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八百四十六章 妥协

作者:苍穹之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钟会迟疑不前,失去了整合江东最后一次机会,给了陆抗喘息之机,武陵、西陵、江陵等地的将佐纷纷领兵赶来,与钟会对峙。


    这也算是江东的特色了。


    朝廷是朝廷,地方是地方,皇帝是皇帝,豪族是豪族。


    孙权死后,建业杀过来杀过去的,皇帝的尊严早就被踩在地上。


    钟会代表一群人的利益,陆抗代表另一群人的利益。


    两边的使者在江面上往来不绝。


    一会儿是陆抗劝钟会乐乡相见,一会儿是钟会要陆抗来公安一会。


    拉拉扯扯,不知不觉间就一个月过去了。


    不过两边的妥协也进入最后阶段。


    “陛下欲进某为越公,不知大将军意下如何?”


    曹操封公时,加九锡、建魏国,定国都于邺城,有冀州十郡之地,置丞相、太尉、大将军等百官。


    这是实质性的一步。


    以前钟会扭扭捏捏,但现在的局势容不得他再拖延下去了。


    麾下的颍川势力迫切需要在江东有立足之地。


    投奔钟会的江东中小豪强也需要更进一步,巩固权力。


    以前钟会是逼陆抗就范,现在则是“谈”了,两边不可能永远这么对峙着。


    陆抗将钟会的信递给众将。


    将佐们皆义愤填膺,“大将军先败晋军,再退秦军,挽国家于水火,救玩命于涂炭,大将军都未称公,凭什么他钟会要封公?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钟会之心,江东何人不知?”


    这一个多月来,陆抗着实心力交瘁了,又要抵抗秦军,还要防备背后的钟会,每一步都如履薄冰,却依旧无法阻止吴国的江河日下。


    “尔等可有良策?”陆抗反问众将。


    罗宪、羊祜虎视眈眈,细作传回的情报,秦军厉兵秣马,随时准备卷土重来。


    这就是大国的优势,兵力、粮草、军械随时可以补充。


    而荆州经过这次的折腾,实力大不如前。


    “号召天下义士,共伐国贼。”张咸怒道。


    “钟会没有作乱,还算不上国贼,而且……”天凉了,陆抗忍不住咳嗽两声,“江东内乱,秦人百万大军转眼即来……”


    众人沉默起来,心中无比憋屈。


    事实上,吴国早就一分为二。


    陆家占荆州,钟会据江东,士族豪强是墙头草,投降钟会的越来越多。


    钟会只要一个越公,而不是越王,已经非常克制了。


    “上奏陛下,自丞相入江东以来,励精图治,国富民安,朝廷依之如柱石,士民赖之如父母,当进为越公!”陆抗闭上眼睛,自武陵之战后,他就越发感觉疲惫。


    只要江东的皇帝还是孙家的,事情就还有挽回的余地。


    奏表送到公安,直接送到钟会的案牍上。


    钟会拿着竹简看了又看,然后放在鼻前无比陶醉嗅着,“知我者,陆幼节也!”


    堂中众人心中不免一阵恶寒。


    钟会大笑,他的喜悦不是因为进封越公,而是陆抗向他屈服了。


    这种感觉令他无比陶醉。


    “传诏,大将军出身名门,父子二人恪尽职守,镇守西垂以来,克敌制胜,屡败晋、秦,保一方之平安,实为江东之壁垒,录其前后功,封江夏郡公,子陆晏、陆景、陆机、陆云等皆封列侯。”


    花花轿子人抬人,陆抗给面子,钟会投桃报李。


    不过看到众将“饥渴”而异样的眼神后,钟会干咳一声,“诸位辅佐社稷有功,回返建业一并升赏!”


    “谢丞……越公!”众人皆喜。


    连沈莹心中不快也去了大半,投奔钟会,为的不就是这个吗?


    东关。


    昔日的血污早已洗净,斑驳的城墙上只有一道道箭石留下的坑坑洼洼。


    荒草间依稀可见无人收敛的白骨。


    城上旌旗招展,显示这座雄关还在吴国手上。


    故地重游,孙皓心中不禁大为感慨。


    但感慨之后便是恨,尝过权力的人,只会更加的欲罢不能。


    别看他在杨峥面前说的云淡风轻,一踏足吴国的土地,心中的各种欲望死灰复燃。


    更何况现在的他还不到三十岁。


    “开城,朕回来了!”孙皓发神经般的怒吼一声。


    东关守军一阵错愕,接着大怒:“大胆!”


    弯弓搭箭,对着关下的众人。


    宣义令孙阳一阵苦笑,孙皓一路上都服服帖帖,一进入江东,就像变了个人一样。


    眼看就要弄得不可收拾,只能亮出旗号,“我乃大秦使节,送贵国国主还吴。”


    东关守将丁温,乃丁奉之子,认清孙皓,惊的说不出话来。


    “磨磨蹭蹭的作甚?快快开城。”孙皓大大咧咧道。


    丁温脸上滑落一滴滴冷汗。


    部下在身边作了一个割喉的手势。


    丁温一脚揣在部下身上,“尔欲灭我丁家满门乎?”


    弑君者从来就没什么好下场,成济、贾充之事传遍天下。


    “丁温,朕看到你了,快快开城。”孙皓眼神极好,认出了“老熟人”。


    丁温心中暗暗叫苦,放孙皓入城,钟会不放过自己,不放他入城,事情会越闹越大,不让皇帝进门,只怕将来还是会有人找他算账。


    “尔父死的不明不白,身为人子,难道不想报仇雪恨吗?”孙皓一下就拿住了丁温软肋。


    当年若不是丁奉莫名其妙的死了,吴军不会兵败如山倒,孙皓也不会被司马炎生擒了。


    丁奉死后,丁家大不如前。


    “开城!”丁温深吸一口气,丁奉怎么死的,其实各方势力心照不宣。


    丁温投奔钟会,也是想借他的手报仇雪恨。


    但钟会却逐渐与士族豪强们妥协……


    大秦一统北方,吴国却还是乌烟瘴气,对钟会寄以厚望,逐渐变成了失望,钟会既没有帮他报仇,也没有重振江东。


    东关大门缓缓打开,孙皓回国不是丁温能阻挡的,更何况还有秦国的使节。


    孙皓志得意满的走在大路上,“丁将军,你今日不负朕,朕他日必保你荣华富贵!”


    “臣谢陛下!”丁温看都没看孙皓,目光转向秦国的使者。


    孙皓回来,江东彻底没救了。


    当然,孙皓不回来,江东也没多少希望。


    孙阳干的就是策反的勾当,一个眼神就明白了他的心思,“丁将军今日之义,大秦记下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