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七百四十七章 接触

作者:苍穹之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陛下,杜都督已经拿下宛城、新野,正南下窥伺襄樊!”赵阿七兴冲冲的跑来。


    “不愧是杜预!”杨峥大喜。


    南阳、河东都是钱粮重地,有此二地作支撑,可从南北两面夹击中原。


    如果襄阳到手,那就更美妙了。


    相当于骑在江东头上。


    襄阳在晋国手中和在秦国手中完全是两回事。


    秦国的版图连成一片,关中、并州、蜀中的地缘优势会全部爆发出来,中原和江东只有挨打的份。


    不过赵阿七接下来的密报让杨峥心情有些异样。


    锦衣卫的密报,杜预散许昌府库财帛,收买人心。


    与诸葛绪私交甚密,南阳、许昌之众,皆归心杜预。


    杨峥反复把密报看了几遍。


    锦衣卫形同自己的家奴、部曲,看问题自然也是站在自己的视角上,难免失之偏颇。


    这个时代深受司马懿的影响。


    只要有能力,有实力,就会成为皇帝潜在的威胁。


    魏国如此,吴国也是如此,当年孙权打压陆氏,也是因为此。


    历史上司马昭与钟会、邓艾同样陷入这个怪圈之中。


    这一幕不断上演,以至于后来的东晋、南北朝,司马懿式的权臣层出不穷,只要掌权,就陷入与皇权的零和博弈之中,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要么当司马懿,要么当历史上的邓艾,含冤而死!


    东晋十一个皇帝,其中十个是傀儡……


    杜预会不会造反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这个能力。


    眼下这一幕,与历史上邓艾灭蜀有几分相似。


    以现在的趋势,大秦一统天下是肯定的。


    但问题在于,如何避免走入司马懿带来的怪圈。


    不过这个问题对于杨峥而言并非无解,南北朝之后的隋唐,权臣篡位之事就少了,其中必然有很多可以挖掘的东西。


    “元凯国士也,必不负大秦。”杨峥还没蠢到去猜忌杜预。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那是因为树林之外没有大山遮风挡雨。


    杨峥就是大秦的大山。


    木再怎么秀,也不可能动摇大山。


    当然,以后制度上还要进行改革,以避免走入君臣零和博弈互相猜忌的怪圈。


    赵阿七一言不发,仿佛没听到一样。


    杨峥心思转到战场上。


    眼下局势,不可能长期对垒,将士思念家人,石苞、王浑防守孟津,严询死守温县,还有野王的三个司马王爷。


    这种天气利于防守,不利进攻。


    一方动,三方皆动。


    如果战事不利,反而折了自己累积的威名。


    黄河是结冰了,但如果杨峥挺进洛阳,严询和司马家三王封锁黄河之北,自己就成了瓮中之鳖。


    洛阳如同一个巨大的鱼篓,八门金锁,进去容易,出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就在杨峥有退兵之意时,马隆率一万精锐从上党赶来。


    “臣以为,野王可下!”一见面,马隆就直接建议。


    孟津、野王、温县,野王最远,却兵力最多,而且城池最为坚固。


    司马家的王爷当然会为自己着想。


    马隆一开口,杨峥就知道他的心思,“孝兴试言之。”


    “其一,野王距我远,必有懈怠之意,我军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其二,司马三王皆泛泛之辈,无统兵之能,其三,三王麾下皆部曲、青壮,装备不足,训练不精,臣两万人马,踏雪而行,五日之内,必破此城,生擒三人而还!”马隆自信道。


    若是别人,杨峥多少有些怀疑。


    但马隆非他人可比。


    可以说太原有一半是他拿下的。


    其战略眼光、统兵能力,也仅杜预可比。


    大秦不能只靠杜预撑台面。


    杨峥前几日还在想一个司马家的王爷都没弄到,马隆此举正好契合了杨峥的心意。


    把司马家三王一锅端,此战便有了一个完美收官。


    “朕亦有此意!”杨峥当即就同意了。


    马隆拱手道:“臣去去就会!”


    杨峥送其出帐。


    回来后,刘珩哼哼唧唧道:“没想到有人比臣还会口出大言。”


    杨峥大笑两声,“你那是吹牛,人家是真本事,朕跟你打赌,五日之内,野王必破!”


    马隆和杜预是大秦最锋利的两把剑。


    张特是大秦最坚固的盾。


    还有霍弋、罗宪,未来可期。


    刘珩撇了撇嘴,“陛下有此兴致,臣自当奉陪。”


    “那就赌你私藏的两个胡姬。”


    刘珩一愣,“陛下这都知道?”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长安城谁不知道你小子好色如命,拿一半的家当,跟胡商换了女人?”


    大秦兴起,越来越多的西域人涌入长安。


    其中就不乏很多姿色上佳的舞姬和乐女。


    长安城中就有三座女馆,玩的也越来越高端,吟诗作画,舞乐吃喝,花样众多,热闹无比。


    每年还要选一次花魁,吸引了不少中原、江东慕名而来的“名士”,一掷千金再所不惜,为长安积累的不少名气和财富。


    有需求就有买卖。


    这东西无法避免,如果杨峥取缔,那么这个行业就会变成灰色产业黑色产业,更加的肆无忌惮。


    还不如置于官府的管控之中,让它合理发展。


    “这可不行、不行!”刘珩脑袋摇的像拨浪鼓。


    这厮外表憨厚,其实贼精明。


    一听杨峥只占便宜,自己不拿东西对来对赌,就知道事情不对。


    杨峥笑了两声。


    “陛下,南面有密信至。”帐外亲卫道。


    “哦?”杨峥大感好奇。


    这个时候有密信,莫非是哪位大人物要投诚?


    看了信之后,才知道是石苞的劝退信。


    意思是天寒地冻,秦国已经占了不少便宜,也到了强弩之末,再打下去,大家都得不了好,不如罢兵,大家都喘一口气,这么抵着,大家都难受不是?河东、弘农、南阳、上党都需要消化一下,天天把刀子对着人家的脑袋,太不礼貌了,万一司马炎怒火攻心,调倾国之众,决一死战,你秦国未必能讨得到好处,最终便宜了南边的吴国。


    陈骞战死,中原的顶梁柱就剩石苞了。


    站在石苞的立场上,自然不愿跟杨峥玩命。


    石苞是个标准的商贾,最先考量的是利益。


    杨峥心中一动,或许可以拉拢石苞?


    不过以现在石苞在晋国的地位,没有重大利益,绝不会轻易动摇。


    但派人过去先接触接触,探探他的心意,大家先提前碰一碰总是好的。


    石苞的信未尝不是在探自己的心意?


    高明的猎手,总是以猎物的身份出现。


    至于忠诚,也要看天时地利人和……


    杨峥绝不相信石苞真的对司马家死心塌地。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