


    江东多行部曲制,将领有很大的自主权,大将外镇,父母妻儿随行。


    丁家起于庶族,原本就是江东豪族,家中上上下下也没几口人。


    钟会好不容易才将怒气平息下去,“屯长以上将左家卷,速速调回建业!”


    “唯!”钟毅也知道事情紧急,赶紧去办了。


    亡羊补牢尤未晚也。


    还好只是一个东关,濡须还在手中。


    钟会扫了一眼众将,想说几句激励的话,却没有一点兴致,有气无力的挥挥手,“明日起兵,进驻濡须。”


    众将齐声道:“领命。”


    所有人退下,钟会心中的阴云越来越大。


    这一次的确不同以往。


    江东经过这么多年的折腾,早就不是孙权时代的江东。


    秦国名将云集,江东却只有一个陆抗。


    “二弟以为此战如何?”钟会幽幽道。


    “越公心中自有明悟,何必问在下?”声音从后堂传来。


    来的自然是蒋斌。


    钟会答应留他一命,却没说放过他。


    不过蒋斌也想过逃走,如今的天下,他又能逃到哪里去?追随钟会近十年,总要看到最后的结果。


    这是他最后的固执。


    “不错不错,看来二弟也认为某此战必胜了?”


    “哈哈,何止是必胜,越公此战必能生擒大秦太子,逼杨峥退位。”蒋斌嘲讽道。


    “那就承蒙二弟吉言。”钟会一点儿也不动怒,在蒋斌面前,他总是居高临下。


    而蒋斌最厌恶的也是这一点,“祝越公旗开得胜。”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